让人没想到的农家大院“幸福”味

  人间至味,不过一碗安乐茶饭。

  天下至喜,不过一家和睦团圆。

让人没想到的农家大院“幸福”味

  当社区食堂、农村爱心食堂的倡议在全市各地纷纷落地时,威海市临港区黄岚办事处山马刘村的“幸福食堂”也在4月15日正式开业了。这里的“幸福食堂”和其它农村爱心食堂模式基本一致,都是以较低的价格给符合条件的老人们提供集体配餐服务。但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个开在临港区经济实力较弱街道、开在省级贫困村的“幸福食堂”,不但第一个开业,而且试营业当天,村民们就开始自发捐款捐物一直持续到开业,村里的老人们更是一个不少地都来了。

让人没想到的农家大院“幸福”味

  面对媒体采访,村党支部书记丁夕利忍不住地反复感叹“没想到,没想到!”

  好效果,源自各级政府因地制宜摸索出来的“一元餐模式”

让人没想到的农家大院“幸福”味

  4月15日上午9点,当记者一行赶到“幸福食堂”时,56岁的村民刘琴珍正穿着白大褂在食堂里忙活着准备中午的饺子馅。看她手脚麻利地择菜、洗菜、切菜,干净利索地随手就收拾干净厨房,记者忍不住问:“村里选您来做主厨,是因为您做饭好吃吧?”

让人没想到的农家大院“幸福”味

  刘琴珍不好意思地笑着说:“哪有!可能就是因为我们家孩子多,我也伺候老公爹10多年了,有点经验。”

  “村里干活考虑得真细!”听刘琴珍这样说,熟悉山马刘村的几个人在旁边搭腔。

  考虑的细,是黄岚“幸福食堂”可以开好的原因之一。

让人没想到的农家大院“幸福”味

  为了把幸福食堂这件事办实、办细、办久,山马刘村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筹划。一方面外出考察学习,另一方面村里丁夕利在年底的村民党员代表座谈会上,开始广泛征求大家意见。村民们都一致同意开办“幸福食堂”。但什么模式开?价格怎么定?这些问题都只能靠村委和办事处想办法了。

  于是,办事处向上跑政策,丁夕利和村两委挨家挨户走访摸底,看看想来吃饭的能有多少人,大家对伙食有什么具体的要求。经过反复琢磨,最终确定了“幸福食堂一元餐模式”。根据这一模式,村里75周岁以上独居、空巢、子女无法照料的老人们只需交纳一元钱就可以在幸福食堂里享受实际标准为10元左右的“一菜、一汤、一主食、一水果”的幸福午餐。

让人没想到的农家大院“幸福”味

  这么低的价格很容易让老人们接受。但不足的亏空从哪里补?

  “市里有市委统战部定点帮扶,区镇两级都有扶持资金,我们自己村的合作社也办得红火。”丁夕利乐呵呵地说:“今年办事处还帮我们与味正品康公司搭上了桥,种上了花椒苗,我们只管种,企业负责收,销路有保障了,一亩地收益2万元,办幸福食堂,村里有底气!”

  而且,更让丁夕利没想到的是,从幸福食堂试营业当天,村里百姓们就自发捐款捐物,大到食堂的桌椅,小到厨房的菜、蛋,有钱的出钱,有物的捐物,截至目前,已经36位村民七八千元的捐款,就是正式开业当天,村民们的善款还在源源不断地送来。

  “幸福食堂”开业的当天,也正巧赶上临港区全区乡村振兴大观摩。观摩团考察至此,主要负责人语重心长地说:“这个食堂开得好!我们一定要好事办好,多因地制宜探索出可自循环的内生力模式,让更多的爱心食堂在临港区开起来!”

  好效果,源自不断完善的“幸福大院思路”

  让老人们吃上一顿爱心午餐,这是幸福。但一心为民的村委和办事处想得远不止如此。

  “幸福是一个既宽泛又具体的概念。”黄岚办事处主任于文泉在几次班子会上都反复和班子成员们这样强调。黄岚办事处的大多数村子都和山马刘村的基础差不多,没有工业、不受城镇化福利,村内百姓的生活多年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作为一级政府,他们有责任有义务,让辖区百姓的幸福从他们这一届班子看到变化。

让人没想到的农家大院“幸福”味

  为此,从去年开始,黄岚办事处就从山马刘这个省级贫困村入手,探索创建村级幸福大院。按照这一思路,幸福大院既是农村社会化服务的硬件设施聚合地,也是凝聚人心、增强村民交流的情感联络站。

  在这一思路引导下,如今,山马刘片区的幸福大院里,既建有幸福食堂、承载百姓记忆的山马记忆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又有办事处医院坐诊的医疗点和180多平方米的花饽饽工坊。院门口还有临港区最大的门球场、农村大舞台等基础设施。

  和幸福大院相隔不远的村集体土地上,去年冬天栽种的地瓜早已在办事处的帮助和村委的共同努力下,以订单农业、电子商务的方式销售一空。去年新栽种的几百亩花椒苗也开始返青,办事处引导下“村企共建”模式,不日就会效果初显。

让人没想到的农家大院“幸福”味

  而就在4月15日“幸福食堂”开业的当天,这家由文登区文登面塑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慈爱布创建的花饽饽产业工坊也开业了。

让人没想到的农家大院“幸福”味

  中午11点,那边食堂饭菜飘香,这边,工坊里为幸福食堂专门制作的刚“支锅糕”刚刚出炉,给前来就餐的每位老人准备的大元宝饽饽也送了过去。

  山上男人们种着值钱的经济作物,院里女人们忙着赚钱的花饽饽,旁边屋还有上了岁数老人们笑逐颜开地吃着爱心午餐,门口自家孩子们在开心地玩耍。当天赶来采风的威海、临港区摄影家协会的几位老摄影家们忍住不感叹——这不就和林语堂先生所说的人生幸福四件事一样嘛!

  好效果,源自不断扩容的“多元治理结构”

让人没想到的农家大院“幸福”味

  作为临港区第一家幸福食堂,开业当天前来揭牌祝贺的除了临港区主要负责人,还有一位是山马刘村城里的亲戚——市委统战部。为祝贺幸福食堂开业,市委统战部送来了不少的米面油。

  “农村物质资源相对匮乏、目前可调动的自身资源也非常有限,所以我们需要在完善农村社会治理的过程中,不断召集更多的社会资源。”谈及幸福模式的常态化运行,于文泉这样说。

让人没想到的农家大院“幸福”味

  为此,在黄岚、在山马刘村,他们都探索的是内部强化党建引领、村民自治做实做细,外部广泛调动更多单位、社会组织、市场主体等多元组织力量的“多元治理结构”。

  这其中有办事处的取舍智慧。比如在此安心经营的慈爱布。她可以选择黄岚,是因为办事处前期协调投入了10万多元准备了成套的面食制作设备,村委也将车间按照花饽饽制作需要进行了修缮建设。

  这其中有帮扶单位的大爱付出。比如连续帮扶山马刘村的市委统战部,送钱捐物的同时,也按照市委要求委派了得力干将进村驻点,与村委一起谋思路求发展。

  这其中有辖区责任企业家的本土情怀。比如黄岚辖区的味正品康公司,对业内颇有名气的调味品公司来说,他们公司每年所需的上千吨的花椒等原材料,完全可以从南方主产区采购,但为了反哺当地,公司主动担当,和当地政府、村委一起助力本土产业发展,把“地生钱”的金钥匙交到村民手中。

  这也有村民百姓自发自主担当作为。厨房用的灶火力大,村里一般妇女都不敢用,当村委找到刘琴珍时,虽然自己家既有西瓜、又有果园,早晨干完山上的活都来不及吃饭就得赶食堂准备中午饭,但她还是二话不说就来了。赶上食堂包饺子之类的需要人多时,村里的妇女们也是经常闻讯就提着擀面杖、带着盖帘来帮厨。

让人没想到的农家大院“幸福”味

  众人拾柴火焰高。久不热闹的山马刘村就这样在办事处、村委、帮扶爱心单位和责任企业等众人齐心协力地付出下,热闹起来了。

  今日的山马刘村不但有集硬实力、软实力于一身的幸福大院,而且村里斑驳崎岖的小土路变成了平整宽阔的水泥路,村民们告别了雨天“一腿泥”的尴尬场面;农村清洁能源空暖取代了传统的烧煤取暖,百姓安全有保障;门前三大堆“一扫而光”环境提档升级……

  用刚在花饽饽工坊找到工作的村民鞠远卿的话说,“在越来越干净的村里,在新崭崭的幸福大院里打工,既有钱赚,又学手艺,这日子过得熨帖呀!”

  拳拳爱民心,殷殷百姓情。当政府把百姓装心里,百姓也会把政府高高举过头顶。

让人没想到的农家大院“幸福”味

  如今,每天中午幸福食堂开饭前,来早了的老人们都会看看大院里外有没有需要帮忙的活计,比如拔拔草、收拾一下卫生之类的。到了开春,大田里的各种新鲜蔬菜下来了,遇到什么新鲜的,村民们也都会摘上一兜,给食堂送来。用他们的客气话说“自己家吃不了,给老人们做着吃!”但村委、老人和村民们都知道,他们的意思是“咱心里有这些老人,村里干的事咱支持!咱幸福食堂的‘幸福味’要一直飘下去!”(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杨妍/文 刘志鹏/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