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面之夜》:東野圭吾這部懸疑小說又戳中了某些隱祕的角落


《假面之夜》:東野圭吾這部懸疑小說又戳中了某些隱秘的角落

炎炎夏日,精神懨懨,閱讀的胃口與食慾一樣不如往日旺盛。這種時候就該讀點“刺激”的書來提神醒腦。於是,東野圭吾的懸疑小說《假面之夜》就順理成章成為今夏消暑的第一道“開胃菜”。


已經記不起這是我讀的第幾本東野圭吾小說了,按照慣例,每讀完一本書都要寫一篇書評或讀後感。鑑於之前寫的某些東野圭吾書評中劇透太多,引起個別讀者的不滿,我不得不仔細斟酌,儘量避免劇透。


《假面之夜》:東野圭吾這部懸疑小說又戳中了某些隱秘的角落


所以,這次我想換一個角度,跳出小說本身來談談小說中所反映出來的社會問題。如果你是東野圭吾的粉絲,一定知道東野圭吾的懸疑小說不僅僅是“劇情片”,還是很有社會現實意義的“紀錄片”。


在《假面之夜》中,我就看到了出軌、復仇、偷窺、異裝癖、恐男症等等一系列社會中隱秘的角落。


01.出軌和復仇——不道德行為引發的惡性連鎖反應


按照東野圭吾的套路,刑事案件一定會在翻開書的10頁之內發生。《假面之夜》也不例外,一起單身女性公寓被害案瞬間將讀者帶入緊張的破案節奏。在小說的前三分之二,都是劇情的鋪陳,形形色色的人物陸續登場,你完全不知道誰是兇手,似乎每個人看起來都有嫌疑,又似乎都很清白。你也不知道這起殺人案的動機究竟是什麼,畢竟被害人看起來完全是無辜的。


《假面之夜》:東野圭吾這部懸疑小說又戳中了某些隱秘的角落


直到小說進展到最後三分之一,真正的高潮開始了,經歷多個驚險刺激的劇情反轉之後,案件終於水落石出。原來這起殺人案件的動機居然是出軌和復仇。


在小說中,被害人因為出軌而惹禍上身,慘遭殺害;自己的丈夫與閨蜜出軌,閨蜜差點被設計的圈套殺害。

不道德的行為引發了復仇和一系列錯綜複雜的案中案。掌握殺人兇手信息的兩個閨蜜初步謀劃假面之夜的勒索交易,被出軌的閨蜜卻在偷偷計劃另一套報復出軌之仇的方案。殺人兇手雖然被勒索了,卻依然選擇跟這一對各懷鬼胎的閨蜜合作,更深層次的原因也是為了復仇——報復警察。


《假面之夜》:東野圭吾這部懸疑小說又戳中了某些隱秘的角落

02.偷窺——你永遠不知道誰在看著你


一名單身獨居女性在公寓中被害,按照常理,一般這種案件是很難被發現的。日本現實社會中有很多高齡獨居老人,過世很久了才被發現。國內的電視新聞中也不乏獨居老人去世很久才被發現的消息。


但是,在《假面之夜》中,這名單身獨居女性被害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警方的耳中,而且是以匿名舉報熱線的方式告知的。但是警方在前期排查受害人的社會關係以及監控的時候,都沒有發現可疑人物。究竟舉報人是如何得知這起案件的呢?


《假面之夜》:東野圭吾這部懸疑小說又戳中了某些隱秘的角落


讀到最後,謎底揭曉。居然是一個長期用望遠鏡偷窺受害者的中學生。科技的發達程度足夠讓千米之外的望遠鏡清晰地窺探到別人家的窗戶之內。城市裡面高樓林立,你根本不知道望遠鏡是從哪個窗戶裡面探出來的,如果不拉上窗簾,你的隱私隨時都可能在別人的眼皮底下直播。


當監控探頭遍佈城市的每個角落的時候,我們曾經熱烈探討過公共場所的隱私權問題,而東野圭吾已經提醒我們,有了望遠鏡,寓所之內的隱私權都難以保障了。


03. 恐男症和異裝癖——心理異常只是冰山一角,冰山之下才是問題的根源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起單身獨居女性被害案中,被害人有恐男症,而兇手有異裝癖。異常的心理背後,是原生家庭的破碎。


被害人的父親在被害人讀中學的時候出軌(又發現一處出軌劇情),與被害人的母親離婚。此事對被害人造成了深深的影響,她從那時起便由女性化的打扮變成中性的裝束,而且一個人離群索居,基本上沒有朋友往來。直到認識了兇手,在他的控制下,被害人才開始與男人交往。


《假面之夜》:東野圭吾這部懸疑小說又戳中了某些隱秘的角落


無獨有偶,殺人兇手也來自父母離異的家庭,他還有個孿生妹妹,兩個人跟母親一起生活。後來母親因病早逝,兄妹二人相依為命,感情非常好。殺人兇手小時候經常跟妹妹玩變裝遊戲,後來妹妹因遭人強暴報警未果,反遭警方語言羞辱(也正是警方出言不慎,導致殺人兇手要報復警方),最終自殺而死。從此,殺人兇手就到處尋覓跟妹妹相似的女孩,以戀愛的名義對其進行精神控制,強迫女孩跟自己一樣玩變裝遊戲,一旦發現女孩對自己不忠,就痛下殺手。


在《假面之夜》講述的這起殺人案件中,原生家庭的影響確實非常之大。如果被害人和兇手都有健全的家庭,都能健康地度過青春歲月,一定不會有後來的悲劇發生。


《假面之夜》:東野圭吾這部懸疑小說又戳中了某些隱秘的角落


《假面之夜》揭開了社會中某些隱秘的角落,讓我們感受驚險刺激的懸疑劇情同時,也對出軌、偷窺、復仇、異裝癖、恐男症等社會問題產生了一些思考。順便說一下,我在本文中提及的只是《假面之夜》的部分看點,小說遠比我描述的要精彩。推薦喜歡看懸疑小說的朋友們閱讀!


(圖片來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