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人,某處》 :只有解決了自己的問題,我們才有能力遇到某人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更多溫暖的故事與你分享哦。

《某人,某處》 :只有解決了自己的問題,我們才有能力遇到某人


前言:影片《某人,某處》是一部上映於2019年的法國影片,主要講述了在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兩個患上城市孤獨症的的年輕人,在心理諮詢師的指導下,踏上了兩條不同卻又指向同一方向的治癒之路,最終認識到真正的自我,也收穫了愛情的故事。


這部影片以輕鬆幽默的喜劇化形式展現,故事情節細膩且真實,通過講述男女主人公對如何在生活中找到真正自我的困惑,引發觀眾對心理健康這個話題的思考。


影片開頭通過“化入化出”的手法,將多個鏡頭剪輯疊加,通過對地鐵上忙碌的上班族臉上微表情的捕捉,進一步渲染出在城市中生活倍感壓抑的情感,為接下來主題的引入埋下伏筆。


該影片最吸引人的一點就在於,男女主角就住在彼此的隔壁,共同出入一家超市、同乘一列地鐵,甚至收養了同一只流浪貓,然而卻從來沒有交集。在兩個人都慢慢磨去了身上的負能量、重新找回了自信後,導演又以開放式的結尾安排了倆個人相遇,給觀眾留足了想象的空間。


從這部劇中,我們可以看到童年時的經歷以及家庭成長的環境,對一個孩子性格的形成有著多麼重要的影響,同時也從男女主人公勇敢打破內心界限、正視自己問題的故事中,學習到如何在變幻無常的生活中找回自信、努力尋找屬於自己的真愛。在本文中,我將對故事內容、人物形象及情感表達三個方面進行解讀,並談談我自己的看法。


1、故事內容:不同生活背景的兩個人,卻都因為心理健康障礙而飽受困擾。


《某人,某處》 :只有解決了自己的問題,我們才有能力遇到某人


三木清曾說:“孤獨不是在山上而是在街上,不在一個人裡面而在許多人中間。”


在熱鬧的都市生活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每個人都有著各自的心事,看似每個人的孤獨各不相同,卻也相同。


故事的男主人公雷米是一個工廠裡的職員,因為公司裁員,而不得不離開原來工作的地方。這對患有焦慮症的雷米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考驗。與此同時,作為免疫學研究員的女主人公梅拉尼,因為需要為一個非常重要的股東會議做準備,身心也是備受煎熬。


為了緩解這種心理上的不適,他們不約而同的找到心理醫生來尋求幫助。心理醫生建議他們應該試著去認識更多的人,於是他們依然是選擇以各自的方式去接觸不同的人。梅妮拉聽從朋友的建議,在社交網站上註冊了賬號,約見了網友;雷米則是在新的工作崗位上,遇到了熱情幫助他的女同事傑娜。但是,他們在尋找好友這件事上卻都失敗了。


聖誕節假期,雷米選擇回家陪伴家人,可是卻發現家人根本不理解自己的感受,甚至於認為自己去看心理醫生,是因為精神上有了問題。另一邊,單親家庭的梅妮拉拒絕了跟妹妹一起去媽媽家過節的請求,

選擇一個人在巴黎過節。此刻,他們的內心都感覺到非常孤獨,無論是有家人圍繞在身邊,還是一個人冷清的待在自己家裡。


影片從都市年輕人生活現狀的角度出發,講述男女主人公在面對工作上的壓力、社交上的壓力以及家人的不理解的時候,內心的空虛和壓抑,側面反映了在當今社會關係中關注年輕人心理健康問題的重要性。


2、人物形象:熱情樂觀的超市老闆和悲觀壓抑的男主人公代表著兩種不同的人生態度。


影片中的超市老闆秉承著樂觀、富有生命力的精神,他溫柔、善良,對待家人親切且充滿愛意的關懷,他慈愛的稱呼他的女兒為“小公主”;他熱情、積極,對待顧客友好且真誠,他總是能在顧客挑選商品存在困惑的時候,根據顧客的不同需求,給出最合理的建議。


最讓人入戲的一點就是,一個完美的商人形象深刻的印入眼前,他能在自己賣出商品的同時,還能夠替自己的妹夫向男女主人公推薦舞蹈課程。


他總是十分自信的說:“相信我,這個如果不喜歡沒錯,拿來退貨。”。


《某人,某處》 :只有解決了自己的問題,我們才有能力遇到某人


影片中的男主人公雷米是一個敏感且容易焦慮的人,他對待事情總是會不自覺得把結果想到最壞。在同事被裁員後,他會說:“最近的日子都是壞日子”;在收養的小貓走失後,他會說:“它肯定是被汽車軋死了”。


這種態度導致的結果就是,在崗位再次分配面試的時候,他根本說不出來自己的優點,甚至不知道自己擅長什麼;在面對同事一起跳舞的時候,他明明已經走到了舞廳的門口,卻不願意邁出那一步去嘗試新的生活方式。


影片以敘事的手法,羅列出這兩個人在面對不同事情時態度上的差別,讓觀眾在細微處瞭解不同性格特徵所導致的人生走向的不同,也正是通過這種表現形式讓我們意識到擁有一個樂觀的心態是成功人生的關鍵因素。


3、情感表達:原生家庭的傷害會對一個人性格的形成具有重要影響,然而,只有正視問題,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雷米原本有一個小兩歲的妹妹,結果卻在7歲的時候,因為癌症去世了。這件事成為了雷米一家“不能說的秘密”,然而,恰恰是父母的刻意迴避,使雷米的性格在妹妹去世後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他會覺得自己是一個倒黴的人,都是因為自己妹妹才會生病,同事才會被裁員,這也導致他對待生活的態度特別悲觀。


《某人,某處》 :只有解決了自己的問題,我們才有能力遇到某人


同樣,梅妮拉也是在父母離異之後,因為不再能經常見到父親,便對父親的愛更加的渴望,這也導致她在自己之後的感情生活中的不順利。

就像《為何家會傷人》裡說的那樣:“戀愛是一種特殊的選擇。其實,我們無意識中都將戀愛當做治療,目的是為了修正我們童年的錯誤,其表現就是,戀人多數時候都是我們選中的理想父母。現實父母或多或少讓我們不滿意,我們心中藏著一個理想父母的模型,它是我們選擇戀人的基石。”


通過雷米和梅妮拉的故事告訴了我們,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而他們又常常以大人的思維去理解孩子的世界,卻不知孩子幼小的心靈裡已經埋下了不安的種子。


結語:


《某人某處》這部影片不同於以往的喜劇那樣激烈,它以一種輕緩有序的方式慢慢的將觀眾帶入其中。影片強調了自信、樂觀的生活態度對我們生活的重要性,它告訴我們,“兩個自我才能構成我們,同理,兩個自我才能構成他們。只有在解決了自己的問題之後,才有能力去遇到某人,要對生活有信心,這也是相遇的本質所在。”


《某人,某處》 :只有解決了自己的問題,我們才有能力遇到某人

我們要說出真相,坦然的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未來的某天某處遇上“某個”對的人,要對生活有信心!


《某人,某處》 :只有解決了自己的問題,我們才有能力遇到某人


謝謝讀到這裡的你。

歡迎關注閃閃,給你講溫暖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