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2020高考作文熱點:人類命運共同體怎麼考?附時評,點評

熱點解讀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肆虐。截至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超過170萬,病亡人數過10萬。新冠病毒傳染的對象不分種族、膚色、財富,也不分國界,對人類生命構成共同威脅。

疫情面前,沒有哪個國家可以置身事外,也沒有哪個個體可以獨善其身。病毒無國界,人類唯一的出路在於守望相助、共克時艱。

解除新冠肺炎疫情威脅,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願望。打贏這場戰爭,世人還要深入理解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理念,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這個世界,各國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裡,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個時空裡,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今日之全球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威脅,印證了這一理念的歷史洞察力與政治想象力。

敬畏生命、珍愛生命、守護生命,這是人類共同的情懷。在人類生命安全受到共同威脅之時,需要的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慷慨大義,需要的是超越膚色、種族、國別、社會制度、意識形態的大愛情懷。

全球抗疫,命運與共召喚責任與共。不同國家有不同的體制、國情和社會文化,應對疫情的方式舉措有所不同,而護佑人民康寧、穩定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是相同的。為了這一共同目標,共同承擔起全球抗疫責任,是人類戰勝疫情的力量之所繫,也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希望之所在。

全球抗疫,命運與共召喚擔當與共。國際社會當加緊行動起來,有效開展聯防聯控國際合作。

相關關鍵詞:

合作共贏,責任擔當,人與自然, 共同發展,人類和平。

【預測】2020高考作文熱點:人類命運共同體怎麼考?附時評,點評


【預測】2020高考作文熱點:人類命運共同體怎麼考?附時評,點評


十大金句

01

天下為公

中華民族歷來講求“天下一家”,主張民胞物與、協和萬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美好世界。

02

安全世界

人類生存在同一個地球上,一國安全不能建立在別國不安全之上,別國面臨的威脅也可能成為本國的挑戰。面對日益複雜化、綜合化的安全威脅,單打獨鬥不行,迷信武力更不行。

03

共同繁榮

如果奉行你輸我贏、贏者通吃的老一套邏輯,如果採取爾虞我詐、以鄰為壑的老一套辦法,結果必然是封上了別人的門,也堵上了自己的路,侵蝕的是自己發展的根基,損害的是全人類的未來。

04

開放包容

我們要努力建設一個遠離封閉、開放包容的世界。中國有句古話:“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

05

人與自然

我們應該堅持人與自然共生共存的理念,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對自然心存敬畏,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共同保護不可替代的地球家園,共同醫治生態環境的累累傷痕,共同營造和諧宜居的人類家園,讓自然生態休養生息,讓人人都享有綠水青山。

06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事要去做才能成就事業,路要去走才能開闢通途。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一個歷史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帆風順,需要付出長期艱苦的努力。

07

建設道路

我們不“輸入”外國模式,也不“輸出”中國模式,不會要求別國“複製”中國的做法。

08

人民情懷

我們從人民中走來、依靠人民發展壯大,歷來有著深厚的人民情懷,不僅對中國人民有著深厚情懷,而且對世界各國人民有著深厚情懷,不僅願意為中國人民造福,也願意為世界各國人民造福。

09

文明互鑑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歷來強調樹立世界眼光,積極學習借鑑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文明成果,並結合中國實際加以運用。

10

廣交朋友

2000多年前,中國古代思想家孔子就說,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中國願廣交天下朋友

【預測】2020高考作文熱點:人類命運共同體怎麼考?附時評,點評


【預測】2020高考作文熱點:人類命運共同體怎麼考?附時評,點評


實用名言

孤舉者難起,眾行者易趨。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

環境問題事關人類的生存與發展,事關人類的前途命運。

攜手應對全球挑戰,建設人類美好家園。

梵高說:“愛之花開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榮。”

魯迅說:“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與我有關。”

眾志成城,沒有邁不過的坎;心手相牽,沒有翻不過的山。

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

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

和平不是一個理想,一個夢,它是萬人的願望。——巴金《寒夜》

能用眾力,則無敵於天下矣;能用眾智,則無畏於聖人矣。

《沒有誰是一座孤島》

英國 約翰·多恩

“沒有誰是一座孤島,

在大海里獨踞。

每個人都像一塊小小的泥土,

連接成整個陸地。

如果有一塊泥土被海水沖刷,

歐洲就會失去一角,

這如同一座山岬,

也如同一座莊園,

無論是你的還是你朋友的,

無論誰死了,

都是我的一部分在死去,

因為我包含在人類這個概念裡。

因此,

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

喪鐘為你而鳴。”

沒有誰是一座孤島,人類就是一個命運共同體。

素材積累

01. 合則強,孤則弱。——《管子》

02.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禮記》(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

03. 獨木不成林,單絲不成線。——漢·崔駰《達旨》

04.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唐·張九齡《送韋城李少府》。

05.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古今賢文》

06. 孤舉者難起,眾行者易趨。——清·魏源(一個人往上託舉重物是很難舉起的,眾人一起走路很容易走得快。)

07. 美美與共,天下大同。——費孝通(全世界各種文明如果能相互尊重、和諧相處,那麼人類社會就能和平有序、共同繁榮。)

08. 漢字“人”就是一個相互支撐的形狀,“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夢想,始終是中國人心中不滅的燈火。

09. 世界始終是我們最初和最後的愛。——加繆 《西西弗的神話》

10. 找到同呼吸、共命運的朋友是人世間最大的幸福。——施皮特勒[瑞士詩人]

11. 因為沒有任何更好的東西,所以我選擇站在人這邊。——米沃什[波蘭詩人]

12. 沒有誰是一座孤島,在大海里獨踞。每個人都像一塊小小的泥土,連接成整個陸地。——約翰·多恩[英國詩人]

13. 隔閡或許會讓我們感到安全,獲得了不必相認的自由,但同時也終將陷入孤獨與無力。

14. 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裡,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個時空裡,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

15. 在全球緊密相連的世界裡,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榮俱榮、一衰俱衰,和合則兩利、抗爭則兩敗,和則興、鬥則亡,誰也不能獨善其身,全球命運休慼相關,興衰與共。

16. 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魯迅《且介亭雜文末集》

【預測】2020高考作文熱點:人類命運共同體怎麼考?附時評,點評


備考角度

角度一:人與自然,構成命運共同體。

自然環境影響每一個人,任何一個人都無法置身事外、獨善其身。天地萬物本吾一體,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對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己。有人殘忍地獵殺野生動物,吃野味;有人破會森林植被,謀取私利;有人排放廢水廢氣,獲取經濟暴利。他們傷害自然,必然受到法律懲罰,必然遭到自然報復,最後必然傷害自己。這次疫情,專家推測病毒來自蝙蝠;這次疫情提醒我們,要善待自然,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角度二:人與人,構成命運共同體。

魯迅說:“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與我有關。”中華民族是一個命運共同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運同中華民族的命運緊緊連接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武漢疫情爆發,無論南北老幼,無分醫生幹群,各自貢獻,共同擔當。疫情面前,我們無論來自何地、無論身處何方,都是休慼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在這場特殊的戰鬥中,個人與家庭、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息息相關、休慼與共。為了自身的安全、親人的健康、同事的幸福、社區的安寧,需要每個人自覺投入戰鬥。中國人民萬眾一心,同舟共濟,一定能戰勝疫情,取得抗疫勝利。

角度三:國與國,構成人類命運共同體。

疫情爆發,中國人民深受其害,世界人民感同身受,紛紛伸出援助之手。現在疫情已經跨越國界,需要全球擔當。整個人類明白,面對疫情,每個國家不能置身事外。中國戰勝疫情,世界才能更健康;中國好,世界才更好。日本捐獻口罩防護服,派出醫療隊;韓國伸出援手,捐獻物資;巴基斯坦,用軍機向中國空運急需物資。這些國家人民與中國守望相助、共克時艱,譜寫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讚歌。

角度四:科學與科學家,構成科技命運共同體。

互聯互通共享共治,構成了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太空探索攜手,構成了太空命運共同體;疫情爆發,構成了研製疫苗命運共同體。中外科學家爭分奪秒研究病毒,研製疫苗,一些外國科學家,希望自己的科研成果能幫助中國戰勝疫情。中國科學家已經成功分離毒株,相信疫苗研製成功,也不會遠。沒有一個冬天是不可逾越的,我們相信,大地回春,隔離結束,疫情消散就在不遠的明天。

角度五: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方法。

當今世界,全球範圍內的互動和融合越來越深化,世界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休慼相關的命運共同體。防疫,我們面臨全球挑戰;全球氣候變化,我們面臨全球挑戰。需眾人攜手努力、同舟共濟。牢固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堅持協同聯動,打造開放共贏的合作模式,迎接全球挑戰,創建美好人類社會。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一個美好的目標,也是一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跑才能實現的目標。

時評範本精評

1

全球抗“疫”,彰顯“人類命運共同體”精神

來源:中國青年網 作者:唐俊

【標題蘊含明確觀點】

在疫情面前,全人類都是“當事人”。

【開門見山,關聯起疫情與全人類】

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國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裡,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個時空裡,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秉承“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信念,在全球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的戰役中,世界各國攜手同行,守望相助,共克時艱。

【點出主題和觀點,聯繫疫情,簡要解說“人類命運共同體”】

在病毒面前,國際組織、各國政府與企業發揚夥伴精神,同氣連枝,互相支持,命運與共。世界衛生組織派出專家前往疫情爆發地武漢進行考察,為中國的抗疫給出了許多寶貴的、專業的意見,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向中國捐助疫情防控物資;多國政府紛紛向中國送來聲援,並捐贈疫情防控物資或提供其他支持,範圍囊括五大洲;多國企業、機構、友好人士捐贈了醫療診斷檢測設備以及防護服、護目鏡、口罩等醫用防護物資。其中韓國領導人“助鄰即助己”一語,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精神不謀而合,道出了八方來援的精神內涵。

【分論點之一,段首即中心句,從“國際組織、各國政府與企業”的角度闡釋】

在疫情面前,各國科研機構和科學家也結成了防疫“共同體”。蓋茨基金會捐助500萬美元,專門資助新冠肺炎的研發工作,並提供相應的技術和專家支持。《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柳葉刀》等國際頂級醫學期刊啟動緊急公共衛生事件快速審稿流程,連日來大量刊發疫情相關研究論文,分享國際科學界的研究成果。美國、法國、意大利等國的科學家積極行動,組成聯合攻關小組,取得多項關鍵成果。身處一線的中國科研人員則第一時間公佈從患者體內分離出的新型冠狀病毒全基因組序列,及時與世衛組織分享疫情信息,得到世衛組織的高度評價。科學組織和科學家們加緊科研攻關,與病毒賽跑,爭分奪秒研發有效的疫苗,以挽救更多患者,為全人類的命運作出關鍵貢獻。

【分論點之二,段首即中心句,從“各國科研機構和科學家”的角度闡釋】

在災難面前,世界人民互相支持,為疫區和患者提供各種物質和精神上的幫助。祖(籍)國的疫情牽動了世界各地華僑華人的心,他們迅速組織起來發起捐款,並通過各種渠道為國內購買口罩、防護服等各種醫用防護設備。世界各國民眾除了為疫區和患者提供各種物質幫助之外,還以橫幅、信函、視頻等為載體,用“武漢加油”“中國加油”等標語表達對中國人民的支持。

【分論點之三,段首即中心句,從“世界人民”的角度闡釋,三個分論點又有一定的層次感,從政府到個體】

當然,由於傳染病造成的恐慌,世界上也有一些人對中國存在一定的誤解,極右翼的“種族主義者”乘機興風作浪,大搞針對中國人的“歧視”,這不僅傷害到了中國人民,也得不到國際社會支持。作為疫情的最大受害者,中國政府一如既往地堅持大國擔當,採取了堅決、果斷、公開、透明的措施,不僅維護中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也維護世界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中國人民堅決服從和配合政府的各種防控指令,在中國傳統最重要的春節裡,萬眾一心,同舟共濟,奮戰在抗“疫”的第一線,為防止病毒的擴散和傳播作出了巨大犧牲。

【“當然”一詞,引出理性辨析和正反對比,藉以強調中國立場,強化“命運共同體”意識。】

疾風知勁草,患難見真情。“人類命運共同體”不僅是共享發展的成果,也意味著共同分擔責任,共渡難關。這一理念必將在人類共同抗擊新型冠狀病毒這場戰役中得到共振與昇華,更加深入人心。

【總結全文,重申觀點,提出展望】

 (唐俊,江西財經大學亞太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海外網特約評論員,以上紅字部分由湘語文點評,特此鳴謝。)

2

從“人類命運共同體”到“人與天地萬物為一體”(節選)

作者:郭齊勇(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教授)

人類應如何對待同類與不同類?對待同類,我們應強調“人類命運共同體”;對待不同類,我們應強調“人與天地萬物為一體”

認識、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有不同的維度。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提出,從表層看,是要解決人類群體之間的緊張、衝突,屬於人與人的關係的維度。其實,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另一重要維度,卻是人與自然的關係問題。因為從深層次看,人類生存於同一個地球,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只有一個!破壞了人與自然的平衡,人類及不同群體的生存就會發生危機與遭遇困境。地球的資源有限,人類不同群體的爭鬥,往往包括著資源的爭奪。

我們的祖先是怎麼認識這個問題的呢?有什麼創造性的看法呢?我們祖宗的智慧,是把人類生命的共同體擴大為人與天地萬物的共同體。這就把人類的生存,與其他類的生存聯繫起來了,把人類共同體在空間上拓展了,在時間上延長了。我們的祖宗意識到,人不是孤零零的存在,人與草木、鳥獸、山水、瓦石同在。

儒家孟子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主張把對親人的愛推己及人,推愛於老百姓,乃至愛萬物萬類。張載講“民吾同胞,物吾與也”,百姓是我同胞,自然萬物都是我們的兄弟。我們愛人類,也愛自然萬物。

道家莊子說:“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人可以提升自己的境界以“與天地精神相往來”。

佛學大師說:“眾生平等”。從生命的本質上看,一切生命無二無別。眾生都有佛性,眾生都能成佛。

宋代理學家程顥說:“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作為人之仁心仁性,以天地萬物為一體,把愛給予他人和萬物,使愛具有周遍人與萬物的普遍性。這就把孔子的“仁學”推進到一個新的階段。

明代心學家王陽明說過:有仁德的人見到小孩掉到井裡了,定會產生怵惕(擔驚受怕)惻隱(同情憐憫)之心,這是他的仁德之心與孺子合為一體了。當然,小孩與大人是同類;但人見到不同類的鳥獸的哀鳴觳觫(恐懼顫抖),也會產生不忍之心,這是他的仁德之心與鳥獸合為一體了。當然,鳥獸與人一樣都有知覺;但人見到草木的摧折,必有憫恤(哀憐顧恤)之心,這是他的仁德之心與草木合為一體了。當然,草木猶有生命;但人見到瓦石之毀壞,必有顧惜之心,這是他的仁德之心與瓦石合為一體了。

陽明說:“是其一體之仁也”。這就是說,不管是有知覺的動物、有生命的植物,還是如瓦石之類的無生命的物體,當它們受到破壞或損害時,每一個人都會從內心產生“不忍人之心”、“憐恤之心”和“顧惜之心”,並把它們視為自己身體的一部分而加以愛護。以此,人所具有的仁愛之心,由“愛人”得以擴展到“愛物”,從而把人與天地萬物有機結合起來

中國古人有著對天、天地精神的信仰及對天命的敬畏,相信人與天在精神上的契合,由此對天下萬物、有情眾生之內在價值,油然而生出博大的同情心,進而

洞見天地同根,萬物一體。儒家立己立人、成己成物、博施濟眾、仁民愛物之仁心;道家強調自然與人是有機的生命統一體,肯定物我之間的同體融合,讚美天籟齊物之寬容;佛家普度眾生、悲憫天下之情懷,都是這種精神的結晶。

由於對人與萬物一體同源的體悟,人們才可能對萬物都持有深切的仁愛之心,將整個天地萬物都看作是與自己的生命緊緊相連的,把生態系統真正視為人與萬物共生、共存的生命家園。

儒家對萬物都是關愛的,而且是從其所具的內在價值去確定這種愛的,因為萬物的內在價值都是“天地”所賦予的,與人的內在價值本同出一源。儒家對動物的關懷是從肯定其內在生命價值出發的。依照荀子的論述,以內在價值的高低排列,應該是從無機物到有機物,從植物到動物,從動物再到人。在這個價值序列上,動物離人最近,其所稟有的內在價值應該是在人之外最高的。禽鳥與哺乳動物雖然沒有人那麼高的智慧、情感,但它們也一定的感知力,對同類有一定的情感認同,這已經遠遠超出於其他物種之上。萬物的內在價值有很大的差異,人對它們的關愛的方式也應該有所不同。

人的私慾、貪慾膨脹,虐待、虐殺動物,對自然資源的取用毫無節制。應反思人類欲求的放縱對人性完善的損害,在對自然資源的取用方面力求做到有理、有節。因此我們必須批判人類中心主義,重建生命倫理

反思新型冠狀病毒的起因,我們應從人與動物、人與自然的關係的高度去思考,應當善待其他的類存在,如動物、植物,回到中國傳統的人與天地萬物為一體的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