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在抗擊新冠疫情日本軍事活動緣何異常活躍?

作者:徐秉君 (華語智庫高級研究員、軍事學者、新華社“瞭望智庫”特約研究員、學術Plus、觀察者網、鳳凰網專欄作者)

來源:華語智庫公眾號

核心提示:中國在大疫情下更有自己的主張,以自己的戰略定力應對大變局之中的任何鉅變!

今年以來,儘管全球深受新冠病毒疫情衝擊,日本也是早期爆發疫情的國家,但當本國疫情得到控制後,特別是近期日本的軍事活動卻異常活躍。4月1日,澳大利亞東亞論壇網站發文披露,本月日本將在航空自衛隊內設立太空領域任務組,專門負責保護對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的衛星。同日,《英國簡氏防務週刊》網站報道,日本防衛省下設的防衛裝備廳已經向《簡氏防務週刊》證實,他計劃推進由日本主導的下一代戰鬥機的研發,拒絕了英美等外國製造商提出的方案。4月6日,共同社報道稱,日本陸上自衛隊5日在宮古島駐地(沖繩縣)舉行地對空、地對艦導彈部隊成立紀念儀式,開啟正式活動。

在全球奮力抗擊新冠疫情的緊張時刻,日本的卻在加緊航空、航天方面的軍事活動,以及導彈部隊組建部署,其背後隱含著新的戰略動向和軍事考量。

全球在抗擊新冠疫情日本軍事活動緣何異常活躍?

日本自衛隊太空部隊未來規劃任務示意圖(日本防衛省網站)

隨著美國太空軍事化進程加快,特別是去年12月20日,特朗普簽署《2020年國防授權法案》,首次以法律的形式組建太空軍,成為陸軍、空軍、海軍、海軍陸戰隊和海岸警衛隊以外的第六個軍種。預示著未來太空競爭將日趨激烈。

作為盟國的日本當然緊隨其後,也在加快組建太空部隊。實際上在發展太空能力方面,日本早就從戰略上超前佈局。先是從戰略、制度及政策等方面奠定基礎。然後,再逐步在內閣建立相應的機構加以推進。如2012年7月,設立了宇宙政策委員會(後改組為宇宙開發戰略推進事務局);2015年,又設立宇宙開發戰略總部。

與此同時,日本還注重尋求法律依據加以支持。尤其是安倍政府,為了名正言順的向太空領域進軍,安倍政府先後公佈了《宇宙基本計劃》以及《宇宙活動法》等有關在太空領域內開展行動以及太空安全的法律。以使日本發展太空能力既有“法律依據”,又能使其行動“合法化”。

日本2018年版《防衛計劃大綱》進一步把太空定位為一個重點發展的關鍵軍事領域。2018年版《太空基本計劃》明確了日本太空軍事化的核心項目,例如衛星通信、衛星偵察、太空態勢監控和海洋監測等。

據媒體披露,日本政府已著手研究自衛隊與美軍新的聯合作戰計劃。其中,太空領域的聯合作戰計劃包括干擾和破壞對方衛星等行動。具體而言,為提高太空戰能力,防衛省和自衛隊將從三個方面入手:構建太空態勢監視體制;利用太空領域強化情報收集、通信和導航定位等能力;加強幹擾對方指揮系統和信息通信的能力。

日本不僅加快推進太空軍事化進程,而且提前組建太空戰部隊。安倍晉三曾在防衛省召開的自衛隊高級幹部集會上表示,將在航空自衛隊新設“太空戰部隊”,並宣稱日本向“航空太空自衛隊”轉型並非夢話。

日本原計劃準備在2022年創立太空部隊,但由於美國組建太空軍的步伐加快,作為美國在亞太地區的盟友,為配合美國的印太戰略和日本自身的太空戰略,日本藉機積極推動自己的太空計劃,並組建相應的太空戰部隊,以與美國太空軍進行對接。重要的是組建太空作戰部隊已經提前到了2020年。而這次在航空自衛隊內設立太空領域任務組,顯然是日本提前組建太空站部隊的重要組成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不僅加速推進太空軍事化,而且在航空領域也不甘落後。多年來日本一直致力於獲取先進的五代戰機,併為此進行了多方努力。日本的目標是在本世紀30年代用新式戰鬥機取代日本航空自衛隊的三菱F-2戰鬥機。

全球在抗擊新冠疫情日本軍事活動緣何異常活躍?

日本去年底發佈的下一代戰機概念圖(英國《簡氏防務週刊》網站)

為了儘快實現這一戰略目標。日本先是意欲購買當時世界最先進的F-22隱身戰機,但被美國拒絕。隨後,日本則改為購買美國當時正在研發的F-35隱身戰機。

但日本意欲擺脫對美國的依賴與制約,一直想自主研發下一代戰機。幾經周折,日本自主研發了一款X-2“心神”驗證機。但日本的目標並不只是X-2“心神”,而是下一代新型戰機。日本防衛省將用X-2“心神”戰機研究先進技術與系統集成,按照日本的計劃,X-2主要是用於驗證下一代F-3隱身戰鬥機的技術。

然而,儘管日本有先進的工業基礎,但在新一代戰機的研發上還有瓶頸,從而導致X-2“心神”項目的研發並不順利,後因多種原因X-2“心神”首飛竟然拖後了5年。2016年4月“心神”驗證機終於實現首飛,但僅做了33次試飛後便終止測試。其背後有政治、經濟、技術等多方面原因,這意味著日本自行研製新一代戰機的計劃再度擱淺。

但日本致力於自主研發下一代戰機的計劃並沒有因此而終止,而是另闢蹊徑尋求國際合作。日本防衛省在新的《中期防衛力量整備計劃》中提出“將國際合作納入視野,儘早啟動日本主導的(後續機型)開發”。在這一思路的引領下,日本開始嘗試與英國開展合作研究未來戰鬥機。

2017年3月16日,日本防衛省裝備廳發佈的聲明稱:防衛省裝備廳與英國國防部就與英國在未來戰鬥機研究方面進行合作的可能性進行了探討。雙方已經簽署了聯合研究協議,根據該協議,日本和英國將推進未來戰鬥機和作戰系統的研究工作。2018年,日本又發出一系列信息邀請書後,英國和美國成為日本下一代戰鬥機研發項目——“F-X”項目的領先競爭者。

日媒稱,英國提出的合作方案由英國航空航天系統公司牽頭,不過其他英國企業也將參與其中。新機型將圍繞英國計劃開發的“暴風”戰鬥機的一些技術和設計特點展開。

可是,美國並不甘心輕易就讓日本甩開。日本不是要尋求國際合作嗎?那好,美國就提出向日本公開F-35機密數據,希望能參與日本新一代戰鬥機的研發。美國提出的方案結合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F-22“猛禽”多用途戰鬥機和F-35聯合攻擊戰鬥機的技術和設計特徵。

這一“優惠”又讓日本陷入尷尬境地,那麼與英國的合作怎麼辦?因此權衡利弊,日本還是選擇自主研製。媒體援引日本防衛裝備廳發言人4月1日發佈的消息稱:“根據之前的討論,‘開發現有戰鬥機的衍生機型這一選項不會成為日本主導的研發工作的備選方案,防衛省已經得出結論,我們將研發新的機型,我們也已向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表達了這個意思。”

日本緣何同時拒絕英美方案又改為自主研發?關鍵還是在於誰是研發的主導問題,當然與英美合作可以獲得目前最先進的航空技術,但這種合作是以對方為主導的,到頭來還是受制於人。日本之所以在研發方面反覆調整計劃,其核心還是為了爭取研發的主導權。因此,儘管自主研發面臨的困難很大也要堅持。再加上由於前期研發X-2“心神”,有了一定的技術積累,似乎也給其自主研發增加了一些“底氣”。

於是,日本並沒有把話說絕,還是謹慎的留有餘地。防衛裝備廳發言人說:“我們認識到,我們已經積累了足夠的技術,在國內也可以開展戰鬥機研發項目。”不過發言人指出,正如防衛省在中期防衛計劃中所提到的,該項目不排除國際合作的可能性。他還說,“日本沒有必要獨自完成所有研發工作,重要的是通過讓夥伴國分擔一部分研發工作,同時確保‘日本主導的研發這一原則,進一步提高技術可靠性並降低成本。”

分析認為,就目前的情況看,雖然日本確定自主研發下一代戰機,但日本要想完全自主研發還有困難,如研發引擎和雷達等重要部件並非一日之功。日本之所以困難再大也要堅持自己研發,重要的不僅僅是研發一代戰機,而是要通過自主研發建立完善的航空工業體系。

如果說日本組建太空戰部隊和研發新一代戰機屬於遠期戰略部標的話,那麼,新近在宮古島駐地(沖繩縣)組建地對空、地對艦導彈部隊就不能不引起各國的警惕和關注了。尤其是對於中國來說,更要加倍警惕!因為日本這一軍事行動的目的是直接針對中國的。

全球在抗擊新冠疫情日本軍事活動緣何異常活躍?

自衛隊舉行宮古島導彈部隊成立儀式(共同社)

日本駐軍司令和媒體和對此也毫不隱晦,宮古島駐屯司令佐藤慎一在5日組建部隊儀式上說:“宮古島是分割東海和太平洋的要衝,是西南防禦的前線。此次部署彰顯了我國守衛島嶼安全的堅定意志,有助於填補西南大片區域部隊部署的空白。”

日本《產經新聞》報道稱,隨著導彈部隊在陸上自衛隊宮古島駐屯地部署完成,強化西南諸島防禦的努力又向前邁進了一步。完善針對中國軍機、導彈和水面艦艇的攔截態勢,為的就是剝奪中方在東海的行動自由。

顯而易見,日本在大疫情下的軍事活動,不僅是出於戰略佈局,也著眼於戰術準備,其實質是在配合美國的印太戰略,尤其是美國剛提出在疫情後強化亞太軍力部署的背景下,日本的這些軍事舉動更因該引起中國的警覺。

當然,中國在大疫情下更有自己的主張,以自己的戰略定力應對大變局之中任何鉅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