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靜雯憶童年遇變態男:孩子童年時受的傷,怎樣才能不留下陰影?

賈靜雯憶童年遇變態男:孩子童年時受的傷,怎樣才能不留下陰影?

1

賈靜雯以嘉賓的身份參加了《魯豫有約一日行》,節目中,賈靜雯提到童年的時候差一點成了“受害人”。

這讓家有女兒的父母又多了一絲忐忑,到底要怎樣做才能給孩子最好的保護?

賈靜雯在臺北長大。在節目中,賈靜雯帶著魯豫遊走在臺北的街頭,向魯豫介紹自己成長的地方。

賈靜雯走到一個兒時常去的公園。在這裡,賈靜雯告訴魯豫自己小時候遇到的驚悚的一幕,至今在她心裡都留下了很深的陰影,那時她被一名變態男士拉入了廁所。

賈靜雯當時只有五六歲,與堂哥一起到公園玩耍。

“印象中我就被一個男的直接從滑梯上拽下來,拉到了旁邊的廁所,還好我堂哥在,就把我從廁所拉出來大叫,那時我大概才5歲還是6歲,然後我就大哭,印象中就停在這裡,後來我才聽我媽媽講,說那個人就是那種變態,就是對小朋友會……”

現在已經成為3個孩子媽媽的賈靜雯,一想起此事依然覺得很恐怖:“以前的年代,沒有那個意識,因為父母都忙,小孩隨便跑,只是每次回來這邊,我就會想到這件事情。我會有一個恐怖的記憶,有特別慘烈的記憶,小時候會怕怕的。”

真的心疼賈靜雯。

評論裡,很多人都在譴責變態男,說這樣的人就該千刀萬剮。也有人提起自己年少時類似的遭遇,呼籲父母們不要太心大,多一點時間陪伴孩子,不要讓孩子獨自在外面玩耍。

要減少對兒童的犯罪,讓孩子不受傷害,除了要嚴懲兇手,父母也要保護好自己的孩子。

父母要保護好孩子有兩層深意:父母要把最壞的地方想在前面,防患於未然;如果孩子受到侵犯,父母首先要做的是安撫孩子。

這麼多年了,賈靜雯心裡還有陰影,是因為當年父母處理這件事時有點輕描淡寫,只是告訴她“那是個變態……”,並未對她進行心理上的安撫。

賈靜雯憶童年遇變態男:孩子童年時受的傷,怎樣才能不留下陰影?

2

小時候有件事讓我非常傷心。

在學校裡我被同學欺負,回家告訴父親,父親不但不幫我,反而責問我有沒有招惹人家。

父親一向的觀點是:一個巴掌拍不響。

韓劇《82年的生的金智英》裡有一個情節,金智英下晚課回家的路上,被一個男同學尾隨,對方在公交車上脅迫她。

金智英悄悄給父親發消息,讓他來接自己。

父親接上金智英後,沒有采取保護金智英的措施,譬如報警,向老師反映,或者找那個男同學的家長,或者直接警告那位男同學,卻指責金智英穿的裙子太短。

而事實上,金智英穿的不過是普通的校服。

每每出現類似事件,總有一部分人會說,“無風不起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幹嘛穿那麼少”“一個女孩子家幹嗎晚上要出去”……

為什麼不告訴孩子,這不是你的錯,你被欺負,是因為壞人太壞;為什麼不揭露壞人的惡行,讓壞人得到嚴懲,告訴孩子你很勇敢,你值得所有人尊敬。

現實中,一些父母在事情發生之後,選擇的是讓孩子忍氣吞聲,說說出去丟人,會影響孩子的聲譽,將來怎麼嫁人?

這些父母的行為縱容了壞人的惡。更可怕的是,家長給孩子灌輸這種思想,讓孩子誤以為都是她們的錯。

父母瞭解孩子受到傷害後,首先不要給孩子傳達不好的情緒,不要在孩子面前失控,要傾聽孩子的聲音,告訴孩子爸爸媽媽會保護她。

賈靜雯憶童年遇變態男:孩子童年時受的傷,怎樣才能不留下陰影?

3

網絡上有一組數據,說中國的兒童中,遭受過不同程度性侵的,女童約佔9.5%,男童則佔8%,總數預估有2500萬之多。

更讓人防不勝防的是,施暴者大多數都是孩子熟悉和信任的人。

鄰居、親屬、老師,甚至家人,都有可能。每10個被性侵的孩子中,有8個被他們熟悉的人施暴。

現在流行一句話:你嫌孩子性教育太早,壞人不會嫌孩子太小。

稍微可以給人一點安慰的是,如今許多父母都開始重視對孩子進行性教育。

這裡再提一點,父母要重視孩子的言行,觀察孩子的情緒變化。

以前有一篇報道,在廣西南寧,一名四年級女生回家進電梯後,被一同搭乘電梯的男子猥褻,後者突然把她一把摟住,並在她身上亂摸,過程持續了約45秒。

孩子可能是被嚇懵了,當時沒有反抗、求救。

回家後,就告訴了媽媽。

然而,新聞提到,爸媽竟然“沒有引起重視”。

20天后,爸爸的車在小區被剮蹭了,到物業調取監控視頻,想起女兒提到被摸了一下,就順便調取了電梯的監控,一看就火大了,報了警。

著名心理學家約翰·戈特曼在《孩子,你的情緒我在乎》一書中說:“(孩子的)情緒越不被重視,就會越缺乏自信,經不起壓力。”

孩子被猥褻,是在被傷害;但父母不以為然,是對孩子的二次傷害。

臺灣女作家林奕含在《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一書中這樣寫道:

13歲那年,思琪被自己尊敬的老師強暴。

之後她神思恍惚,不知道怎麼辦,只能嘗試著求助母親。

飯桌上,思琪對媽媽說:

“我們的家教好像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性教育。”

媽媽詫異地看著她,回答:“什麼性教育?性教育是給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謂教育不就是這樣嗎?”

結果就在這本書出版之後不久,林奕含在家中臥室裡自縊而死。

日常生活中,我們不能時時陪伴在孩子身邊,不知道孩子經歷了什麼,所以,我們有必要謹慎而細緻地體察孩子的情緒、感受,並及時做出回應。

這與性教育同樣重要。

賈靜雯憶童年遇變態男:孩子童年時受的傷,怎樣才能不留下陰影?

4

一位讀者講了一件事。

三年前,她兒子獨自在外地工作。

因為相貌和身材不如人的緣故,他曾一度想到自殺。

所幸,細心的她及時發現了這一傾向,連忙打了好幾個電話給他說:

“每個孩子來到這個世上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是父母的心頭肉,他們對社會的貢獻才是衡量他們為人的標準,而不是取決外貌和身材。

那些對你指點的人我們大不了不理他就是了,要是為了這種人放棄了自己的生命不值得,他們不會為你落一滴淚,父母以及親人,白髮人送黑髮人是怎樣的悲痛啊!

我們過好自己的生活,不要太在意別人的指點。以後,有什麼委屈,都要告訴父母,父母為你撐腰。不能自己憋著。”

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孩子才放下。之後他變得比同齡的孩子更加成熟,有什麼事都願意和父母商量。

為人父母一定要成為孩子可以傾訴的人,接納他們的不完美,永遠做他們堅強的後盾,這樣孩子才能與你交心!

唯其如此,人間才能少些悲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