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收到30萬升中國農藥和50臺裝備,應對蝗災,還願意幫忙養驢

長久以來,自然災害一直困擾著人類共同的生產和生活。其中,對農業領域的衝擊也非常明顯。因此,共同抵擋自然災害,已成為全球多個經濟體重視的命題。

以近期東非、南亞等發生沙漠蝗災害為例,事情的一個新進展是,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4月28日報道,中方援助巴基斯坦的30萬升農藥和50臺裝備已在4月25日全部到位。據悉,針對巴基斯坦蝗災,農業農村部會同相關部門制定了援巴防災防控緊急方案。2月23日,中方派出聯合專家組,赴巴工作12天,與巴方一道現場勘察,共同確定應急防控和綜合治理措施。也就是說,巴基斯坦收到30萬升中國農藥和50臺裝備,應對蝗災。

巴基斯坦收到30萬升中國農藥和50臺裝備,應對蝗災,還願意幫忙養驢

中國農業農村部國際合作司司長隋鵬飛指出,“當前,巴基斯坦境內蝗災的演進形勢和我們專家的預判基本一致,第二波蝗群正陸續形成,也正是我們援助的藥物藥械派上用場、開展大面積滅殺的好時機。”

BWC中文網獨家分析認為,上述跡象,一方面說明,在應對蝗災過程中,中國專家的技術援助十分及時,與此同時,中國企業生產的農藥和設備也正發揮重要作用。對巴基斯坦農業生產和經濟而言,顯得尤為關鍵。值得一提的是,長期以來,巴基斯坦也高度重視中國市場。

例如,在3月初時,據媒體報道,巴基斯坦拿出了全國庫存的口罩贈給中國。而這也僅僅是,巴基斯坦重視中國市場,不斷加大合作力度的縮影。我們就以農業領域為例,近年,巴基斯坦農民正大力受益於中國市場。其中,驢子養殖業就非常明顯。

巴基斯坦收到30萬升中國農藥和50臺裝備,應對蝗災,還願意幫忙養驢

我們知道,隨著中國市場消費不斷升級,至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以驢皮為核心原料的阿膠作為滋補佳品,在最近十幾年間,需求大增,價格更是暴漲了40倍之多。這樣一來,就導致中國企業對阿膠的原材料-驢皮的需求不斷增加,而巴基斯坦農民已提前捕捉到了這一商機。

巴基斯坦的相關業內人士在早在2018年就對《巴基斯坦論壇快報》表示,巴基斯坦願意增加驢的養殖,並願意幫忙中國企業和買家養驢。另據俄媒RT報道,巴基斯坦擁有驢的數量排名全球第三,超過500萬頭。該國計劃每年出口百萬美元與驢有關的產品。

比如,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首府拉合爾,該地區有41000多頭驢,根據當地養驢人的說法,這些驢的價格在3.5萬盧比(491美元)到5.5萬盧比(772美元)之間。拉合爾相關人士稱,中國是一個缺少驢子的國家,驢也被一些中國的企業非常珍視,主要是因為它的皮用於傳統藥物,最著名的是阿膠。

巴基斯坦收到30萬升中國農藥和50臺裝備,應對蝗災,還願意幫忙養驢

英國廣播公司BBC數週前報道稱,全球每年驢皮的貿易量約為180萬張,但驢皮需求卻高達1000萬張甚至更多,其中中國市場佔比很大一部分。資料顯示,目前全球毛驢存欄量約4400萬頭。與此同時,數據顯示,中國的驢子數量已從1990年的1100萬頭降到2017年的300萬頭。顯然,如果巴基斯坦的驢子,可以大量被中國企業買走,巴農民將換來更多的收入。

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基於巴基斯坦農民高度重視中國市場,事情的一個進展是,俄媒稱,巴基斯坦開伯爾-普赫圖赫瓦省畜牧部門去年就已宣佈,與中國企業合作開發驢場。巴官員們說,來自中國的投資者(買家)已經表示願意在巴基斯坦的驢場投資數億美元。預計該省在這一合作的前三年將出口8萬頭驢。該省畜牧部門說,該省有7萬多戶家庭依靠驢作為收入來源。也就是說,在中國買家的投資合作進程中,巴基斯坦農民通過擴大養殖驢子的生產經營,將迎來更多紅利。

而就在巴基斯坦農民或因為幫中國買家養驢而增加收益過程中,全球不少地區的農民也望眼欲穿,希望得到中國買家的光顧。比如,澳大利亞曾擔任養牛場管理者及活畜出口商的特里爾數週前就表示,“我在中國看到了中國市場驢類產品的需求及投資水平,目前中國投資者對澳大利亞投資興趣濃厚,這也改變了我對這一行業前景的懷疑態度。”。

巴基斯坦收到30萬升中國農藥和50臺裝備,應對蝗災,還願意幫忙養驢

然而,分析認為,澳大利亞農民對驢子養殖,以及對市場前景雖然望眼欲穿,但或很難得到中國買家的青睞,甚至與巴基斯坦農民相比,可能遙不可及。最終,澳大利亞農民能否通過養殖驢子,獲得豐厚利潤,可能有待於市場的檢驗。(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