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的雞吃完米、狗舔完面、火燒斷鎖,哪個更快?

西遊記中的雞吃完米、狗舔完面、火燒斷鎖,哪個更快?

西遊記中的雞吃完米、狗舔完面、火燒斷鎖,哪個更快?

西遊記中的雞吃完米、狗舔完面、火燒斷鎖,哪個更快?

01


在《西遊記續集》第 9 集「祈雨鳳仙郡」中,鳳仙郡連年大旱,悟空應郡王所求,至凌霄寶殿找玉帝賜雨。


玉帝不允,因鳳仙郡王曾犯下三件罪過,玉帝於批香殿中立了米山讓一隻雞去啄、面山讓一隻狗去舔,懸一金鎖用一盞燈去燎鎖梃。


等雞吃完米,狗舔完面,火燒斷鎖,才可以下雨。


西遊記中的雞吃完米、狗舔完面、火燒斷鎖,哪個更快?

西遊記中的雞吃完米、狗舔完面、火燒斷鎖,哪個更快?

西遊記中的雞吃完米、狗舔完面、火燒斷鎖,哪個更快?


這引發了廣大網友的好奇心,大家紛紛圍觀問題


雞吃完米,狗舔完面,火燒斷鎖,哪個更快?


不少人抖機靈說贏家一定是狗,因為「舔狗,舔到最後一無所有」。


這麼說也有點道理…


02


這是不是有點隨意?


如果較真,經過精心計算,贏家應該是:


西遊記中的雞吃完米、狗舔完面、火燒斷鎖,哪個更快?

不是這隻,暫時借來用下

雄雞!

它花了近 140 萬年的時間,率先吃完米山,修得正果,化作混元金鳳,登三清天而去。


03


答案怎麼來的?

先來看看《西遊記》原文內容:


四天師即引行者至披香殿裡看時,見有一座米山,約有十丈高下;一座面山,約有二十丈高下。


米山邊有一隻拳大之雞,在那裡緊一嘴,慢一嘴,嗛那米吃。


面山邊有一隻金毛哈巴狗兒,在那裡長一舌,短一舌,餂那面吃。


左邊懸一座鐵架子,架上掛一把金鎖,約有一尺三四寸長短,鎖梃有指頭粗細,下面有一盞明燈,燈焰兒燎著那鎖梃。


行者不知其意,回頭問天師曰:「此何意也?」


天師道:「那廝觸犯了上天,玉帝立此三事,直等雞嗛了米盡,狗餂得面盡,燈焰燎斷鎖梃,那方才該下雨哩。」


米山:十丈,《西遊記》成書於明朝,當時一丈為現在 3.11 米,也就是 31.1 米。


面山:二十丈,也就是 62.2 米。


底面積可以通過安息角(自然傾斜角)來計算。


西遊記中的雞吃完米、狗舔完面、火燒斷鎖,哪個更快?

安息角示意圖


經查詢,大米安息角為 30°,麵粉安息角為 35°。


可得,大米自然堆積下,底部半徑為 31.1cot30°,麵粉自然底部半徑為 62.2cot35°。


又,大米的密度為 800kg/m³;

麵粉的密度為 520kg/m³。


可以計算得到:


大米重量為:

[800×31.1×π(31.1cot30°)^2]/3=75599866.182307kg


麵粉重量為:

[520×62.2×π(62.2cot35°)^2]/3=267269592.70118kg


04


於是,

不同品種的成年雞食量不同,通常蛋雞 100g 左右,肉雞 250g 左右,而圖上的應該是土公雞,150g 左右。


有朋友提醒,原著裡雞是拳大之雞。但是,雞很快就會長大,比起上百萬年的時間來說,成長的時間幾乎忽略不計,所以還是選的成年雞的食量。


則計算可得雞吃完大米的時間為:


75599866.182307×1000/150=503999107.9 天


折算為,1380819.47 年,近 140 萬年。


05


圖片上是中華田園犬,成年狗每天的食量大致是體重的 5% 左右,根據中華田園犬體重的均值 20kg 來計算,一天的食量為 1000g。(原文裡狗是舔面的,就不要糾結現實中,狗是否舔面的問題了)


則計算可得狗舔完麵粉的時間為:267269592.7 天。


折算為,732245.46 年,超過 73 萬年。


雖然圖片上是中華田園犬,但實際原著裡是哈巴狗。


原本以為哈巴狗是巴哥,但考究了一下,400 年前的哈巴狗應該是指京巴。

京巴有 4000 年曆史,一直是宮廷犬,可能巴哥本身就是京巴培養而來的。作為宮廷犬,出現在西遊記天宮,倒也合理了。

金色京巴,應該還是很漂亮的。


如果非得按照圖片上來,那麼大米和麵粉的堆積自然和圖片一樣,麵粉總重量比大米還低,


狗的食量比雞大很多,根本不用計算就能判斷狗會比雞先吃完。


但影視劇道具化,圖面上的自然比起原著更加的不合理。


那麼如果採納原著所用的哈巴狗,重量為 6 公斤左右,那麼一天食量為 300g。


計算可得,狗舔完麵粉的時間為:890898642.3 天。


折算為,2440818.2 年,超過 240 萬年。


京巴比起雞來說,慢了 100 萬年有餘,


所以,舔狗完敗。


06


再來看看金鎖燃燒問題。


火焰分為焰心、內焰和外焰,


燎,意思為大火燒,明顯就是用外焰火力全開。


西遊記中的雞吃完米、狗舔完面、火燒斷鎖,哪個更快?

分成火焰溫度


清朝以前,所用的油燈基本上是生物油,溫度絕對低於現代工業下的生物柴油。


根據生物柴油的分層溫度,外焰的溫度區間是:1031℃~1092℃。

(雖然古代生物油燈的條件不及生物柴油,但極限溫度還是可能達到 1092℃ 的)


而黃金的熔點是多少?


1064.43℃!


正好是外焰溫度區間的中間值。


也就是說油燈的溫度和黃金熔點相當。


如果根據圖片來(非得討論圖片上的情況,那就是跳出了《西遊記》的原文),外焰根本就沒有包裹鎖梃,即便融化了下部分,也永遠不可能融化上半部分。


所以,鎖永遠不會斷。


不妨放開一點,不侷限於圖,

再回到《西遊記》的原文,雖然鎖的大小有接近半米,但鎖梃只有一根指頭粗,燒斷鎖梃,任務就完成了。

而一根指頭粗的鎖梃,是完全能夠被「明燈」的火焰所包裹。


那麼明燈是有可能把鎖梃燎斷的?


當然不是。


因為處理數據的時候犯了一個錯誤,沒有注意到圖片裡面的溫度是 K,當成了 ℃。


這樣的話,外焰最高溫度只有 800℃ 出頭。


當然,古代也有可能用石油原油,原油的燃燒溫度可以達到 1100℃,超過了黃金的熔點。


考慮到黃金導熱、散熱,以及融化後熱量傳遞,完全超出計算範圍。


有精通熱力學和流體學的物理學、數學大牛,可以計算一下,如果用石油(猛火油),熔斷需要多長時間。


07


完敗的舔狗金色京巴:

西遊記中的雞吃完米、狗舔完面、火燒斷鎖,哪個更快?

雄雞花了近 140 萬年的時間,率先吃完米山。

西遊記中的雞吃完米、狗舔完面、火燒斷鎖,哪個更快?

修得正果,化作混元金鳳,登三清天而去。

西遊記中的雞吃完米、狗舔完面、火燒斷鎖,哪個更快?

至於人間,已過數億春秋。

來源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後臺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