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最後一名新冠肺炎患者是名老兵, 77歲的他兩次核酸皆為陰性達到出院標準

“武漢在院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清零了!”

楚天都市報4月26日訊(記者鄭晶晶 通訊員王敏 鞏瑜 )“武漢在院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清零了!”4月26日,武漢市肺科醫院最後一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丁爹爹第二次核酸結果為陰性,達到出院標準,成為武漢市在院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中,最後一位實現雙轉陰的患者,至此武漢在院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正式降至0。

最後一名新冠肺炎確診病人兩次核酸轉陰

26日下午1時,武漢市肺科醫院檢驗科,最後一名新冠肺炎確診病例77歲的丁爹爹,第二次核酸檢測結果正式出爐:陰性!

“太好了!”肺科醫院檢驗科主任任易告訴記者,看到這個結果,我們特別激動,有如釋重負的感覺。115天了,武漢終於迎來了這一天。所有醫務人員的努力、付出,終於有了結果。

肺科醫院新冠肺炎病區主任朱琦介紹,丁爹爹1月1日發病,在隔離點和另外一家醫院治療至3月10日後,症狀仍然沒有消失。3月10日,轉入武漢市肺科醫院後,針對他咳嗽咳痰的症狀,醫生給與了抗病毒藥物治療,並兩次採用康復患者的血漿進行治療。大約一週時間,丁爹爹新冠肺炎症狀消失。之後,醫生每隔三五天就會為他做一次核酸檢測,但十餘次檢測後,丁爹爹仍然持續陽性。

他是一名老兵,長時間不能出院,自己感覺給醫護人員帶來麻煩,所以有些焦躁情緒。經過醫護人員輪番開導,丁爹爹才慢慢恢復了往日的開朗。

4月25日、26日,連續兩次核酸檢測,結果皆為陰性,丁爹爹自己特別高興。醫護人員也如釋重負。至此,武漢市肺科醫院最後一名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到了出院條件。經武漢市衛健委核實確認,丁爹爹也成為全武漢最後一名達到出院標準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武漢市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清零了!

最後一批患者正陸續出院

“外面的空氣都是甜的!”“感謝國家救我一命。”26日上午10點30分,家住常碼頭的90歲老人劉爹爹出院。他告訴記者,自己確診時呼吸困難,來到肺科醫院進行了50天的治療後,現在完全康復。

“擁有健康的感覺真得很好!”劉爹爹感慨。

“謝謝醫護人員,他們太好了,提啥要求都滿足。”劉爹爹說,“兒孫滿堂,想兒孫們想得厲害!結束隔離,希望第一時間見到他們。”

和劉爹爹一起出院的還有一位同樣來自礄口區的68歲老人何婆婆。2月8日確診後,她先在外院接受治療,3月11日轉入肺科醫院。

這邊的醫生護士給與了很多關心,還幫她和病友們理髮。離別時何阿姨叮囑記者,一定要代她向肺科醫院的全體醫護人員以及前來支援的護士們表達感激。

中午12時,68歲的毛婆婆被護士送到出院患者集中點,走出大樓的那一刻,她激動不已,四處亂跑,護士趕緊攔住她,讓她緩一緩。因為她還需要去隔離點隔離14天,才能迴歸社會、家庭。

下午1時左右,31歲的柳先生走出病房。1月24日就發病的他,先在一家定點醫院住了9天,出院後,再次出現症狀,進入市中心醫院治療。3月20日,柳先生轉入武漢市肺科醫院。經過呼吸機、氧療等治療手段後,病情好轉。4月26日,柳先生達到出院標準。

“一個多月了,走出這個大樓感覺空氣都是甜的!”柳先生說,“感謝國家救我一命。”

下午2點30分,礄口區尚義社區連續住院超過3個月的張婆婆,如釋重負,高興地走出病房。她為武漢市肺科醫院的醫護人員伸出大拇指,幾十天裡,醫護人員如親人般照料她,讓她感動不已。

“我若不好好保重身體,對不住這些醫護人員,感謝國家給予我免費治療,我一定要健健康康的。”

26日,共有5名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出院。

生命奇蹟在這裡誕生

作為堅持到抗疫最後的醫院,武漢市肺科醫院自1月3日起就投入抗疫戰鬥,至今已有115天。作為首批定點醫院,該醫院先後收治新冠肺炎患者1000多例,其中大部分都是全市病情最重、最複雜的病人。

在抗疫最激烈的日子,這裡7臺最高生命支持儀器ECMO同啟,更是刷新了抗疫紀錄,來自全國的12名專家,在這裡成功啟動了全球最高生命支持VVAECMO。

這裡的ICU救治流程被列入國家第六版救治方案。這裡的重症攻克團隊ICU三劍客、重症護理團隊F4,經媒體報道後,感動全國。

此外,這裡還有忍著痠痛託舉患者氧氣面罩一個多小時的朱靜,鼻骨骨折不下火線的張美玲,有24小時忙碌在重症病房的護士長、全國抗疫先進個人鍾小鋒,更有左手抗疫右手防癆,抗疫同時保障3000多結核病人不斷藥的杜鵑主任等一大批感人至深的白衣天使。就連院內的綠化工人也在大疫面前,披甲上陣,參與醫療垃圾轉運上百天,被授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