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企復工復產直面三重風險

【精品能源內容,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煤企復工復產直面三重風險

最近,不少煤炭企業在全面復工復產的基礎上,進一步出臺舉措奮戰二季度,力爭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就當前疫情和經濟形勢看,復工復產不僅是煤炭企業自身發展的迫切需要,更是履行社會責任、展示政治擔當的具體體現。特殊年份交出特別答卷,有著特殊意義。

目前,大多數煤炭企業復工復產工作已基本完成,下一步關鍵是提高質量、控制風險。只有把握規律性,才能爭取主動性。

就當前形勢看,煤炭企業有三大風險,即安全風險、市場風險和疫情防控風險。安全風險始終是第一位的,應當看到,部分礦井受疫情影響,接續矛盾比較突出,影響了生產正規循環,必須引起高度警覺。受疫情及下游開工影響,有些企業的危化產品庫存居於高位,增加了風險管控難度。

在全面復工復產形勢下,煤炭企業潛在的市場風險與日俱增。國內外疫情防控和經濟形勢正在發生新的重大變化,經濟發展特別是產業鏈恢復面臨新的挑戰。受疫情影響,鋼材、焦炭、電力、水泥等下游產業銷售受阻、開工不足,煤炭需求明顯減少。國內煤礦復產速度偏快,進口煤炭集中通關,供應寬鬆呈現加劇態勢。供大於求導致價格下跌,要求煤炭企業產品降價的聲音已經開始出現。

目前,國外疫情加速蔓延,境外輸入壓力很大,且國內交通已經恢復,新增病例尚未清零。煤炭企業用人多、跨地區、跨行業,人員和產品流動性大,必須增強風險意識,嚴密防範輸入風險,慎終如始抓好疫情防控。

面臨的困難不可忽視,但也要堅定發展信心,看到有利因素。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國內經濟已經呈現復甦態勢,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

國家實施了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相對寬鬆的貨幣政策,各級政府也陸續出臺擴大投資、刺激消費、稅費減免等一系列惠企利企政策,特別是正在啟動的大規模新基建項目建設,將帶動煤炭、電力、鋼材等行業發展。通過“三去一降一補”,煤炭企業苦練內功,強化內部管理,綜合實力明顯增強,防風險能力大幅提升。這些正是應對挑戰的底氣和優勢。

復工復產覆信心,關鍵要把企業內部的事情做好。

安全是鞏固復工復產成效的基礎。針對一季度安全欠賬,必須不折不扣補上。特別是在二季度,煤礦重大災害防範必須跟上,“一通三防”、防治水、頂板、機電運輸等重要關節要盯緊盯住,切實把“重大災害可防可控”的理念融入到實際工作中。

“三違”不反,事故難免。要始終保持反“三違”的高壓態勢,教育職工遵章守紀,珍愛生命。復工復產必須聚焦效率效益,在開源節流上做足文章。

質量就是生命線。要堅持市場導向,“兩眼向內”繼續苦練內功,做到採場圍著市場轉,產品圍著價格轉,根據市場情況動態調整產品結構,實現企業綜合效益最大化。

復工復產還要遏制項目投資的衝動,防止掉入陷阱,出現新的債務。疫情面前,還要倒逼企業管理不斷創新,樹立互聯網思維,推行負面清單管理,簡化程序,精準服務,建立網上快捷綜合服務機制,最大限度調動基層的積極性、創造性。

只要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咬定年初制定的目標任務不動搖,把握企業發展的規律性,做好各類風險防控,埋頭苦幹,把防控疫情的極大熱情轉化為提升企業治理效能的實際舉措,煤炭企業就能在這場大考面前,交出一份亮麗答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