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十大功勞”,身上有倒刺,但全身是寶,若山中遇見採回家

今天無聊翻開李時珍《本草綱目》,無意中看到“十大功勞”。它可不是名頭,而是一種植物,十大功勞聽起來就令人難忘的字眼,“十大功勞”始載於《本草圖經》,因其“作用多而功效宏,藥用其葉”,故名“十大功勞葉”,又稱“功勞葉”。它究竟為人類做出什麼貢獻?它又何德何能擁有這麼響亮的名號。下面就來看下它有什麼過人之處。

這就是“十大功勞”,身上有倒刺,但全身是寶,若山中遇見採回家

“十大功勞”是小檗科十大功勞屬植物,又名刺黃柏、刺黃芩、土黃連、貓兒刺、西風竹等諸多別稱。多生於闊葉林、竹林、杉木林及混交林下、林緣,草坡,溪邊、路旁或灌叢中。分佈廣泛,在我國大部分地都有。其葉長圓形,上面深綠色,葉脈顯著,背面淡黃綠色,小葉無柄,基部一對小葉倒卵狀長圓形,總狀花序簇生,長5-6釐米,芽鱗卵狀披針形,苞片闊披針形,花亮黃色至硫黃色,外萼片卵形,花瓣長圓形,花柱極短,胚珠2枚。漿果倒卵形,藍黑色,微被白粉,3-5月開花,5-8月結果。葉形奇特、其中又有狹葉和寬葉之分。

這就是“十大功勞”,身上有倒刺,但全身是寶,若山中遇見採回家

十大功勞全株及根、莖、葉均可入藥,花性涼,味甘。根、莖性寒,味苦。果實有毒,不可未經處理直接食用。《本草再新》、《本草綱目》、均有記載,主要具有止咳化痰的功效,《中華本草》清熱解毒,咽喉腫痛、風火牙痛等作用。上圖是十萬功勞

這就是“十大功勞”,身上有倒刺,但全身是寶,若山中遇見採回家

有人說“十大功勞”與“枸骨”很容易混淆,其實它們不一樣,枸骨是冬青科植物,而十大功勞是小檗科。其實它們很好區分,十大功勞的葉子呈卵狀橢圓形或長卵形,先端漸尖有銳刺,邊緣兩側各具2-8個刺狀齒,齒尖向葉背彎曲。而枸骨葉矩圓狀方形,花序很小,邊緣捲曲,簇生於葉腋,先端有3個等大的硬尖刺,中間的刺向下反捲,葉基部葉又同樣的刺,中間可有1個尖刺,葉子硬呈革質狀。另外,兩者果實顏色差別更大,十大功勞果實生時綠色,熟後深藍色。

下圖為枸骨樹

這就是“十大功勞”,身上有倒刺,但全身是寶,若山中遇見採回家

十大功勞為常綠植物,葉形奇特、黃花似錦,典雅美觀。花,樸實無華,果,雍容華貴。這正是“十大功勞”的秉性和本色。因此又被常用來當作盆栽或園林綠化之用。在很多時候走在街道、公園或者住宅小區的花園裡都能看到十大功勞。其實它的名字由來並不是說它有多大的功勞,而是我們中國人凡事講求好意頭的習慣,便賦予它“十”這個象徵完滿的數字,因此而得“十大功勞”之名。

這就是“十大功勞”,身上有倒刺,但全身是寶,若山中遇見採回家

當聽到這個名字時,不由得讓我想起,曾經有一位捲起褲腿手握秧苗站在稻田裡的老人的畫面,他就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沒有人懷疑這個地地道道的農民模樣的人是當今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顯得是那麼的謙遜和偉岸,他的外表好像“十大功勞”花那樣樸素,而他的功勳又豈止“十大功勞”?當下新冠肺炎流行,另一位耄耋老人在當年抗擊SRAS之前誰也不知道他的名字,如今他的名字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他就是鍾南山先生,他的功勞,為社會為人民所做出的貢獻又豈是“十大功勞”樹能與之相比?

這就是“十大功勞”,身上有倒刺,但全身是寶,若山中遇見採回家

好了關於十大功勞就介紹到這了,你認識了嗎?若山中遇見採回家。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動動你的手指轉發,你的支持就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