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集採開標倒計時!最後衝刺,必看關鍵點

第二批集採開標倒計時!最後衝刺,必看關鍵點


第二批集採開標倒計時!最後衝刺,必看關鍵點

1月9日,國家醫療保障局召開醫療保障座談會。領導在會議中指出,全面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紮實做好醫療保障各項工作,為保障改善民生作出更大貢獻。

1月10日,國家醫療保障局召開會議,繼續貫徹領導精神,指出為大力推進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改革,打破利益藩籬,實現常態化運作,以此為突破口推動“三醫聯動”改革。


第二批集採開標倒計時!最後衝刺,必看關鍵點


醫療開年關鍵詞:常態化和突破口

以國家集採的常態化作為“三醫聯動”的突破口,簡而言之,中國醫改突破性進展將以國家集採為契機。而“常態化”體現在不定期,有開始但沒有終止,如果從歐美髮達國家醫藥模式看,國家集採就是中國特色的“專利懸崖”,通過國家有形之手,幫助醫藥行業塑性,使其符合醫改目標,解決“看病貴”,使患者具有獲得感。

國外,過專利期藥品均需要完成“專利懸崖”的使命。按照人民網消息,未來國家集採計劃將由國務院來制定政策,國家醫保局進行具體執行。目標是將醫院採購金額由高到低排下來的前160多個品種作為未來集採的重點,計劃再搞三年,再做5-6批。這應該只是起點,從三年計劃擴展到全部過專利品種才是根本。

1月10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評審中心發佈第二十五批和第二十六批參比製劑,共計353個參比製劑,加速推進一致性評價工作。這也意味著這些參比製劑都將有一致性評價品種,將參加集採,快則一年,慢則兩年,需要看一致性評價研究速度。對於原研藥企需要做好預估,一旦進入集採銷量將斷崖式下跌。對於一致性評價企業也需兩手準備,未進集採,自費模式如何啟動,而大部分企業為進集採摩拳擦掌,等待分享政策紅利。


第二批集採開標倒計時!最後衝刺,必看關鍵點

關鍵點一:策略層面,勢在必得

國家集採的常態成為趨勢,順勢而為,分享最後一波仿製藥政策紅利至關重要,進入國家集採將成為企業品種生死之戰。企業為進入集採使出洪荒之力。據相關數據顯示,波立維佔有近60%左右的市場份額,在4+7集採試點中落選後,集採擴圍不惜報出比信立泰更低的價格勝出,與4+7集採相比,降幅近20%。國內知名藥企海正藥業,在集採擴圍中,為必勝結果,兩款產品均報出最低價,瑞舒伐他汀鈣片(10mg)報價0.2元/片,相比較4+7試點項目中選價格0.78元/片,降幅高達74.31%,厄貝沙坦片(75mg)報價0.192元/片,相比較4+7試點項目中選價格0.20元/片,降幅達到5.02%。

如果未能進入集採目錄,只有兩個選擇,自費模式探索和再等三年。人生路漫漫,有幾個三年可以等,畢竟企業那麼多張嘴等著吃飯。

關鍵點二:技術層面,五重考量

本輪集採涉及33個品種,品規50個,其中雙品規17個。品種涉及23個外資廠家,其中部分產品無原研品在國內上市。涉及11個治療領域,其中抗感染15個品規,心血管11個品規,糖尿病4個品規。

1.流程梳理,找出政策差異

首先需要仔細研讀4+7、4+7擴圍的政策,不同的政策會產生不同的結果。尤其是本輪國家集採,有幾個關鍵點需要考慮:最高有效申報價、增加最高採購比例至80%、擴展采購週期至3年、增加最多入圍企業數量至6家。尤其值得關注,最高採購比例提升至80%,如果沒有入圍,活著的空間將進一步被壓縮至20%。

2.模擬增量,預估增量模型

根據前幾輪尤其是4+7城市入圍品種,在進入4+7後銷量變化趨勢,確定需增量年份與現有價格總量持平。


第二批集採開標倒計時!最後衝刺,必看關鍵點

3.成本核算,確定成本範圍

對於藥品實行精準的成本核算,根據研發費用、原料成本、生產成本、運營費用等綜合評估該產品的成本。如果報價低於該成本,也不應該放棄集採入圍,從多種途徑降低成本,實現利潤的增長。例如上一輪集採擴圍,部分企業採用直接減員的方式,還有部分企業運用線上多渠道營銷模式,降低營銷費用比例,從而獲得企業成本的控制。在中國低價藥時代,醫藥企業需要向汽車行業學習精益管理。

4.對手分析,找出博弈區間

這一輪對手分析將更加複雜,源於過評企業增加,入圍企業也增加,最多至6家。需要通過分析競爭對手生產工藝、可能成本、以及市場佔有狀況,模擬其預報價,找出雙方博弈空間。對於國內企業之間,企業規模、經營模式、原料供應相對透明,報價容易預估。對於外企尤其是原研藥企的報價,需要分析,從前幾輪來看,表現各異:

一部分,堅持價格防線,走高端自費路線,例如輝瑞,其阿託伐他汀鈣片和氨氯地平均未進入集採,那麼在自費的份額中輝瑞有信心殺出一條血路,既往其創造諸多奇蹟,這次我們也期待。

另一部分,積極參與,充分降價,適應中國國情。例如賽諾菲,其負責政府事務的領導在採訪時表示,“根據政府未來對帶量採購擴面的政策導向與有效實施,賽諾菲將謹慎評估業務模式。在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中,我們需要不斷評估,隨機應變,增強核心競爭力,積極創新,切實造福患者。”

5.模擬報價,給出最佳價格

模擬報價見功底,如何給出最佳價格,很難評估,尤其在入圍和價格之間很難抉擇。沒有最佳價格,只有最佳結果,如果能入圍就是最佳結果。很難評估2元和2.3元入圍之間誰的價格更好,這取決於成本,一個成本控制好的企業,即使2元有利可圖,成本控制差的企業,2.3元也可能虧本。

關鍵點3:攻堅層面,自費方案

相信無論3家企業入圍,還是6家企業入圍,入圍企業都是少數,大部分企業的選擇要麼自費,要麼集採品種的戰略性放棄。這一部分,我們相信跨國企業在不久將會殺出一條血路,可以打聽,也可以等待。


第二批集採開標倒計時!最後衝刺,必看關鍵點

從集採突破,醫保談判、DRG組合拳,藥到病除

這次官方文件,鮮明地指出將集採作為突破口,考慮集採帶來的獲益及對醫藥行業影響最大。醫保談判已經持續降低價格超過60%,臨床路徑224個(2019版)剛剛發佈,這一系列組合拳將持續鞏固醫改成果。

DRG付費推進加速,12月17日,國家醫療保障局DRG付費國家試點技術指導組在北京啟動DRG分組臨床論證工作,中華醫學會推薦的31個分會44名主委、副主委,29名常務委員、150餘名各專業委員和來自全國各地的醫療衛生行業專家參加。本週進一步形成臨床路徑依據,對19個學科有關病種的臨床路徑修訂,形成224個病種臨床路徑2019版,相信DRG第一輪啟動將為期不遠。

本輪集採將再次將中國醫改進一步推進,也標誌著中國仿製藥“專利懸崖”正式啟動。

來源:藥智網,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