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巧老師談寫作系列十:有種文章考場上自帶洋氣,你要不要寫起來


小巧老師談寫作系列十:有種文章考場上自帶洋氣,你要不要寫起來

在考場上,有一種作文自帶洋氣,它有氛圍感、意境感,還讓小作者自帶一種文藝青年的氣質。

它比樸實的記敘文優美,比說理的議論文生動,比格式化明顯的片段散文靈動,它一出現在閱卷老師眼前,就能以其畫面的美、意境的美、文學味的濃厚、思想性的深刻備受青睞。

它就是借物抒情或借景抒情的散文。

借物(景)抒情的散文在考場上絕對是能以氣質壓倒群雄的文體,但要駕馭好它也要頗下一番功夫。


小巧老師談寫作系列十:有種文章考場上自帶洋氣,你要不要寫起來

那麼駕馭借物(景)抒情的散文,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就讓小巧老師結合學生習作分析來告訴你吧!

  • 修改前習作
小巧老師談寫作系列十:有種文章考場上自帶洋氣,你要不要寫起來

小巧老師談寫作系列十:有種文章考場上自帶洋氣,你要不要寫起來

小巧老師談寫作系列十:有種文章考場上自帶洋氣,你要不要寫起來

一、借物(景)抒情的散文首先要有對物(景)的細緻刻畫

物(景)是情感抒發的載體,沒有對物(景)的細緻刻畫,所抒情感就無所依託,就是空穴來風。

像這篇“借雨抒情”的習作的第一版,對“雨”的細緻刻畫就遠遠不夠。


小巧老師談寫作系列十:有種文章考場上自帶洋氣,你要不要寫起來

文章中描寫雨的只有這一段文字,且其細膩程度遠遠不夠。看得出小作者想寫雨氣勢磅礴的一面和雨緩慢寧靜的一面,後文情感抒發也是從這兩方面發出的,可雨兩個方面的特點幾乎都是一筆帶過,這就讓後文情感上的大段大段抒發無所依託,文章就給人生硬、不自然的感覺,缺少水到渠成,讓作者產生共鳴的舒適感。


小巧老師談寫作系列十:有種文章考場上自帶洋氣,你要不要寫起來

小巧老師談寫作系列十:有種文章考場上自帶洋氣,你要不要寫起來

1、要講究一定的順序,從不同角度細緻刻畫

自己所見、所愛的物(景)如何呈現在未見、不一定愛它的讀者眼前,才能讓讀者有細緻的感知呢?要講究一定的順序,從不同角度去描寫它。這樣就能讓讀者跟著你的文字在眼前呈現出清晰的畫面,有序的場景。

  • 修改後習作
小巧老師談寫作系列十:有種文章考場上自帶洋氣,你要不要寫起來


小巧老師談寫作系列十:有種文章考場上自帶洋氣,你要不要寫起來

例文修改的第二個版本細緻描寫雨的時候就講究了順序和角度(見修改後習作紅色字部分):大的順序是時間順序,先寫大雨,再寫小雨;寫大雨時小作者是先按照“雨點、雨道、雨聲”的順序寫大雨的形態,聲音,又按“柳枝,花朵,人的手背”從高到低、從外到內的側面烘托雨的氣勢;寫小雨時先寫窗外,再寫屋簷下,先寫視覺,再寫聽覺,再寫幻覺。

這樣安排一定的順序從不同角度去寫,既可以讓自己所寫的文字多起來,又可以打造意境的美感,讓後文的情感抒發也能有所依託,水到渠成。


小巧老師談寫作系列十:有種文章考場上自帶洋氣,你要不要寫起來

2、要講究運用修辭,讓物(景)打上情感的烙印

借物(景)抒情的文章,最後要把物(景)與人的情感與人生聯繫起來,生髮出一些深刻的感悟。這就要求小作者在寫的時候已經

不露痕跡的賦予物(景)以人格化特徵,含蓄、靈動的把要抒發的情感伏筆鋪墊在景物描寫中,後文情感抒發才自然而然。

例文修改之後擬人、比喻、排比修辭比比皆是,“像流星般滑落”,“只留下了一圈圈擴張的漣漪,便再也看不見了”“唱起了刷刷的歌謠,在天地間扯出一道道亮白,前赴後繼的衝下來,又都沒了蹤影”這些語句在寫時不僅寫出雨生命的短暫,也賦予它盡情盡興沖刷的情味,“狂舞”“幾分肆意幾分奔放”“戰慄顫抖地悲壯”這些詞形容“雨中的柳樹、花朵”也都打上情感的烙印,既烘托雨的氣勢又賦予它們“酣暢不羈”的人性,寫小雨時也用排比、擬人的修辭賦予小雨以柔美從容的人的特性。

這樣就讓後文“人生就像雨:有起有落,有急有緩;急時要急得酣暢急得不羈,緩時要緩得柔美緩得從容。人生當如雨,享受每個階段的美好!”這樣的情感抒發順理成章,水到渠成。也能引起讀者情感上的共鳴。


小巧老師談寫作系列十:有種文章考場上自帶洋氣,你要不要寫起來

二、借物抒情的文章,所抒情感要貼合景物描寫,要有的放矢

情是從物(景)中而來的,必須與作者筆下的物(景)的特徵貼合,這樣物(景)與情才是水乳交融的,渾然一體的。否則就是錯縫對接,生拉硬拽。另外抒發感悟的句子屬於畫龍點睛之筆,即是點睛之筆。不可太長,要濃縮的精華。

細作修改前的第一版,抒發感悟文字有兩段:


小巧老師談寫作系列十:有種文章考場上自帶洋氣,你要不要寫起來

第一段與前面寫景相關,但表達不夠凝練。

第二段“每個人的心裡也下著一場雨。你急了,那雨也急,澆得你更加生氣;你安靜了,那雨也安靜,悄悄露出明媚的陽光,你開心了,那雨也開心,滴滴答答也是歡歌”這部分文字在前文並沒有通過寫景鋪墊暗示出來,所以就不恰當,不水到渠成。

所以修改時,把這段文字果斷刪除,把第一段文字變成凝練的表達。(人生感悟不可太長哦!)


小巧老師談寫作系列十:有種文章考場上自帶洋氣,你要不要寫起來

小巧老師談寫作系列十:有種文章考場上自帶洋氣,你要不要寫起來

三、要講究線索明晰,脈絡明晰

借物(景)抒情的散文,極易被有的同學寫出朦朧詩式、意識流式文章,這種文章雖有其獨到的藝術特色,但在考場作文中很吃虧,因為閱卷老師閱卷任務很大,沒時間細細品味,從你的朦朧裡讀懂你的情感,從你意識的漫遊裡感知你的感悟。

這就要求我們在考場上寫這種文體時要把寫物(景)的脈絡和情感脈絡都處理的明晰可感。

例文寫景脈絡前面講究順序那一點已經談過,這裡無需贅言。

情感脈絡,修改前第一版處理的比較複雜:恨雨——有點可愛——有點好感——好感澆滅——愛上春雨,雖有曲折有致之感,但“有點可愛”應在“有點好感”之後,情感邏輯上已經有點混亂了。

修改後:恨雨——有點可愛——雨中沉靜——愛上雨。這樣的情感線索符合邏輯且清晰可感。


小巧老師談寫作系列十:有種文章考場上自帶洋氣,你要不要寫起來


再以這篇習作為例談點關於所有文體寫作的知識

1、要學會在開頭抓人

例文修改後把原來的第二段“我曾經恨過雨”,放到了第一段,這樣在文章開頭就有奪人之勢,引人閱讀。

2、要學會引用

修改前文章只提到余光中的《聽聽那冷雨》,卻沒有對其中句子做摘引,這樣既使表達沒有說服力,也失去了藉助引用增添文學味的機會。

修改後,引用了文中“時而淋淋漓漓,時而淅淅瀝瀝,天潮潮地溼溼,即連在夢裡,也似乎把傘撐著……”,一下顯示了小作者讀書的廣博,語言積澱的豐厚,也大大增添了文章的文學味。

所以寫作中一定要學會適當借力!

怎麼樣,通過小巧老師結合學生習作的細緻分析,你對這種有氣質文體的寫法是否瞭解一二了呢?你要不要寫起來?

如果你對這樣的乾貨分享感興趣,歡迎關注我。後續還會繼續推出寫作知識分享哦!


往期回顧

小巧老師談寫作系列九:為什麼你家孩子寫不好作文,原因在這裡,

小巧老師談寫作系列八:一篇習作,教你指導孩子寫作的幾個技巧

小巧老師談寫作系列七:老師,《復聯》能寫進作文裡嗎

小巧老師談寫作系列六:中學生該學著讓自己的作文長大了

小巧老師談寫作系列十:有種文章考場上自帶洋氣,你要不要寫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