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開花”

貴州安龍縣有個順口溜,“篤山篤山,石頭連成山,道路好比上青天,十村千山石漠化,一年糧食吃半年!”這裡屬於“喀斯特地貌”與石漠化的深度結合區,被專家稱為“地球癌症”,過去只能種玉米,產量很低。一群來扶貧的年輕人在這裡奮鬥,讓石山開出美麗的花。

2016年,共青團貴州省委選派一批團幹部駐村扶貧,黃宗策到坡老村擔任第一書記。剛駐村時,黃宗策一心想通過互聯網的力量改變這個村子,所以和村幹部總是不能打成一片,面對說布依話的少數民族村民也無法交流,經常受到村幹部軟抵抗和貧困戶的為難。

按照以前的扶貧要求,駐村時間是一項“硬指標”。因為經常在外面聯繫電商平臺,黃宗策沒能天天在村裡,有人告狀,縣裡要免掉黃宗策的第一書記職務。就在要被召回的前一個週末,縣委書記深夜抽查,發現黃宗策仍在獨自加班,為村民的農產品設計包裝。通過縣紀委核查,取消了召回流程。

在黃宗策的努力下,原本收購價不到0.6元的小黃姜,在電商平臺上賣到4.9元。黃宗策任期結束時,村民們聯名挽留。他選擇留下,繼續扶貧。

黃宗策通過“春暉行動”(共青團貴州省委發起的一項大型社會公益活動,旨在感召在外的遊子反哺家鄉——記者注)發動了31名春暉使者來到坡老村幫扶,最後只有錢薇竹一人將企業辦到了坡老村。她是一名80後女生,每天穿行於懸崖山路,探索石栽石斛技術。開始,專家認定這裡不可能種活石斛,但錢薇竹帶著團隊最後成功了,石斛的經濟附加值遠遠超過其他農作物。其中的艱辛,曾讓她多次落淚。後來,村民們送給她一個親暱的稱呼——“鐵姑娘”。

11名大學生春暉使者組建了“青年突擊隊”“產業團支部”,帶領一支128人的貧困戶隊伍,認真種石斛。儘管條件艱苦,但兩年來沒有一名隊員離開。從產品設計包裝,到設計區塊鏈溯源系統、大數據DSP精準營銷系統等,讓鐵皮石斛產業鏈形成閉環。

向石要地,借石生金,喀斯特石山變成致富路上的“金山銀山”,開滿了美麗的石斛花。目前,坡老村種植鐵皮石斛約2000畝。2019年,坡老村脫貧工作成功實現“清零”。貧困戶人均總收入從過去的不到1000元,增加到11287元。

在貴州扶貧點走訪中,經常聽到兩個高頻詞:“很惱火”和“很好了”,“很惱火”代表著過去,“很好了”代表著現在勢頭和未來的潛力。從“很惱火”到“很好了”,一線青年幹部正用自己的“辛苦指數”換來群眾的“幸福指數”。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雨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