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老舊小區改造規模翻一倍 北京要求引入物業管理才可改造

各位粉絲:

“老破小”是不少粉絲,尤其是中心城區居民對自己生活的一些老樓形象的比喻,確實,城區裡有很多樓齡已達三四十年甚至更高的老樓,戶型小,又沒有保溫系統,冬天冷夏天熱。

從2012年開始,北京啟動了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針對年代已久的老舊小區進行抗震加固改造,加裝保溫層,提升小區環境、合理設置並增加停車位,近幾年還實施了部分老樓加裝電梯。

今年老舊小區改造規模翻一倍 北京要求引入物業管理才可改造

不過,仍然有數量不小的老舊小區目前尚未改造。這些小區的居民也熱切的盼望著能儘快改造。


一、

前天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傳出好消息,會議確定加大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力度,推動惠民生擴內需。

會議明確要求,今年各地計劃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個,涉及居民近700萬戶,比去年增加一倍,重點是2000年底前建成的住宅區。

各地要統籌負責,按照居民意願,重點改造完善小區配套和市政基礎設施,提升社區養老、托育、醫療等公共服務水平。建立政府與居民、社會力量合理共擔改造資金的機制,中央財政給予補助,地方政府專項債給予傾斜,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改造運營。

老舊小區不但符合群眾改善居住條件的迫切願望,而且也可以有效發揮帶動投資、增加就業、擴大內需、帶動消費的作用。要知道,老舊小區的改造除了本身之外,還可以拉動下游很多的建材行業。

今年老舊小區的改造規模將擴大一倍,這對於正在期盼改造的老舊小區居民來說有了盼頭。那麼今年的北京的老舊小區改造數量會增加嗎?

目前,北京還有2700餘個老舊小區。2017年,北京啟動了新一輪老舊小區綜合整治試點,老舊小區綜合整治也納入了北京市重點工程。

近兩年,北京每年都會確認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項目,而且並不是一年才一次計劃,而是隻要是改造條件成熟了,就確認一批。比如去年就確認了兩批項目,一共133個小區。

可以肯定的是,今年北京將加大老舊小區綜合整治的力度,目前,已經制定了《2020年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工作方案》、《北京市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工作手冊》,初步確定了2020年第一批申報項目。

預計不久之後,項目的名單就會公佈,大家就能看到了。

而且,今年北京還準備在全面開展老舊小區摸底調查的基礎上,基本建成老舊小區數據庫,形成動態的整治項目庫,成熟一批就確認一批。


二、

老舊小區納入整治的標準是什麼?哪些小區是否可以納入?

是這樣的,根據北京市《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工作方案(2018-2020年)》,優先實施整治的小區包括:1990年以前建成、尚未完成抗震節能改造的小區,1990年以後建成、住宅樓房性能或節能效果未達到民用建築節能標準50%的小區,以及經鑑定部分住宅樓房已成為危房且沒有責任單位承擔改造工作的小區。

老舊小區整治主要會幹些什麼?小區和房子居住的品質會如何提升?

老舊小區綜合整治主要實施“六治七補三規範”。

六治是:治危房、治違法建設、治開牆打洞、治群租、治地下空間違規使用、治亂搭架空線。這都是提升小區品質,讓大家居住更安全的措施。

七補是:補抗震節能、補市政基礎設施、補居民上下樓設施、補停車設施、補社區綜合服務設施、補小區治理體系、補小區信息化應用能力。這其中很多都是方便居民,提升大家生活舒適度的,比如給房子加裝保溫層、更換保溫窗、老樓加裝電梯等。

三規範是:規範小區自治管理、規範物業管理、規範地下空間利用。

老舊小區綜合整治的具體內容採用菜單式,分為基礎類和自選類。

基礎類是必須改造整治的內容,自選類是在已實施基礎類改造整治的前提下,根據居民意願確定的改造內容。

今年老舊小區改造規模翻一倍 北京要求引入物業管理才可改造


三、

目前大部分老舊小區都沒有專業化的物業管理,很多連物業公司都沒有。小區內設備設施老化、環境較差。

《北京市物業管理條例》下月就正式實施了。因此,配合著《條例》的實施,老舊小區整治後對於物業管理的加強,也將成為整治的一個重要方面。會將老舊小區改造與同步引入物業統籌考慮。

在實施過程中,會將引入物業管理作為整治工作的前置條件,居民同意物業服務標準、收費標準,並簽訂物業服務協議的,綜合整治項目才可以實施。

老舊小區情況不一,基礎條件不一樣,所以在實施中也會因地制宜,可以採取自我管理或委託物業服務企業、專業單位和其他物業管理人等多種形式開展。

很多老舊小區沒有住宅專項維修資金,小區的公共設備和共有設施老化、壞了沒法維護和修理,這也是不少老舊小區髒亂差的重要原因。

在今後的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完成後,將同步建立住宅專項維修資金。

而且,各街道、鄉鎮還要建立應急服務機制,一旦出現小區失管等突發狀況,要提供供水、垃圾清運、電梯運行等維持業主基本生活服務事項的應急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