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錦衣衛,電影裡武功高強的他,在歷史上只是一個文人

看過電影《繡春刀》的人,一定對電影中的那個沈煉記憶猶新。一身帥氣的飛魚服,一把令人害怕的繡春刀,可以說是一個塑造的相當成功的武俠人物。言歸正傳,電影終究是電影,迴歸歷史本身,我們看一看歷史中的沈煉是什麼樣的。首先歷史中的沈煉並不是一個可以飛簷走壁,武藝高強的錦衣衛,但他確實是一個錦衣衛,只不過是一個文職幹部,而且他是嘉靖年間的人,並沒有與魏忠賢有過交集,更不必說經歷薩爾滸之戰了。

同樣是錦衣衛,電影裡武功高強的他,在歷史上只是一個文人

沈煉

沈煉是浙江人士,從小就是一個好學生。他的寫作脫離了前人的桎梏,自成一個體系。很多當時的文豪看了他的文章都很驚奇,認為他是一個奇才。而且他還很會考試,在30出頭的時候就已經是進士了。要知道他可是在文風很盛的南方,當時考試分南北,北方競爭小,而南方競爭很大,能在考試中出頭的都不是一般人。這與電影中那個身手敏捷的沈煉可以說是有很大的不同,但二者的心性方面卻是極其類似,一樣的俠肝義膽,一樣的不懼強權。但這樣一個文士怎麼就成為了錦衣衛了呢?這事還要慢慢說起。

同樣是錦衣衛,電影裡武功高強的他,在歷史上只是一個文人

飛魚服

沈煉在成為進士不久之後,就被任命為溧陽的知縣。所謂新官上任一把火,況且還是自己第一次接觸政事,沈煉當然是想著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所以他兢兢業業,很努力的踐行者為生民立命的理想抱負。他這個人當然也很有能力,任職期間為人民辦了很多好事。但他為人太過於剛直清廉,所以他與御史發生了衝突。御史記恨他,就對上面的領導說這個人辦事能力太差,當不了這裡的官員,還是把他調走吧。於是,沈煉乾的好好的就被調走了。所幸還是知縣,並沒有因此而降級。

同樣是錦衣衛,電影裡武功高強的他,在歷史上只是一個文人

苗刀

這一次,沈煉被調到了荏平當知縣。沈煉或許也沒有覺察到自己為啥被這麼快就被調走了,到了荏平還是乾的好好的,同樣的勤政為民,同樣的為人民辦了很多實事。可這樣一來,他就斷了全縣官吏和上級的財路,大家都沒法從老百姓身上搜刮錢財了,這怎麼行。而且沈煉還油鹽不進,不好拉他下水,時間一長,搞得大家都很難受。於是,這些人又聯合在一起,告了沈煉一狀,沈煉當然又被調走了。這一次他是到清豐當縣令。這時沈煉才有所醒悟,自己這樣頻繁的調動,明顯是有人搞自己嘛。可是怎麼辦呢?

同樣是錦衣衛,電影裡武功高強的他,在歷史上只是一個文人

明軍

這時有人提點沈煉,讓他以後不要老和上級對著幹,要給上級發財的機會,別一心向著老百姓,否則你去哪都幹不長。沈煉心裡明白,可是他就是做不到啊。你讓他為五斗米折腰,還不如讓他採菊東籬下呢。他一氣之下,決定我惰政總行了吧,不去拍領導馬屁,躲著還不行嗎?於是他和一堆愛好文學的朋友組成了一個學社,每天都沉浸在文學的海洋中。可沈煉閒不住,抽空還是把縣裡治理得好好的。所以,他還是避免不了被調動的命運。可是這一次他被坑慘了,他被調到了錦衣衛。

同樣是錦衣衛,電影裡武功高強的他,在歷史上只是一個文人

神機營

當時錦衣衛最大的頭子是陸炳,這個人對於自己麾下能有一個文人感到很高興,沈煉很快得到重用。彼時明朝首輔是嚴嵩,權傾朝野,其子嚴世蕃受到他人各種追捧。陸炳在參加嚴世蕃的宴會時帶著沈煉,結果沈煉因為嚴世蕃的挖苦拂袖而去,不願意同這些蠅營狗苟之輩一起喝酒。這下讓嚴世蕃對他暗生仇恨。而且在嘉靖二十九年,蒙古人入邊,嚴嵩一力主守,不願意出兵抗擊,但沈煉卻上書應該犒賞三軍與蒙古人決戰。嘉靖皇帝聽從了沈煉的意見,最終打敗了入侵者。這樣沈煉又得罪了嚴嵩。

同樣是錦衣衛,電影裡武功高強的他,在歷史上只是一個文人

嚴嵩

沈煉最終被孤立起來了。陸炳認為他得罪了嚴嵩,朝臣也不敢和他接觸。國家的邊境不斷受到侵擾,嚴嵩卻把持朝政,不願意出兵抗擊。沈煉每天憂心國事,又得不到發洩,就整天飲酒,在一次喝醉之後寫下了嚴嵩的十大罪狀,上呈給了皇帝。結果卻遭到貶斥,發配邊關。沈煉在邊關依舊不願意放棄自己的抱負,他積極教化人民,聚集百姓抗擊蒙古人,受到人民愛戴。嚴嵩父子得知後決定除掉沈煉,在一次審理白蓮教案時,將罪名安在了沈煉身上,最終害死了沈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