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賦大家、風流才子——司馬相如

提起漢賦大家,我們肯定能想到的一個人,就是司馬相如。

司馬相如是漢賦的奠基人。

班固、劉勰稱相如為“辭宗”林文軒、王應麟、王世貞等學者稱相如為“賦聖”。

魯迅對其評價是“武帝時文人,賦莫若司馬相如,文莫若司馬遷。

同時代的司馬遷對司馬相如也是推崇備至的,縱觀《史記》,專為文學家立的傳只有兩篇:一篇是《屈原賈生列傳》(屈原-戰國時期楚國文學家,楚辭開創者。賈誼-西漢文學家,代表作《過秦論》《吊屈原賦》),另一篇就是《司馬相如列傳》,並且在《司馬相如列傳》中,司馬遷全文收錄了他的三篇賦、四篇散文,以致《司馬相如列傳》的篇幅大約相當於《屈原賈生列傳》的六倍。

司馬相如成為漢賦大家的過程,可大致分成兩個時期。

漢賦大家、風流才子——司馬相如

司馬相如劇照

第一個時期--梁王幕僚,瀟灑快意

早期司馬相如的人生軌跡簡單歸納一下就是,蜀中教書先生—漢景帝的武騎常侍——梁王幕僚

這其間,只有做梁王幕僚時是相如最縱情肆意的日子,梁王與他父親漢景帝不同,他喜歡辭賦,府裡也有鄒陽、枚乘、莊忌等辭賦家,相如小哥在梁王府可謂是盡展其才,又有一班文人知己,騷人墨客、琴書雅集,詩酒逍遙,好不快哉。就在此時他為梁王寫了那篇讓他揚名一時的《子虛賦》

可惜隨著梁王的早逝,梁王門下的文人雅士們也就曲終人散,各覓前程,相如小哥這次很無奈的被動失業了(有別與前兩次的主動離職)。

第二個時期---武帝賞識,功成名就

漢賦大家、風流才子——司馬相如

司馬相如劇照

漢武帝即位,好辭賦,司馬相如當年一篇《子虛賦》被武帝大加推崇,招至京城,從此仕途順達。下面歷數一下司馬相如這一時期的著名作品。

  • 漢賦類:《天子游獵賦》、《大人賦》、《長門賦》、《美人賦》、《哀秦二世賦》6篇,另有《梨賦》、《魚葅賦》、《梓山賦》相如經常借賦對皇帝加以勸諫,劉徹通常都會採納他的建議。相如還曾經向劉徹獻賦,哀悼秦二世行事的過失,以勸誡劉徹。
  • 散文類:《諭巴蜀檄》、《難蜀父老》、《諫獵疏》、《封禪文》。其中《諭巴蜀檄》和《難蜀父老》對安撫巴蜀百姓,說服少數民族與漢廷合作,用和平的方式開通西南夷,為開發西南邊疆作出了貢獻。(這也是司馬相如仕途的頂峰)

雖然後來有人彈劾司馬相如收受賄賂,但武帝愛其才,免官不久就重新啟用。

而讓司馬相如留下風流才子之名的,莫過於他和卓文君的愛情故事。

漢賦大家、風流才子——司馬相如

司馬相如彈奏名曲《鳳求凰》

話說梁王去世,司馬相如被動失業,回到成都老家,父母已逝,無依無靠之下就去投奔了在臨邛的好友,臨邛縣縣令——王吉。也正是在王吉的一番幫忙操作下,相如才有了和文君相識的機會。

在臨邛富商卓王孫的宴席上,司馬相如一曲《鳳求凰》,拐跑了家主孀居在家的女兒卓文君的芳心,引得文君為了他甘冒天下禮教不容,與其私奔。

這就是話本上的經典故事《琴挑文君》和《文君夜奔》的故事源頭了。很多人只知道故事的開頭,以為是個浪漫的才子佳人的戲碼,其實,真實的生活往往比戲劇更精彩。

漢賦大家、風流才子——司馬相如

鳳求凰

文君與相如私奔,玫瑰是有了,可麵包還短缺呀。

相如老家可以用四字形容——家徒四壁,相如一介文人,又不事生產,沒啥經濟來源,而文君倉促夜奔,也沒帶什麼銀錢,只能靠典當釵環首飾維持生計。最後能典當的東西差不多都典當了,文君提議不如再回臨邛向親人朋友尋求幫助(是想向父親求助)。由此也可見文君對相如是死心塌地的嫁雞隨雞了。

兩人再次返回臨邛,相如的家產也僅剩下一車一馬,一琴一劍了,到了臨邛,探聽卓家消息,才知卓王孫已放出狠話,同文君斷絕父女關係。無奈,相如干脆把車馬賣了籌來本金,同文君在街邊開起了一間酒肆,文君當壚賣酒,相如就做個夥計招呼酒客。

這件事又一次引起了當地不小的轟動(兩人名聲太大),卓王孫被女兒女婿(承不承認都是女婿了)的一通操作弄得顏面大失,給兩人送去了家童百名,錢百萬緡,以及文君的衣物嫁妝。相如也知趣,立刻關閉酒肆,帶著文君,錢財,僕役一併回了成都(應該也是應了卓王孫的要求,不給他繼續丟臉添堵)。

不用為生計奔波發愁,文君相如每日詩酒相和,琴曲逍遙,倒是一對神仙眷侶,據說相如素愛飲酒,文君經常用宅中一口井水為相如釀酒,井水甘洌,釀出的酒極好,後人就稱這口井為“文君井”。

按說看到這裡,大家應該覺得文君相如是苦盡甘來,要常常久久地幸福了,其實不然

漢賦大家、風流才子——司馬相如

文君與相如劇照


武帝即位,相如被招致京城做官,從此一路仕途順達,文君留在成都,兩人魚雁傳書,初時還濃情蜜意,但時間一長,官場春分得意的相如,也犯了很多文人才子的通病。

大概文人多情,才子好色,總之就是,司馬相如看上了一位茂陵女子,竟然產生了棄妻納妾之意。但是好在他還沒忘記文君對他的付出,與他受過的苦,良知讓他難以啟齒,就很委婉地給文君送出了一封十三字的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

才思敏捷的卓文君讀後,立即淚流滿面,一行數字中唯獨少了個“億”字,無“億”豈不是表示夫君對自己“無意”嗎?原來司馬相如有離異之心了。想到為他捨棄家族榮譽,悖逆父親,不顧天下人議論恥笑,如今卻要落得如此結局嗎。

文君傷心欲絕,但理智和學識讓她強逼自己冷靜下來。她既沒有裝糊塗看不懂,也沒有一哭二鬧三上吊。而是依照司馬相如來書的13個字數,挨次鑲嵌進她的一封回書裡:

 

一別之後,二地相思。只說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七絃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曲連環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繫念,萬般無奈把君怨。

萬語千言道不盡,百無聊賴十倚欄。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秉燭燒香問蒼天。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榴似火紅,偏遭陣陣冷雨澆花端。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意亂。急匆匆,三月桃花隨水轉;飄零零,二月風箏線兒斷。郎呀郎,恨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為男。

漢賦大家、風流才子——司馬相如

想了想還是心有不甘,又附一首詩

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

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悽悽復悽悽,嫁娶不須啼。

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前一首《怨郎詩》字字是思,句句是念,可見她對司馬相如的一往情深,而後一首《白頭吟》則保持了自己獨立的人格和尊嚴。

沒有了愛,女人也還是要活下去;但如果不要尊嚴地活著,死纏亂打地求負心人不要拋棄自己,那樣活著比選擇離開更痛苦。

文君的回信不僅讓相如驚異於妻子的文采,更讓他看到了文君的氣度和精神境界。文君若是男兒,絕對不會遜色於他司馬相如分毫。

他能得這樣一位才貌雙全,又痴心一片的女子為妻,卻昏了頭想休棄。這讓相如當頭棒喝,羞愧難當,從此再也不提休妻娶妾之事。與文君“一生一世一雙人”

司馬相如能及時醒悟,認識到文君的可貴,沒有最終站在渣男的隊伍裡,這也說明相如會犯錯,但良知和道德沒丟,風流才子的稱號也是實至名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