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榮昌唱好成渝“雙城記”,贏得新華社等多家媒體點贊!

重慶榮昌唱好成渝“雙城記”,贏得新華社等多家媒體點贊!

榮昌

近日,正在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要增長極的榮昌贏得了新華社的肯定。在一篇題為《從“不東不西”到“左右逢源”——“渝西門戶”榮昌變身記》文章裡寫到,素有“渝西門戶”之稱的榮昌,已從重慶、成都中間地帶的“產業塌陷區”變身為投資熱土,成為重慶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也見證著成渝從“背向發展”到“相向發展”的滄桑鉅變。

關於近年來榮昌的崛起,有一組數據很能說明問題。2016年榮昌經濟總量僅368.12億元,到2019年這一數據已達652.54億元,增幅高達77.3%,連續三年實現每年跨越一個百億臺階,全市排名也由第18位上升到第16位;2016年榮昌簽約投資項目270個、合同金額310億元,到2019年簽約投資項目345個,合同金額1269億元。尤其是2019年,榮昌的經濟增長率、工業招商項目落地轉化率等多項重要經濟指標獲得全市第一。

不僅如此,過去三年裡,榮昌提出的“三件大事”——國家高新區、國家貨運機場、國家生豬大數據中心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重慶榮昌唱好成渝“雙城記”,贏得新華社等多家媒體點贊!

榮昌高新區的一家生物製品有限公司

2018年2月28日,國務院同意榮昌高新區升級為國家高新區,成為中國首個也是迄今唯一個農牧特色國家高新區。截至目前,榮昌高新技術企業達到78家,比2016年增加了41家,培育工作取得新成效。

目前,榮昌高新區加快規劃建設面積擴展到50平方公里,重新編制高新區區域規劃、產業佈局,力爭3年內市級科技型企業突破1000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突破300家,產值突破1500億元。科技部領導去年專程到榮昌高新區考察並作出評價:“比想象的還要好”。

2019年2月,榮昌以國家生豬大數據中心落戶為契機,推動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積極融入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同時,榮昌依託生豬大數據中心建設生豬期貨交易市場,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畜牧科技創新中心,融入一區多園的中國西部科學城。

重慶榮昌唱好成渝“雙城記”,贏得新華社等多家媒體點贊!

網傳榮昌貨運機場區位示意圖

貨運機場方面。2019年1月,榮昌貨運機場先後納入西部大開發重大項目,以及中新互聯互通12個重點項目統籌推進。7月,《重慶榮昌貨運機場選址報告》通過了中國民用航空局直屬中國民航工程諮詢有限公司組織的專家評審。今年1月,李克強總理又對榮昌貨運機場作出重要批示。4月,榮昌貨運機場建設寫入市委五屆八次全會決定。

今年4月17日召開的榮昌區第十四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為榮昌未來發展描繪出藍圖:榮昌將構建主城區、高新區、臨空產業區三大區域格局,編制“雙城經濟圈橋頭堡規劃”,建設100平方公里、100萬人口產城融合產城融合城市,和50平方公里航空物流園區,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要增長極。

那麼榮昌過去幾年究竟做對了什麼,才使其經濟發展質量穩步提升?而它的這些成功經驗,對於當前正積極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區縣來說,有哪些可借鑑之處?在筆者看來,榮昌過去幾年取得成績,與其找準定位,發揮自身優勢,積極融入成渝地區發展,有著直接關係。

梳理榮昌的崛起之路,2016年是一個不能忽略的時間節點。這一年的四月,國務院印發的《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提出,加快推動核心城市功能沿軸帶疏解,輻射帶動資陽、遂寧、內江、永川、大足、榮昌、潼南、銅梁、璧山等沿線城市加快發展,打造支撐成渝城市群發展的“脊樑”。

重慶榮昌唱好成渝“雙城記”,贏得新華社等多家媒體點贊!

這讓榮昌意識到,隨著重慶、成都兩大核心城市由“背向發展”轉向為“相向發展”,產業、人口及各類要素將加快向城市群腹地匯聚,這將徹底扭轉榮昌的區位劣勢。而榮昌也將因此迎來一個重大的歷史機遇。

為了抓住這個歷史機遇,榮昌開始以更高視野更高格局謀劃經濟社會發展,更加註重“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2016年12月召開的榮昌區第十四次黨代會,首次提出打造成渝城市群新興戰略支點。

在黨代會報告上,榮昌區委主要領導用國內已有先例論證了這一總體目標:區域發展好的地方,往往存在“雙子塔”現象,例如廣州與深圳、上海與蘇州。而在“雙子塔”之間,都會有新興崛起的城市,例如廣州與深圳之間的東莞、蘇州與上海之間的崑山。無一例外,隨著成渝城市群加快推進發展,在其進擊世界級城市群的過程中,重慶、成都這兩座國家中心城市之間必會崛起新興城市。顯然,位居成渝“黃金分割線”上的榮昌,具備成為戰略支點的先天地理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也就是在本次會議上,榮昌確定了建設國家高新區、國家貨運機場、國家生豬大數據中心“三件大事”,以此作為其建設成渝城市群新興戰略支點的重要支撐。

估計有人會問,榮昌為什麼會確立“三件大事”,或者說,榮昌確立“三件大事”的出發點是什麼?筆者認為,這恰好反映出榮昌找準定位、發揮自身優勢主動服務城市群發展的特性。

比如,榮昌建設國家高新區,既是更好地賦能夏布、製陶、摺扇等傳統產業,也是為了向外界傳遞其圍繞著川渝支柱產業“補鏈成群”,更好地服務成渝地區發展的雄心。

而榮昌規劃建設國家貨運機場,則是瞄準中國西部地區貨運機場存在的空白,推動成渝地區深度融入全球產業分工體系、全球資源配置體系。需要說明的是,榮昌在規劃中重慶第二樞紐機場空域的西部邊沿和成都天府機場空域的東部邊沿。因此,在此修建大型貨運樞紐機場,兩大機場的空域都不受影響。如再靠東,不僅會影響第二樞紐機場的規劃建設,還會無法照顧到四川的需要,勢必會造成臨省重複規劃貨運機場。

至於榮昌建設國家生豬大數據中心,一是為了更好地挖掘榮昌豬的價值。眾所周知,榮昌豬享譽世界,是國際公認的寶貴豬種資源。在全國地方豬品牌價值榜單上,榮昌豬以身價27億元位居榜首。而重慶的榮昌區因此馳名,這裡全國生豬市場份額超過10%,生豬行銷全國。榮昌通過建設國家生豬大數據中心,將牢牢樹立“中國生豬看榮昌”的行業效應。

二是為了響應十九大提出“推動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的號召,以及落實重慶大力實施的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與此同時,在川渝持續深化合作的大背景下,過去三年裡,榮昌與毗鄰的內江、瀘州、隆昌、資陽、大足、永川、潼南等區(市)縣簽訂了一系列區域合作協議,並於2017年11月舉辦了渝西川東經濟社會發展協作會,有力地推動區域間深入合作和融合發展。

比協議更有效的是行動。據媒體報道,幾年來,榮昌主動打破行政壁壘,積極服務川渝兩地發展,充分用好川渝兩地資源,有效破解了諸多制約發展的難題。比如,去年7月,由榮昌與瀘州共同打造首個內陸“無水港”——“中國四川港務·榮昌無水港”正式投入運營,平均物流成本降低了50元/噸。

今年1月3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作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大戰略部署。榮昌審時度勢,提出了打造成渝地區重要增長極這一目標。從“新興戰略支點”到“重要增長極”,背後折射出來的是,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榮昌爭取有更大作為和擔當。

圍繞著新的目標定位,榮昌一是加快推進“三件大事”。比如,國家貨運機場方面。按照榮昌區委書記曹清堯的說法,貨運機場爭取納入國家規劃,並作為重大“新基建”項目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規劃,儘快啟動建設。推進基地航空公司入駐,爭取將中國郵政速遞作為主基地航空公司入駐機場。開展空域論證研究和選址報告審查上報工作,通過審查後立即與空軍簽署軍地協議,啟動預可研編制工作,開展場址保護工作,進一步更新完善機場選址相關硬件設施設備。

而國家生豬大數據中心項目,也於今年4月3日開工新建。公開資料顯示,該項目總投資達3.3億元,是國家第一個單品農牧產品大數據中心,將聯動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生豬產業創新中心等一批重大國家項目。

重慶榮昌唱好成渝“雙城記”,贏得新華社等多家媒體點贊!

唯美陶瓷榮昌生產基地的自動化生產車間內 來源:新華網

二是做大做強“3+1”主導產業集群,打造高端陶瓷、新型材料、電子電路板、生物醫藥、生豬大數據“五個雙百億”產業和裝備製造、特色農業、文化體育、食品、服裝“五個百億”產業。

三是健全完善覆蓋“公、鐵、水、空”的多維度、立體式、全方位的物流體系,成為川渝邊界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積極爭取“四橫兩縱一環一支線”鐵路大通道、“一環十射兩聯絡”高速公路網絡、主城至榮昌至瀘州至內江的軌道交通納入國家和重慶市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相關規劃。

四是加強與毗鄰地區的合作。疫情期間,榮昌與瀘州等地,圍繞著產業協同、基礎設施、生態環境等簽署了一攬子合作協議,打造雙城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尤其是,榮昌、瀘州、內江三方表示,將充分發揮瀘州港、內江鐵路樞紐和重慶榮昌貨運機場建成後的優勢,在雙城經濟圈中部打造對外開放國際物流“金三角”。

此外,榮昌還加快推進瀘內榮永高新區產業聯盟。根據計劃,疫情結束後,四個市區將聯合爭取科技部設立產業投資基金,形成“1+2+4+N”(科技部+四川省、重慶市+瀘內榮永+其他)國家高新區協同發展戰略,攜手打造區域產業集群和創新創業生態。

本文由重慶馬路社(ID:cqmalushe)原創,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