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庫幫:走東口通外蒙,大境門下寫傳奇

張庫幫:走東口通外蒙,大境門下寫傳奇

  

  

在河北商史上,能稱得上"幫"的有3個:一是"老呔幫";二是"走東口"到外蒙經營的"張庫幫";三是"冀中幫"。這三大幫構成了"冀商"的主體。在冀商開發東北、溝通外蒙、惠濟京津、物流天下的四大貢獻中,溝通外蒙最主要的是張庫幫。

張庫幫是個統稱或泛稱,其中還可以細分,而且歷史上也分的很清楚,差異很大。這裡面有被人們稱為"老西子"的皇封御賜的八大皇商"山西幫",有拿著國家俸祿的旗人組成的"京幫",有聯手經營的束鹿、深州、饒陽、辛集、南宮等地人組成的"直隸幫",還有小本經營的蔚縣、陽原、懷安、萬全、涿鹿的"本地幫"。張庫幫的經商活動被稱作"走東口",此說源於晉商。晉商做生意分為走西口和走東口,西口就是殺虎口,而東口就是張家口,從這裡經張庫大道到蒙古高原和俄羅斯。還有一種說法叫"跑草地",張庫大道所經之處,除了大戈壁就是茫茫草原。兩種說法稱謂在實踐中各有專指,資本厚、生意大、派頭足的豪商富賈,如八大皇商"山西幫"和旗人"京幫",則稱走東口;相反的小買賣家,如大多數"直隸幫"和"本地幫",就叫跑草地。故一個"走"字,一個"跑"字,取用得十分傳神。

張家口處於華北平原、蒙古高原、黃土高原等地理單元的交匯點,"具有陸地商埠之天然形勢",從張家口大境門外延伸出去的"張庫大道",更是一條曾經載金馱銀的國際商道。張庫大道是從張家口出發,通往蒙古草原腹地城市庫倫(今蒙古人民共和國首都烏蘭巴托)的一條貿易運銷路線,它曾被稱為"北方絲綢之路"或"草原茶葉之路"。正是通過張庫大道,我國內地的茶葉、絲綢、布匹以及細貨等源源不斷地運銷到蒙古草原甚至俄羅斯,而蒙古草原的馬匹、牛羊、皮革也隨之進入我國。張庫幫即得名於張庫大道,指以張家口為基地的活動在這條國際商道上的商幫。

張庫幫與溝通外蒙——清朝、民國年間,張庫大道是從張家口出發,通往蒙古草原腹地城市庫倫(今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的一條貿易運銷路線,它曾被稱為“北方絲綢之路”或“草原茶葉之路”。正是通過張庫大道,我國內地的茶葉、絲綢、布匹、藥材、鐵器、菸草以及細貨等源源不斷地運銷到蒙古草原甚至俄羅斯,而蒙古草原的馬匹、牛羊、皮革、凍肉等也隨之進入我國。張庫幫即得名於張庫大道,指以張家口為基地活動在這條國際商道上的商幫。張庫幫的構成成分有皇封御賜的八大皇商“山西幫”,有拿著國家俸祿的旗人組成的“京幫”,有聯手經營的束鹿(今辛集)、深州、饒陽、南宮等地人組成的“直隸幫”,還有小本經營的蔚縣、陽原、懷安、萬全、涿鹿的“本地幫”。據史料顯示,在張庫大道上經營的、以張家口為基地的商戶,清初有80家,道光年間是260家,同治年間多達1027家。到了民國初年,僅大境門外的店鋪就達1500多家。張庫幫旅蒙商業經營範圍極廣,“上至綢緞,下至蔥蒜,無所不營”。著名商號“大盛魁”號稱“集二十二省之奇貨”。張庫大道全盛時,最高貿易額達1.5億兩白銀。當時張家口很是繁榮,大境門外一帶商業興盛,因之房價奇高,一處標準鋪面包括棧房的月租金要50兩白銀,相當於現在的3000多元人民幣。外商也將目光投向了這塊“寶地”,設在張家口的外國商行有英國、德國、日本、法國、俄國、荷蘭等國的商行,總數達到了44家,這在當時可以和沿海大商埠天津、上海相媲美。《蒙古人民共和國史志》載:張家口經商人數3.5萬多人,佔總人口之一半。而《察綏蒙民經濟剖析》則記載:“英法美日德意等國商人在張家口很活躍。張家口大小商行七千餘家,銀行共三十八家,年進口貿易三萬萬元。”

據史料顯示,在“張庫大道”上經營的河北商戶,清初有80家,道光年間是260家,同治年間多達1027家。到了民國初年,僅大境門外的店鋪就達1500多家。當年,“張庫大道”最高貿易額達1.5億兩白銀。

戰亂漸起,與“老呔幫”一樣,“張庫幫”,也沒能逃脫被動盪政局擊垮的命運。1924年外蒙古獨立。1929年國民政府與前蘇聯斷交,蒙古也關閉了中國的所有商號,“張庫大道”自此被迫中斷,藉此生存的河北商人唯有怨天長嘆,感慨生不逢時了。

如今,張庫幫曾經的輝煌都已成為歷史的碎片。但他們確實是個值得記錄的商幫,不僅在於,他一度是支持中國近現代工業的中流砥柱。更重要的是,作為冀商,他們留給後人的那筆精神財富更為可貴,也就是司馬遷所謂的“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