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繳費期怎麼選最划算,到底選20年還是30年?

在購買保險時,大家會常常糾結如何選擇保險繳費期限,老蟹先給大家上答案:

保障型險種繳費年限越長越好,年金險種繳費年限越短越好。為什麼呢?老蟹今天就來聊聊:

  • 繳費期限有哪些?
  • 繳費期限怎麼選?
  • 為什麼要選擇長期繳費?
  • 老蟹總結

繳費期有哪些

繳費期限選擇,就是選擇花多少時間把你的保費交完。繳費期限大體上分為兩類:躉交和期交:


  • 躉交:一次性繳清全部保費。
  • 期交:指分期支付保費,具體期數分法根據不同保險而不同。大致上有如下的幾類:


月交、季交、半年交等。年交:常見的有3、5、10、20、30、交至50歲、交至60歲、交至65歲等。


保險公司之所以要設計如此多的選項,目的是為了滿足投保人個性化的需求。就像買房子一樣,在相同的情況下,是一次性付清呢,還是分期按揭貸款?同樣的,繳費期限越長,則繳納的總保費更高;躉交的花費會比分期的總費用低一些。


但是,在保險繳費期限選擇的問題上,我們不只要考慮保費的問題,還有其他的因素會影響我們的決定。老蟹建議大家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來,進行合理的選擇。


繳費期限怎麼選


首先繳費期限的長短,老蟹推薦根據保險產品和收入情況針對性選擇。


1.保障型:

保障型保險,投保的目的是為了防範風險,以保障為目的,在收入穩定的前提下,應選擇較長時間的繳費方式。繳費期限越短,總保費越少;期限越長,總保費就越多。但保障類的產品意在槓桿作用,用盡可能少的保費投入,轉移儘可能大的風險。

第一筆繳費後就擁有保障,發生風險保險公司將按合同約定金額進行賠償。繳費期越長,分攤在每一年中的保險費用自然越少,相對而言,保障性就越強。

另外,有不少產品在保險責任設計中,還提供了“豁免條款”,當投保人全殘或身故時,可以免繳餘下的各期保費。這樣,選擇較長的繳費期限就更能夠規避風險。

其次,裡面還有一個風險概率的因素,誰也不確定哪天會生病,保險公司重大疾病理賠數據顯示60%的理賠發生在投保6年後,也就是說40%的風險發生在繳費6年內。保險公司對合同約定事項理賠的同時合同也終止,自然就不再繳費。

保險繳費期怎麼選最划算,到底選20年還是30年?

經統計發現,選擇30年繳費的用戶達到61.5%,也就是大部分的客戶選擇30年繳費,而不是以前大家都選擇的20年繳費!究其原因:保費低是王道!


繳費期限越長,總保費就越多。但保障類的產品意義在於槓桿作用:用盡可能少的保費投入,轉移儘可能大的風險。繳費期越長,分攤在每一年中的保費越少,保障性越強。豁免保費有效時間更長。


所謂保費豁免,是指在保險合同規定的繳費期內,投保人或被保人達到某些特定的情況(如身故、殘疾、重疾或輕症疾病等),由保險公司獲准,同意投保人可以不再繳納後續保費,保險合同仍然有效。這樣,當然是選擇較長的繳費期限就更有利於豁免保費功能的。

總的來說,保障型產品(重疾,意外等)繳費期越長,對咱們老百姓更有利。即讓我們用盡量少的費用得到了最大的風險控制利益,可以將其餘剩餘的資金靈活運作,獲取更多的財富。


2.理財險:

既然是理財類,那麼就會有涉及到本金,我們都知道滾雪球的原理,投入的本金越多,雪球滾動起來獲取的收益當然就越大。同樣的時間,不一樣的本金,收益必然有差距。

分紅產品又都向消費者提供複利,在較短時間內完成繳費,也就能在未來時間中,充分利用複利來達到累積財富的目的。

本金越多,同年齡收益就越高,一次性繳費和20年繳費在80歲時收益相差了近190萬,因此理財型的產品客戶在有足夠經濟能力的前提下,可以縮短繳費期限。

總的來說,健康保障型產品拉長了繳費期,對於投保人來說是比較有利的,因為運用了最少的費用得到了最大的風險控制利益,可以將其餘剩餘的資金靈活運作,獲取更多的財富。投資理財儲蓄型產品則因人而異。


如果收入是長期穩定的持續收入,可以選擇長期繳費,平穩的支付保費。如果收入是項目性、一次性、近幾年等短期高收入,可選擇一次性繳費或短期繳費。同樣保障繳費期短意味著保費高,因此選擇短期繳費的同時,也必須考慮到自己支付保費的能力,如果因為年付保費太高,無法繼續保險合同,那就得不償失了。


為什麼要選擇長期繳費

1.減輕每年交費壓力。

同一款保險產品,30年交,每年的保費比20年交的便宜20%-30%。

比如一份30萬保額的重疾險,躉交繳費12萬,分20年交的話,年繳保費1萬。若被保險人選擇了20年的繳費期限,然後在第3年時就出險了,併成功理賠。那麼相當於他只花了3萬元的保費獲得保障,比躉交少花費了9萬元。

保險繳費期怎麼選最划算,到底選20年還是30年?

2.更充分利用豁免功能,發揮槓桿作用。

保險的本質是以較少的錢來換取更高的保障。選30年交,萬一交費前幾年出險,則可以豁免後續保費,充分發揮槓桿作用。

3.某些附加險保障時間更長。

某些附加險(比如附加醫療險等)保障期限與跟交費期限相同,所以選擇30年交,附加險保障比20年交多10年。

4.長期繳費與豁免條款搭配會更划算。

以重疾險為例,現在許多重疾險會附加投保人豁免或輕症豁免條款;如果投保人或者被保險人出現輕症、重疾等約定的情況之後(具體情況視合同條約而定),則後續的保費都不用交了,而保險合同依舊有效。這是非常利於投保人的設計。

保障類的產品,通常意味著要用盡可能少的經濟投入,來轉移可能發生的較大風險。特別是想要購買多份保險的時候,期交可以大大降低投保預算,留出更多的錢購買其他的險種。

其次,隨著通貨膨脹,貨幣貶值,現在10萬的購買力,與20年後10萬塊的購買力是有很大差別的。何不把這個錢留在自己手裡,進行投資理財或其他用途,保證資金的流動性。

所以,即使期交的總保費會高於躉交保費,但是從長遠的角度來看,保障型保險期交的實用性和靈活性還是比躉交強。

老蟹總結


對於預算有限的朋友來說,選擇保障型產品的長期繳費,可以用更少的資金撬動更大的保障;而有足夠經濟能力的選擇年金險產品,可以使經濟收益最大化。

那麼看到這裡,相信大家對繳費期限的選擇也所有了解了,明白繳費方式也是因人而異、因險種而異的。所以說,沒有最好的繳費方式,只有最適合的繳費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