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神的黃昏:回不去了的石油時代和數據+電力時代的來臨

諸神的黃昏:回不去了的石油時代和數據+電力時代的來臨


最近的石油市場非常引人注目。俄羅斯與沙特的石油大戰,讓國際原油價格“黑鷹墜落”,一度跌到接近20美元/桶。而最近兩國以及其他主要產油國又達成了減產價格協議,因此短暫暴漲了3天,最高接近30美元,但最近幾天又開始連綿下跌,看起來還是不樂觀。

原油短期如此下跌,自然是因為新冠疫情和新冠經濟危機的雙重打擊。疫情下人們難得出行,國際航運幾乎中斷,各類生產停產減產,自然用油下降。而經濟危機導致中期人們也不看好油價,經濟既然衰退萎縮,用油自然也不會有很大增幅,整體市場供過於求。所以油價短期和中期應該都會在低價區徘徊。

然而長期呢?當經濟危機過去,石油會再一次迎來輝煌的又一個高漲期嗎?在藍調看來,經濟危機過去後,石油自然不會還像水一樣便宜。然而,石油也將走入“諸神的黃昏”,輝煌不再,雖然

石油將作為最重要的化工原料而長期具有價值,但石油作為最重要能源的時代行將結束。這一次油價大跌的背景除了疫情引爆經濟危機而導致全球用油下降以及俄羅斯與沙特意見衝突的直接原因外,更深刻的原因就在於,石油的前景越發黯淡,諸神的黃昏逐漸到來。


諸神的黃昏:回不去了的石油時代和數據+電力時代的來臨


在當下這個時刻,我們可以觀察到,諸神的黃昏正是由於各路新神都接近於點燃神火高居王座的時刻

1、新經濟:當這個世界邁向數字社會和數字經濟的時候,我們可以發現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幾乎所有的新經濟行業,其運行的基礎都是兩種能源,硬件機器系統的電力,和軟件系統的數據。沒有什麼新經濟,再直接運行在石油能源的基礎上

2、新能源:太陽能和風能經過多年的發展,每隔一段時間,發電成本都在逐步下降。在當下,其發電成本幾乎已經接近以煤炭為基礎的火電。在具備經濟性的基礎上,在整體能源結構中佔比越來越大,例如在中國,2019年風電405.7百萬千瓦,太陽能223百萬千瓦,而火電是4560百萬千瓦。風能和太陽能已經相當於火電的14%,或者說約1/7。而第三代核電站正處於大規模建設週期。

一個電力極大豐富的時代正向我們走來

3、新科技:從現在開始的10年,新能源車將幾乎替代全部汽油機車。特高壓全國網絡的建設和其他電力設施、電力管理的改善,將電力傳輸效率提高而減少損耗,而在能源產地生產電力導致成本下降。從側面降低了電力成本。

所以,當石油幾年中從新冠經濟危機中掙扎出來時,非常可能赫然發現,新神們已經點燃神火、高舉王座。美好的舊時代,結束了


諸神的黃昏:回不去了的石油時代和數據+電力時代的來臨


對於中國來說,那將是一個歡呼雀躍的時代。對於中國能源保障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這幾十年國家為了保障石油供應,是如何殫精竭慮的,又付出了何等的巨大代價。這一切,都是因為中國缺油,在前30年為了發現石油和建立石油工業而奮鬥,而最近這30年,因為經濟發展而帶來的巨大需求,使得國內石油產量不敷使用,年復一年的進口量越來越大。石油缺口和被切斷危機的陰影一直徘徊在中國的頭上。藍調至今還記得當年在軍壇轟動一時的小說《石油咽喉保衛戰》,小說虛構了美國力圖遏制中國石油進口的咽喉要道,由此引發了一場中國與美國的全面和全球大戰。這類小說的背後,反映出的就是那個時代中國人對於石油進口可能被霸權切斷的思想焦慮和陰影

石油的分佈很奇怪,

所有富油國所處的大陸都是最近2億年以內從海洋中升起來的“新大陸”,中東、委內瑞拉、北美等,都是如此。而中國大陸則早在2億年以前,就已經成型。按照“海相生油”的理論,石油來自於生物遺骸的沉積,這裡可不要把石油想象成一堆恐龍屍體沉積,那才有多少?實際上最多的生物遺骸,是海藻和其他海洋微生物,在海洋中生物的數量多到無可計量。億萬年海藻為主的生物遺骸的沉積,逐漸形成了石油,涓滴匯聚,成就油田。而為什麼時間必須大致在2億年以內?也許是時間再長了,油田就演化分解消失了,消失去哪了呢?滲入地殼更深層的頁岩,中國的頁岩油估測儲量全球第一,但都在地殼較深處,估計就是這個道理。

無論如何,由於中土大陸比較古老,就缺乏石油。現在發現的油田是怎麼回事呢?當年李四光等一批老科學家,在智慧之光的照耀下,想出了“陸相生油”理論。既然海洋能孕育油田,那麼古老的大湖泊所在的地方,會不會也會沉積石油呢?

在這個天才的思想指導下,大慶等一批油田才得以被發現。這個理論有個活生生的發展中的例子,俄國貝加爾湖,生物沉積厚達8000米,俄國科學家發現油氣正在形成中。然而,陸相生油,不能避免一個殘酷的現實,再大的湖泊如何能與海洋相比呢?自然油田較少較小

所以石油時代的結束,將是中國歡欣鼓舞的時刻,如同身體去一枷鎖。這種石油時代即將結束的趨勢,也已經為大國所共同認知。美國為什麼堅持從中東撤出?主動結束了傳統的石油美元時代?放在這個石油時代即將結束的趨勢下,我們就看得特別清晰。原因就是石油再沒有以前那樣重要,錨定石油不再能維繫美元霸權地位,那何苦在中東擔雷呢?更進一步,美國索性放開了國內原油生產(原先為了保證國內石油戰略儲量而禁止開採),美國的頁岩油行業就是在這個背景下高速發展起來的。既然未來沒有那麼重要了,那麼抓緊開採獲得利潤。


諸神的黃昏:回不去了的石油時代和數據+電力時代的來臨

石油舊時代即將結束,取而代之的最重要能源,在硬件和工業方面,是電力。在軟件方面,就是數據。

電力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幾乎所有數字經濟的集群機器,都是以電力來驅動的。而數據只所以重要,自然就是因為所有數字經濟都是以數據為主要生產資料。

而數據更是數字社會和數字經濟運行中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可以說,數據在數字經濟中完全替代了石油作為工業血液的地位。

以區塊鏈為例,區塊鏈作為分佈式賬簿,實際上就是記錄、傳輸、交易數據的系統。只增加不減少的記錄模式,實現數據的永久存證和不可篡改。分佈式多節點的傳輸,實現數據的安全不可損毀。點對點的交易模式則實現數據資產化後的可信交易。本質上,區塊鏈是數據的交易系統、加工系統

區塊鏈是如此,而數據庫、大數據、雲計算等,是數據的儲存、分析和計算系統,人工智能則以數據為糧食而生長智慧,物聯網採集生產數據再分析和處置數據。大多數這些數字經濟時代核心的科技和產業,都是以數據為基本生產資料。數據,就是數字社會和數字經濟的血液。


諸神的黃昏:回不去了的石油時代和數據+電力時代的來臨

在這個新時代,每個人、每個組織、每個國家,所有的物質,都成為生產數據的源泉。終於,不再像石油的時代,石油是偏心地只分布在少數“新大陸”,而數據則是陽光普照,均衡地分佈於人類每一個角落。中國以其全球之最的人口和經濟活動規模,顯然將擁有最豐富的數據資源。

在我們不知不覺之中,舊的大時代消亡,而新的大時代來臨。

以上就是藍調對石油時代即將消亡,而數據+電力即將成為數字經濟時代基礎的研判和思考。一家之言,僅供參考。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此山中!

站在未來看現在,藍調與你一起感受時代之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