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員駐校、錯時用餐、統一配送……孩子們是怎樣用餐的?

專員駐校、錯時用餐、統一配送……孩子們是怎樣用餐的?

食堂工作人員正在分裝盒飯

專員駐校、錯時用餐、統一配送……孩子們是怎樣用餐的?

專員到校駐點工作

專員駐校、錯時用餐、統一配送……孩子們是怎樣用餐的?

學生錯時到食堂就餐

近日,隨著學生的復課,學校用餐安全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學生在校就餐環境如何?食品安全如何保障?昨日,記者來到川化中學作了實地瞭解。


堂食+送餐

減少聚集風險

走進食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條條醒目的電子標語,顯示著“勤洗手、多通風、戴口罩”等字樣,時刻提醒孩子們文明用餐、健康飲食。

上午11:00,還未到飯點,但身著統一工作服,戴好口罩和手套的食堂工作人員已經忙開了。裝菜、打飯,加蓋、裝箱……在打飯窗口,近20名工作人員分內外兩排,流水作業,“我們正在分裝初二和高二的盒飯。”川化中學副校長黃觀友說,目前,食堂採用堂食和送餐相結合的方式。初三、高三錯時到食堂就餐;初二、高二則送餐到教室食用。

11:30,是初三的就餐時間。記者看到,各班學生戴著口罩,在班主任的帶領下分班錯時進入食堂。學生們首先來到洗手池,用備好的洗手液充分清潔雙手後,按照大廳地面一米間隔線的地貼標準,高效、有序地排隊取餐。“不要聊天,不要打堆,注意保持距離,取餐後快速到自己位置……”班主任老師不停在旁邊提醒著。

“學生回到校園,相對於學習,家長們更關心的是孩子吃得安不安全。”黃觀友介紹,為保障食品安全,食堂實行嚴格的持證上崗制度,並且員工需接受一日三次的健康監測。同時,學校加強了對食堂員工的培訓,規範每個環節操作流程,制定了用餐方案,通過統一送餐、錯時用餐、單邊隔位就座、增加就餐批次等辦法儘量降低就餐人員密度。

“送餐增加了許多工作量,但非常時期,一切都以安全為要。接下來即將復學的其他年級,我們也都將進行送餐,直至疫情結束。”黃觀友表示。


監管+試吃

確保食材安全

飯點期間,除了老師和食堂工作人員,在食堂來回穿梭的還有駐校專員——區市場監管局大彎市場監管所副所長夏克玖。

截至目前,全區共有6所高中階段學校和9個初中階段學校共11000餘名學生復課復學。為了保證同學們復課復學安全,區教育局、區市場監管局等相關單位聯合組建16個專班,派遣專員到校駐點開展工作。

作為學校復學食品安全保障駐點專班專員,自復學第一天起,夏克玖便把辦公室“搬”到了校園。“我主要對學校的一日三餐進行全程的監管。”夏克玖說,後廚透明一直是家長們十分關心的問題。

記者看到,在川化中學食堂的一角,“明廚亮灶”顯示屏幕赫然醒目,裡面展示著廚房不同流程、不同環節、不同角度的監控畫面,師生們都能清晰看到每天的膳食是怎樣製作出來的,流程是否規範、衛生。

同時,在食材的源頭把關方面,學校也有嚴格的流程。工作人員必須一一核對數量,進行詳細登記,並對食材新鮮度、衛生情況等進行初步檢測,把好校園食品安全第一關。

“凡是進入學校配餐供應鏈的供應商,都是經過公開招標、符合資質的供應商。”黃觀友說,不僅供應商需要具備資質,連每一批食材的檢測證明也會按照日期、類別保存下來,一旦發現問題可以及時追溯源頭。

廚房內,能看到食材有嚴格的處理規範和流程,倉庫、生肉區、蔬菜區、蒸煮區、炒菜區、消毒區、配餐區等分區明晰。同時,食堂每天供應的每一餐、每一樣食品在送到學生手裡之前都會進行留樣,且記錄本上對留樣時間、食物、棄樣時間均需做詳細記錄,臺賬完整。

夏克玖每天的工作重點,便是要對這些環節進行一一核對檢查,確保學生吃到嘴裡的每一口食物都是安全的。

“當然,除了監管,我每天還得充當試吃‘小白鼠’,確保沒有問題後才能讓學生們食用。”夏克玖說,校園食品安全關乎學生成長髮育和身體健康,通過現場監管,能更好守護孩子們“舌尖上的安全”。

文/圖 餘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