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爍粗暴育兒被罵上了熱搜,而我,其實同情他

近日,“小包總”楊爍火了,因為在綜藝節目《一起出發吧》中粗暴的育兒方式,被幾億人罵上了熱搜,在知乎上被人稱之為:中國綜藝節目上最令人窒息的爹。

楊爍粗暴育兒被罵上了熱搜,而我,其實同情他

他如何粗暴地對待兒子到令人窒息的呢?來看看幾個細節片斷:

到達目的地,“楊式軍訓”正式拉開,兒子下車時,沒有跟隨他的行走方向下車,楊爍立刻命令兒子“回去再走一遍”。


楊爍粗暴育兒被罵上了熱搜,而我,其實同情他

隨後,楊爍感覺兒子走路姿勢內八,逼他糾正“重新走一遍”。


楊爍粗暴育兒被罵上了熱搜,而我,其實同情他

兒子挑選房屋時,沒選讓他滿意的房號,楊爍開啟一路的“冷嘲熱諷”模式


楊爍粗暴育兒被罵上了熱搜,而我,其實同情他

七歲的孩子因為在高原爬涉體力不支,行動減緩,他開始焦燥。


楊爍粗暴育兒被罵上了熱搜,而我,其實同情他

連脾氣火爆的“山雞哥”陳小春都有點看不過眼了。


楊爍粗暴育兒被罵上了熱搜,而我,其實同情他

這樣一個暴躁爸爸的育兒方式,真的是太太太糟糕了!

楊爍粗暴育兒被罵上了熱搜,而我,其實同情他

可在大家都同情小朋友楊雨晨而罵楊爍時,而我,其實同情他。


01

每個暴躁的大人內心,都有一個不曾被溫柔以待的孩子


為什麼同情的是楊爍?因為許多人認為他對待孩子的方式過於冷酷殘忍,壓根就看不出這個父親愛孩子,甚至說他不配當一個爸爸。


可是,在我看來,楊爍他其實並不是不愛孩子,只是不懂得如何向孩子表達他的愛。


楊爍粗暴育兒被罵上了熱搜,而我,其實同情他

楊爍為什麼不懂得向兒子表達愛?因為他自己就是一個童年裡的家暴受害者,沒有人教會他如何去愛。

從他之前的節目訪談中瞭解到,童年的楊爍,擁有一個既暴躁又嚴苛的父親,他被從小打到大,有一次甚至連椅子都打碎了,用他自己的話說:擱現在我都能告他。

楊爍粗暴育兒被罵上了熱搜,而我,其實同情他

這樣的父親讓楊爍學會的是同樣用暴力方式去解決問題。

童年裡,從未被別人溫柔以待的孩子,長大了自然難以學會溫柔待人。

如果你細心看過網上那些罵他的評論的話,就會發現在很多評論後面都有這麼一句:

楊爍那個樣子,讓我想起了我爸......

楊爍粗暴育兒被罵上了熱搜,而我,其實同情他

所以,也許楊爍能讓那麼多人炮轟的背後原因,或許是因為在某一刻,他代替了許多人童年中的那個“兇爸爸”,那個年幼時讓自己最害怕的人,觸動的是許多人隱藏多年不願意揭起的傷疤。

楊爍粗暴育兒被罵上了熱搜,而我,其實同情他

不如說,許多人在心疼楊爍那個楚楚可憐的兒子楊雨晨時,其實更像是在心疼童年裡受過同等傷痛的自己,這種傷痛,我能理解,雖然沒有楊爍的童年過得那麼悽慘,但我也有一個脾氣暴躁的爸爸。

02

曾幾何時,童年裡的他,是那個讓你又愛又恨的人

我爸是個當過兵的人,我是家中獨女,都說女兒是爸爸的“小棉襖”,只是從我記事起,好像不曾享受過“小棉襖”的優待,因為記憶中的爸爸是個脾氣暴躁的人,在他面前的我,總是謹小慎微,害怕出錯,更別提父女間溫存片刻。

楊爍粗暴育兒被罵上了熱搜,而我,其實同情他

小時候的我,是個吃飯“困難戶”,在吃飯的事情上,沒少讓父母操心,很多因吃飯引發的“鬥爭”場面已經模糊,只記得有一次上飯桌,我又惹我爸生氣了,他手裡的竹筷子徑直從我的頭上狠狠地敲下來,筷子當時被敲斷飛射了出去,當他再一次高舉的手要掉下來時,我媽箭步衝過來,把我抱著逃開了,當時我害怕得在我媽懷裡瑟瑟發抖,內心的驚恐,多年以後仍記憶猶新。

還有一次,我和小朋友在大院裡玩蹺蹺板,不小心砸傷了大拇指,指甲支離破碎,血肉模糊,我哭著跑回家,以為受傷能獲得同情,收到的卻是喝罵不斷,爸爸一邊為我處理傷口,一邊劈頭蓋臉的惡言痛罵,我委屈萬分,哭得撕心裂肺,感覺當時的自己像是個撿來的孩子。事隔多年,肉體的疼早已忘記,心裡的疼卻依舊曆歷在目。

現在已為人母的我,能夠理解他當時內心一定是心疼極了,卻不懂得如何表達,只能用痛罵來提醒我長記性,才不會再一次受傷害。

多年後,從爸媽的聊天中,我才陸陸續續地瞭解了爸爸的童年,開始理解了他脾氣暴躁的根源。

爺爺奶奶生了八個孩子,在那個困難時期,養活這一大家子老老小小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窮人孩子早當家”,還是孩子的爸爸,從很小開始,就要幫助奶奶做許多的家務活,例如,六七歲的他要照顧比他小的弟弟。

爸爸曾說,那時的他,最討厭做的事,就是幫因為沒有父母打理長了滿頭流膿爛瘡的弟弟洗澡洗頭,如果弟弟不好好吃飯或者調皮搗蛋,喜歡喝酒的爺爺,棍棒便會如期而至打在他身上,沒有辯駁的機會。

每天天還沒亮,爸爸就要幫奶奶把面擔挑到集市上去賣,擔子很重,常壓得年幼的他喘不過氣來,然後再趕去上學,遲到被老師處罰也是家常便飯。中午放學後還要去賣冰棍,賣不完回家要捱打。

夏天,爸爸因為沒有鞋子穿,常常在曬得火熱的地板上跳來跳去。有一次,實在忍不住了向奶奶懇求一雙鞋子,換來的是一頓喝罵。當他第一次穿上鞋子的時候,已經十來歲了,還因為穿上鞋子不會走路,被同學嘲笑許久。

這樣窘迫家庭裡成長的爸爸,捱打被罵是家常便飯,總在為生計一籌莫展的爺爺奶奶對孩子自是無暇他顧,料想那時還是孩子的爸爸,一定在內心裡無數次幻想過父母的和顏悅色,卻又無數次以失望落空。

楊爍粗暴育兒被罵上了熱搜,而我,其實同情他

當我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後,我並沒有如自己期待的那樣,變成一個“和顏悅色”的媽媽,孩子小時候難餵養,我總是很容易便喪失耐性。

有一次餵飯喂到忍無可忍時,我揚起巴掌衝著幼小的孩子大聲喝問:你到底還吃不吃?

他被嚇到了,我也被自己嚇到了。

上一秒還在號啕大哭的孩子嘎然而止,我從他驚恐的目光裡,看到了多年前那個害怕得瑟瑟發抖的自己,又從自己身上,看到了當年那個衝我發脾氣的爸爸。

曾經信誓旦旦說我一輩子都不會成為像他那樣脾氣暴躁的人,可我,最終還是長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原來,有一種命運叫做輪迴。

03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叫做:

創傷代際傳遞,簡單地說就是:曾經受過傷害的一代,傷害並不會終止,創傷會在下一代甚至多代間傳遞。也就意味著,創傷會在家庭的代際中一代一代的重演,直到有一天,被察覺,被看見,然後才有可能被阻斷。

曾經看過一個國外的自傳叫《媽媽、躁狂與我》,文中的Diane Dweller,從小生活在躁狂症媽媽的恐懼中,童年飽受家暴傷害的她一度希望媽媽死去,她做過許多的努力與嘗試,都逃不脫媽媽的暴力傷害。

楊爍粗暴育兒被罵上了熱搜,而我,其實同情他

為了逃離家暴,Diane走進了糟糕的婚姻,悲劇的循環,即使信誓旦旦一定不會成為像媽媽那樣的人,她還是重蹈覆轍,在擁有自己的孩子後,變成了一個暴躁的壞媽媽。

一次整理房間時,Diane找到了自己七歲生日時寫下的生日願望紙條:“當我長大,變成媽媽以後,我絕對不要:打我的孩子、對他們大喊大叫、罵他們,搞砸了一切。“她被徹底驚醒了,從此下定決心要打破創傷的輪迴模式,為自己開啟新的人生。

一次次的嘗試,一次次的失敗,最終,花了近50年的時間,Diane終於找到了與母親和解的方式,阻斷了創傷的代際傳遞。

這一切的發生,都是因為Diane看見了自己的創傷,因為有了察覺,創傷才能被阻斷,並得到了終止。

即使花了近50年的時間,Diane無疑還是幸運的,因為自我覺察,她內心那個受傷的小女孩才有機會被看見,被愛療愈。

而仍有許多人,終其一生,都被鎖在創傷的輪迴裡,痛苦不得其所。

楊爍粗暴育兒被罵上了熱搜,而我,其實同情他

03

終止創傷代際輪迴的最好方式是:自我覺察

網上鋪天蓋地的譴責聲中,楊爍不得已出來道歉,坦言自己意識到了錯誤,至於他能不能真的把自己重塑成大眾眼中的“好爸爸”,留待時間的檢驗。

楊爍粗暴育兒被罵上了熱搜,而我,其實同情他


也許,可以給類似楊爍這種不懂得如何去愛的“兇爸爸”多一點善意,讓像他這些也曾在童年裡受過傷害的孩子,擁有成長和療愈的時間。

如果有一天,楊爍能覺察並且看見自己內心那個受傷缺愛的孩子,先學會擁抱他,好好愛護他,相信愛滿自溢,他的兒子楊雨晨很快就能等到他爸爸發自內心的愛和擁抱。


楊爍粗暴育兒被罵上了熱搜,而我,其實同情他

父母子女一場,本是今生宿命的緣份,有時,卻是難逃相愛相殺,愛恨交織。

在我長大離家後,上了年紀的父親脾氣有了很大的緩和,與爸爸才開始有了父女間的親近。

漸漸地,我對爸爸有了更多的理解與包容,因為在他的暴躁不安背後,我看到了那個極度渴望愛,期待別人溫柔以待的孩子。

而我也學會了接納自己,願意擁抱內心那個總是渴望被爸爸看見,被爸爸肯定的小女孩。

愛的深處是慈悲,當我開始學會好好愛自己的時候,也懂得了如何更好地去愛孩子。

楊爍粗暴育兒被罵上了熱搜,而我,其實同情他

孩子,第一次做父母,也許我做得不好,請多擔待。

但是我保證:餘生的我會努力學習,用心地好好愛你。

如果這輩子,我沒能成為你理想的好父母,請原諒,

下輩子再相遇,我願好好做一次你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