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忠骨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新論

"戲子”古稱"優伶”,其名已經不恭,"優”者,調戲也,本意是調笑戲弄的行為,產生於奴隸社會,是賣身媚主的奴隸階層,封建社會的戲子也繼承了這一傳統,大多出於及其貧困、身份卑賤的家庭,或是罪人家屬等。在古代,"戲子”是屬於在官吏、士族、平民(良人)之下的最低等人。但到了19世紀,隨著近代影視事業的崛起,古時的 "戲子”有了一個新的代名詞,即被 "藝人”所代替,還有的被細分為 "演員”或 "歌手”,而活躍在交際場所中或熒幕上有名的"藝人”,逐漸被認為是“明星”,“明星效應”、“追星族”也應運而生,一旦"藝人”成為“明星”,不僅意味著不僅擁有超高人氣,成為大家追捧的對象,還能迅速聚集大量財富。

所以,古代的“戲子”和現代的"藝人”在人們的觀念裡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古代的“戲子”是一個很低等的職業,而現代的“藝人”已經成為熱門職業,娛樂也成為一種文化,現代很多人都希望成為“明星”,希望自己能功成名就。

“科學忠骨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新論

由於現代很多人渴望成為"明星"或瘋狂"追星",自互聯網問世以來,人們利用網絡平臺瞬間可以將每個人的生活最大化,例如:2016年的奧運風頭,竟比不過王寶強發聲明報道馬蓉的出軌風波;趙麗穎的官宣結婚竟能直接導致微博癱瘓,於是就有了一些人的“科學忠骨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之說,最近發生的陳羽凡吸毒,王寶強為了爛片票房炒作老婆,范冰冰鉅額偷稅,女神楊冪的離婚,吳秀波送小三坐牢,翟天臨學術造假等等一系列明星事件,更是成為人們熱議話題和閒暇談資。

很多人員和媒體幾乎都關注了“明星效應”,對其他事件幾乎漠視不管,2018年以新能源行業和環保行業為主的大批量裁員卻沒有一點相關報告,國產華為手機價格幾乎與進口蘋果手機價格平齊也沒有引起相關媒體關注,就連科技大事中國人造太陽首次實現1億度運行的也是傳播的少之又少。

“科學忠骨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新論

種種這些,難道真的應了那句話:“科學忠骨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

其實不然,當今社會,可以說只有娛樂文化是一個無論何時何地全民都可以參與的行業,不用思考,不用動腦,還能緩解壓力等,它是人們傳頌的越多越好,且有持續性,而其他行業呢?完全沒有這個特點,涉及到技術保密問題,人當然知道越少越好,即使有一天有了重大發現或突破,也只是關注的那一少部分人知道,即使大力宣傳,估計也是那個時期的事,過了一段時間,大家又都忘記了,發明人或創造人的名字可能都記不住。除非像科技北斗,發現萬有引力的“牛頓”,大家肯定都知道,況且也不是“科學忠骨無人問”呀,這不是大家都知道。

“科學忠骨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新論

試問,在人們結束忙碌的一天工作後,本來工作中就夠枯燥無聊的了,哪個人又有時間和精力去關注另一個領域一樣枯燥和無聊的事件,他們需要找些八卦和娛樂來放鬆自己的身心,需要通過閒談他人的失敗來慰藉自己不平衡的心靈,於是這些所謂的“明星”的大大小小的事就成了首選關注話題,在憤憤不平的同時,於是就有了“戲子家事天下知”。

由此可見“科學忠骨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也不是沒有道理。

80年代的小虎隊,不僅演唱出了青春活力的歌曲,還因為小虎隊成員乖乖虎蘇有朋的學習成績很好,常常在學校拿到第一。因此,小虎隊剛剛流行的時候,很多家長都喜歡帶著孩子去追小虎隊。乖乖虎也不負眾望,考入臺灣最好的高中與大學。家長們帶著孩子追小虎隊,是因為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像偶像一樣既有目標而又非常努力。

“科學忠骨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新論

小虎隊

我們個人追求明星,喜愛明星沒有問題,社會追捧明星也沒有問題,這一點沒有必要妖魔化。但是,被追捧的明星必須是傳播正能量的,最起碼不能傳播負能量吧。不能什麼樣的爛人都追捧,什麼樣的爛事都宣傳。

中國社會這些年的飛躍發展,在文化娛樂行業勢必需要更多的是德藝雙馨的藝人,是一個給優秀人才提供更多機會的文化土壤,是一個公開透明的明星選拔機制,是一個可以不斷運營的體系,一個良性循環。我們期待出現更多值得我們追捧的明星。“科學忠骨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也不再是一句飽含貶抑的話。

“科學忠骨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新論

影視拍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