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忠骨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新论

"戏子”古称"优伶”,其名已经不恭,"优”者,调戏也,本意是调笑戏弄的行为,产生于奴隶社会,是卖身媚主的奴隶阶层,封建社会的戏子也继承了这一传统,大多出于及其贫困、身份卑贱的家庭,或是罪人家属等。在古代,"戏子”是属于在官吏、士族、平民(良人)之下的最低等人。但到了19世纪,随着近代影视事业的崛起,古时的 "戏子”有了一个新的代名词,即被 "艺人”所代替,还有的被细分为 "演员”或 "歌手”,而活跃在交际场所中或荧幕上有名的"艺人”,逐渐被认为是“明星”,“明星效应”、“追星族”也应运而生,一旦"艺人”成为“明星”,不仅意味着不仅拥有超高人气,成为大家追捧的对象,还能迅速聚集大量财富。

所以,古代的“戏子”和现代的"艺人”在人们的观念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古代的“戏子”是一个很低等的职业,而现代的“艺人”已经成为热门职业,娱乐也成为一种文化,现代很多人都希望成为“明星”,希望自己能功成名就。

“科学忠骨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新论

由于现代很多人渴望成为"明星"或疯狂"追星",自互联网问世以来,人们利用网络平台瞬间可以将每个人的生活最大化,例如:2016年的奥运风头,竟比不过王宝强发声明报道马蓉的出轨风波;赵丽颖的官宣结婚竟能直接导致微博瘫痪,于是就有了一些人的“科学忠骨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之说,最近发生的陈羽凡吸毒,王宝强为了烂片票房炒作老婆,范冰冰巨额偷税,女神杨幂的离婚,吴秀波送小三坐牢,翟天临学术造假等等一系列明星事件,更是成为人们热议话题和闲暇谈资。

很多人员和媒体几乎都关注了“明星效应”,对其他事件几乎漠视不管,2018年以新能源行业和环保行业为主的大批量裁员却没有一点相关报告,国产华为手机价格几乎与进口苹果手机价格平齐也没有引起相关媒体关注,就连科技大事中国人造太阳首次实现1亿度运行的也是传播的少之又少。

“科学忠骨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新论

种种这些,难道真的应了那句话:“科学忠骨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

其实不然,当今社会,可以说只有娱乐文化是一个无论何时何地全民都可以参与的行业,不用思考,不用动脑,还能缓解压力等,它是人们传颂的越多越好,且有持续性,而其他行业呢?完全没有这个特点,涉及到技术保密问题,人当然知道越少越好,即使有一天有了重大发现或突破,也只是关注的那一少部分人知道,即使大力宣传,估计也是那个时期的事,过了一段时间,大家又都忘记了,发明人或创造人的名字可能都记不住。除非像科技北斗,发现万有引力的“牛顿”,大家肯定都知道,况且也不是“科学忠骨无人问”呀,这不是大家都知道。

“科学忠骨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新论

试问,在人们结束忙碌的一天工作后,本来工作中就够枯燥无聊的了,哪个人又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另一个领域一样枯燥和无聊的事件,他们需要找些八卦和娱乐来放松自己的身心,需要通过闲谈他人的失败来慰藉自己不平衡的心灵,于是这些所谓的“明星”的大大小小的事就成了首选关注话题,在愤愤不平的同时,于是就有了“戏子家事天下知”。

由此可见“科学忠骨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也不是没有道理。

80年代的小虎队,不仅演唱出了青春活力的歌曲,还因为小虎队成员乖乖虎苏有朋的学习成绩很好,常常在学校拿到第一。因此,小虎队刚刚流行的时候,很多家长都喜欢带着孩子去追小虎队。乖乖虎也不负众望,考入台湾最好的高中与大学。家长们带着孩子追小虎队,是因为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像偶像一样既有目标而又非常努力。

“科学忠骨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新论

小虎队

我们个人追求明星,喜爱明星没有问题,社会追捧明星也没有问题,这一点没有必要妖魔化。但是,被追捧的明星必须是传播正能量的,最起码不能传播负能量吧。不能什么样的烂人都追捧,什么样的烂事都宣传。

中国社会这些年的飞跃发展,在文化娱乐行业势必需要更多的是德艺双馨的艺人,是一个给优秀人才提供更多机会的文化土壤,是一个公开透明的明星选拔机制,是一个可以不断运营的体系,一个良性循环。我们期待出现更多值得我们追捧的明星。“科学忠骨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也不再是一句饱含贬抑的话。

“科学忠骨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新论

影视拍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