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黑膠唱片和CD哪個音質好聽些?為什麼?

敬康


假如你是個音響發燒友,就會知道黑膠唱片與CD的音質相比應該從音源與功放還有音箱去分析。

黑膠唱片的信號源是記錄在磁性物質之上,與以前使用的卡帶差不多,我們稱這種信號源為模擬信號。

CD代表小型鐳射盤,是一個用於所有CD媒體格式的一般術語。您所說的應該是音頻CD機,它的信號源是數學信號。

黑膠唱片機的原理是利用聲—電—機換能原理,將聲音轉變為相應的機械振動,以刻紋的方法在膠片上刻成聲槽。通過放唱設備可重放所錄的聲音。做為信號源來說,模擬信號有著溫曖、對人聲的表現更舒適的感覺。但也有雜音過多,音號源採集不夠全面的缺點。

CD唱片及CD機的工作原理就是還原錄製的數字信號。它的優點是信號源全面,細節演繹完整。但是有著數字信號共有的缺點——音質過冷,聽久了耳朵會不舒服,有厭倦感。

因為工作生活的關係,我不得不放棄"發燒友″這一身份。2002年之前,是一個屬於"發燒友"的時代。為了解決音源、音響設備的完美組合,多少"發燒友"在音響市場裡努力探索著。

為了解決數學信號源(CD)冷的缺點,我們使用膽機(電子管功放)。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搭配心儀的音響組合。這些音響設備從幾千元~幾百萬元,卻也只能是個人的耳朵和心靈的選擇,永遠無法完美。

膽機因為自身的優勢(電流強度大,發生溫暖,更容易達到音箱的高低頻上限和下限)而受到大多數發燒友的青睞。而純後級甲類功放應為設備信號輸出穩定,不易損壞等優點,也很受人歡迎。

無論是使用黑膠唱片還是CD天碟(高保真發燒碟),我們都需要用心去搭配適合自己的音響設備。一套電腦有源音響是不可能還原出你想要的音樂的。

另外,欣賞音樂的空間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音響設備的擺放,吸音材料的安裝這些都能決定音響效果的好壞。

愛好音樂,不僅需要喜歡音樂,也要有一副好耳朵。需要您去懂音響,懂一些音響設備的知識,然後慢慢去琢磨。

您問的問題如果好好回答幾天幾夜也說不完,我只能用大白話簡單回答,不知道能不能幫到你。

一點淺見,見諒!


詩人洪洪


首先,在這裡糾正一下你問題中的錯誤,黑膠唱片的記錄媒介不是磁性材料,而是一種塑料材質,具體的配方不同,也是商業秘密,所以出來的產品質量有優有劣,優的非常優,不帶一絲靜電,不粘灰塵,聲音非常的乾淨、順暢,劣的非常劣,手拿起唱片都能感覺到靜電的吸力,更不用說灰塵了,不論如何清洗都無法解決,滿耳的爆豆聲,不堪入耳。鼎盛時期,世界上質量最好的黑膠唱片品牌為迪卡(倫敦)、飛利浦,最終都歸於德國寶麗金旗下。

黑膠唱片的原始錄音和播放是要遵循一定的規則,最著名的就是RIAA標準,也就是美國唱片工業協會標準,主要是要求在錄音的時候,衰減低頻,增強高頻的方式來刻錄的聲音的動態進行壓縮,在播放的時候正好相反,衰減高頻,增強低頻而使聲音平衡。

數碼錄音之前的錄音設備最好的是開盤錄音機,錄音的時候最多可達24聲道(聲軌),然後進行整合,最後合成2聲道立體聲,製成原始的母帶(這個名詞,是在當時特定技術條件下的叫法,當時最好的錄音載體也只有磁帶,如果當時有現在的技術,說不定就不叫母帶,而叫母碟或母盤了),然後再製成商品化的黑膠唱片或卡式磁帶,。

實際上,黑膠唱片的鼎盛完全是有賴於數碼錄音的崛起,自從數碼錄音誕生以後,在專業的錄音方面已經沒有傳統模擬錄音什麼事了,在唱片公司裡的當家寶貝(開盤錄音機)只能漸漸淘汰,流落民間,好處是樂壞了音響發燒友。數碼錄音無論在信噪比、分離度、動態、聲場、定位方面都是對傳統模擬錄音的全面碾壓,各大唱片公司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紛紛推出自己的數碼錄音產品,除開正如紅日當天的CD唱片外,當屬黑膠唱片最成功,通過數碼錄音壓制(刻錄)的唱片在音質方面有全面的提升,在信噪比、分離度、動態、聲場、定位方面都比模擬錄音優秀。而唱片公司也樂於將DIGITAL RECORDING的標識標於唱片包裝的角上以示和模擬錄音唱片的區別,只是當時因為CD技術的發展正處於上升的猛勢,黑膠唱片的發展漸漸沒落,產量及銷量都萎縮,直到近年才有回升,但相信也回不到從前,首先從價格方面,差異太大了,上世紀90年代,一張全新進口黑膠唱片(迪卡、倫敦、飛利浦、寶麗金)約20-30元,進口卡式磁帶20元,進口CD80-200元,進口二手唱機100元可以成交,包括天龍、索尼等品牌,多為直驅,皮帶的更便宜;而現在的情況是:國產黑膠唱片200-400元,進口的找不到,更別說價格(本人也有超過20年沒買過黑膠唱片了),進口的CD也難以找到,唱機,便宜的3-5千,貴的,單單一支MC(動圈)唱針都會過萬以上,已經不再是普通發燒友能玩的。

說了這麼多廢話,還沒有回到問題來,到底黑膠唱片和CD哪個音質更好?哈哈,還要繞繞圈子,黑膠唱片和CD都要通過機器去還原聲音,又要講到唱機和CD機了。

唱機的原理非常的簡單,就是通過唱頭(針)去尋跡唱片中的坑槽,產生振動形成電流,再通過唱頭放大器把聲音放大到足夠的電壓而能夠驅動前級放大器,通常唱機只有唱頭組成,唱頭放大器是另外的,當然現在也有把唱頭放大器整合在一起的,但都屬於低端機型。唱頭主要有兩種:MM(動磁)MC(動圈),動磁唱頭是磁鐵連著唱針並隨唱針振動而對固定的線圈做功,線圈產生電流還原錄音,發出

聲音,優點是便宜,高效,輸出大,可達200MV,即使不加唱頭放大器也能聽到聲音,只是感覺全是高頻,因為全面說過了的RIAA(刻制的時候衰減低頻,增強高頻);動圈唱頭是線圈連著唱針並隨唱針振動而對固定的磁鐵做功,線圈產生電流還原錄音,發出聲音,優點是尋跡的靈敏度高,分離度、解析力、層次、定位、聲場更好(也有朋友認為數碼味重,這是誤區),但非常的昂貴,輸出小要加升壓變壓器或更大放大倍數的唱頭放大器。

CD機的原理是,通過激光頭去尋跡碟片中的數碼信息,然後通過解碼,還原成模擬信號,再經放大生到足夠的電壓而能夠驅動前級放大器,看似簡單,但解碼電路的要求異常的高,同一種解碼芯片,不同廠家的產品都會不一樣,即使是頂級的芯片,但設計和用料不合理,出來的聲音也是不堪入耳的,所以市場上就會出現了同一芯片的解碼,不同廠家價格可從千元到30萬元的差價(英國的Deltec PDM-2解碼器當年的售價是28萬元人民幣,TDA1547芯片)。

高質量CD機(解碼器)聲音非常的溫暖潤澤,有磁性,分離度、解析力、層次、定位、聲場都非常的優秀,一出聲就可以把你鎮住,情不自禁地坐下來聆聽,聲音會令人感動落淚,但很可惜,能做到這樣效果的器材真的少之又少,產品化萬元以下的CD機(解碼)真的沒有好聲音的。而黑膠唱機的要求則簡單得多,也容易出好聲音,因為唱頭(相當於CD機的解碼器)已經是廠家整合好的,並且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同一品牌的同一系列產品,聲音非常的一致(人耳已無法辨別出差異),只是MM和MC的差異,而後面的模擬電路也成熟,可以說幾十年沒變過,總的來說黑膠唱機的聲音還是非常好的,特別是MC唱頭,一臺黑膠唱機,只要有一支好的唱頭和好的唱頭放大器,就已經可以決定能出好聲音,至於重型的轉盤、傳動、避震,肯定對聲音有提高和改善,只是代價太高了,並且,無論如何,和優秀的CD機(解碼)相比在聲音分離度、解析力、動態、層次、定位、聲場方面還是有欠缺,其實也很好理解,因為黑膠唱片在壓制過程先要動態壓縮以控制唱針的振動幅度,加強尋跡效果,防止跳針,播放的時候又要通過阻容網絡進行還原,也就是RIAA,這都會產生失真,還有因為唱針和唱片的質量甚至灰塵都會引起失真,黑膠唱片在信噪比和動態方面可以說和優秀的CD機(解碼)比是完敗的。

發燒友們其實沒必要去糾結黑膠唱片和CD哪個音質更好,好的器材都能出好聲音,從技術發展的角度來說,新技術肯定會漸漸取代舊技術,我們只需敞開心懷,去享受科技為我們帶來的快樂。








衛丹音樂


首先,為什麼要聽黑膠唱片?黑膠與CD之間有什麼區別?

黑膠唱片的黃金期是 50-60-70 年代,那是一個古典音樂大師星光璀璨的時代。

黑膠和CD的區別,打個比方,黑膠就好比是膠片拍出來的照片。CD就好比是後期經過了PS磨皮、美白,毛孔畢現的照片。

黑膠的聽感是溫暖的,整首曲子聽下來,耳朵是軟綿綿的。

CD的聽感是冷冰冰的,沒有感情的。

黑膠和CD只是存儲介質不同,內在最大的差別就是錄音模式。

從技術角度,黑膠是模擬信號,錄音是連續的。CD是數字信號,是01010101,錄音不連續。

從製作上看,黑膠是源自制作公司首次錄音的母帶,然後通過母帶製作的黑膠唱片,這個過程是全程模擬的。

CD也是源自母帶,但是很多母帶都是幾十年前的了,由於老化和存儲條件的限制,唱片公司會將模擬母帶轉換成數字母帶,然後再製作成數字信號的CD。

模擬母帶每次都會磨損,所以最好的黑膠唱片就是頭版生產的,然後是次版,次次版。

一套1萬元的黑膠系統(唱機+唱頭放大器+有源音箱),聽感可以完爆3萬元價位的CD系統。

一套5萬元的黑膠系統(唱機+唱放+功放+無源音箱),可以完爆10萬元的SACD系統。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復刻版的黑膠,售價大概在200-300左右,大多是一些經典名盤,可在我眼裡都是垃圾。

因為它不是通過當年的母帶轉錄,而是通過數字母帶,甚至是通過CD轉制,已經是全程數字,完全沒有了黑膠的精髓。

鑑別這類復刻版的垃圾黑膠唱片,主要有以下幾點:重量為180G,製作年份80年代以後,上面印著digital recording 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