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八十一坑,買懂保險真難!

九九八十一坑,買懂保險真難!

很多朋友反映保險的坑太多

稍不留神就掉坑裡了

而且是還沒開始買就已經在坑裡了

買後發現,自己又給自己挖了個

真是坑中坑!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買保險那些的坑

或者說是邪路更恰當

我買了很多保險

卻不知道到底在保障什麼?

業務員把保險產品吹的天花亂墜

我糾結不知道到底要不要手?

我買了一堆保險

健康告知沒過我都不知道

簽單之後業務員人間蒸發的

後續服務沒人管!

基本保障都沒有

理財分紅的保單竟然有好幾張?

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這些巨坑!

套路一:停售,活動到期

某央企有一款產品曾火遍一時

去年4月份的時候上市的,宣稱只賣三天

搶到就是賺到,40萬張保單,保費直逼20億

到今年桃爸二胎都生了

它才停售,這個套路在朋友圈幾乎每個月都會看到

一些保險銷售員叫囂著再不買就停售了

消費者一急,連合同都忽略

就掉進陷阱了

結果最後發現它又出現了

保險公司的解釋為銷售火爆

所以再開放一定額度

為了沒搶到的人,納尼?

但有時候它就是真的來了

產品停售一般有以下原因:

1、不符合保監會對監管要求

2、產品更新換代,會有更好的產品出來

3、保險公司對市場風險預估不足

造成一定損失(往往這種停售是悄無聲息的)

不可能這麼大張旗鼓

不要認為即將停售的產品是最好的選擇

總結:要弄清楚停售原因,理性思考

看看是不是適合自己

買保險的這坑,估計只要朋友圈裡有代理人的都經歷過~~

套路二:好產品,代理人不推

一款一年1678元就可以買到50萬的重疾保障保障,還帶特定疾病

產品怎麼樣?不錯吧!但是業務員不推,你根本就不知道!

因為什麼?

利太小了,不夠他們塞牙縫呀~

賣這樣的產品團隊就要集體出門敲盆了~

為什麼這麼便宜?其實保險本來就很便宜

只不過因為一些廣告費,代理人佣金和運營成本,導致的加價

最後就導致了市場上我們看到的結果。

套路三:健康告知 全部勾否

在大家購買醫療或者重疾的時候

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

那就是填寫健康告知問卷

但是密密麻麻的一堆字,看的都是官方術語,重點要求,人家也不會特別標註告訴你

還得你去一點點扒著找,但有些代理人,昧著良心做單子

你都不符合要求,但還是讓你直接就做上,你問他

我做過手術,能買嗎?在5年前做的,有的就會告訴你沒事

5年的時間醫院不會存檔案的,但是真的不會存嗎?

等到最後理賠的時候,代理人也沒有了!

顯示拒賠的兩個大字,擺在你的面前!

讓你對保險的認知,斷崖式的下降,變成了保險的不支持倡導者

所以具體的一定要看條款,不能輕信保險代理人的片面之言

一定要看的幾個問題:

1.兩年內是否有過住院史?

2.是否有過先天性,原發疾病

3.注意一定要看既往病症,因為條款裡對於既往症是不賠的

就遇到這樣的一個例子:一個帶著肝功能異常的一個客戶找到我,說他想買點保險,但為什麼投保不了,他看了條款的內容,認為都符合,但我只能很委婉的告訴他,條款裡有一條,有詢問2年內檢查是否有異常,這其中就包括了,不管你是兩年內。還是兩年前,只要在醫院有過記錄的,都算是既往症了,這種既往症不屬於可投保的範圍~

九九八十一坑,買懂保險真難!

有的人說有兩年不可抗條款~

首先保險公司的不可抗辯條款

是在你沒有重大過失進行隱瞞的情況下

如果投保前就未進行如實告知

後期發生的風險保險公司是

可以不進行賠付的

套路四:對比產品,惡性攻擊

業務員:姐姐,我們這款好好哦

重疾120種,有輕症還有中症,還有升級的10種特定升級包~

如果遇到產品比自己家的好的,就開始對比公司了

大品牌有保障,合資的小公司不行

最後也不知道怎麼選了

就開始扒各家的條款,重疾險的條款,密密麻麻的十幾頁

戴老花鏡,挨個看,這個你有,這個她沒有

糾結來糾結去,其實意義不大!

一般高發的有25種重大疾病,剩下的都是各家保險公司自己制定的

賠付標準也是自己說的算

輕中症更不用說了,保監會這裡沒有明確定義

所以一般都是各家保險公司自己訂,但相對於高發的它都有

這裡大體不用比較病種的多與少

主要還是看自己身體有哪方面的小毛病,哪方面的補助可以多加一些

就比如:自己心腦血管感覺不太好,那可以針對這一項額外加個補助

看產品哪個這方面的多些

套路五:保障未有,先買理財

業務員:姐姐,我們這款好好哦

每年都有分紅回饋

這個過幾年可以拿到xxxx錢

這個保險大病小病都能賠

門診住院也全部都能報銷

寶寶長大了還能領一筆教育金

真的有這麼好嗎?保障足嗎?分紅高嗎?

那些不保事項,業務員卻避而不談

有的業務員為了儘快完成任務

自己給客戶承諾了很多

高收益高回報大病小病住院都可以報銷等等

然而合同卻並沒有這一項

買保險千萬一定要看合同

銷售員會誤導你,但合同不會欺騙你

套路六:免責條款沒看

相比健康告知和保險條款,免責條款很容易被忽視。

但是它的重要性可一點都不低,

尤其購買定期壽險,

所有不能賠付的,都清清楚楚寫在免責裡了。

包括醫療險,

多款百萬醫療險,

都主打健康告知寬鬆,

你逐字逐句的讀健康告知,

發現確實沒有涉及到你的健康問題,

你以為這樣就萬事大吉了?

別太天真,

可能一個免責條款裡的:酒駕,無合法有效的駕駛證,既往病史

就足以拒你個千百回。

包括意外險、重疾險都會有免責條款,

想了解什麼情況下保險一定不賠,

那你一定要看下免責條款

保險產品繁多,希望大家都能買到適合自己的,仔細看條款,而不是聽信一面之詞就進行購買,也不要因為人情單,而買一些讓自己後悔的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