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存儲解決方案收入超7成 紫晶存儲盡享數據中心建設紅利

今年2月剛上市的紫晶存儲,交出了一份不錯的答卷。

4月23日發佈的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1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8.57%,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3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1.35%。

紫晶存儲,BD-R底層編碼策略通過國際藍光聯盟認證,也是入選工信部“工業強基工程存儲器一條龍”的光存儲企業,光存儲介質中的“數據記錄關鍵鍍膜(合金)材料”中標工信部“2018年工業強基工程”,

公司自啟動向光存儲解決方案提供方角色的轉換至今已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效,2019年,公司來自光存儲解決方案業務的收入增長至3.71億元,佔比超過70%。

另一方面,由於國內光存儲行業與海外市場尚存在差距,紫晶存儲亦在不斷加大研發投入,2019年,公司研發投入較上年增加74.81%,當期研發投入佔營收比重增至9.49%。

國內光存儲市場容量、潛力巨大,這無疑為紫晶存儲的未來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數據中心對於巨大規模冷數據的長期存儲需求,將為低能耗、低成本的光存儲的發展提供難得的提升契機。

光存儲解決方案收入超7成 紫晶存儲盡享數據中心建設紅利

兩大主營並進

隨著雲計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的興起和蓬勃發展,數據量爆發式增長,全球迎來海量數據時代。

然而,海量數據時代的到來,在我們生活和工作中產生的數據越來越多,相應催生了冷熱數據分層存儲的需求。

所謂冷數據,特指活動不頻繁、不會被經常訪問甚至永遠不會被訪問,但仍然需要長期保留的數據。熱數據,則是相對冷數據而言,受到業務特徵、用戶行為等因素影響,訪問相對頻繁的數據。

不過,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後,絕大部分數據都會迅速變“冷”,數據集合中通常有高達80%的部分屬於不常被訪問的冷數據。

這卻不意味著,冷數據已經失去價值,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業務對海量冷數據進行檢索和挖掘的需求依然存在而且日益迫切,其增長速度也要遠高於其他類型的數據。

反觀紫晶存儲,便是一家光存儲科技企業,主營業務為基於藍光數據存儲系統核心技術的光存儲介質、光存儲設備和解決方案的生產、銷售和服務。

其硬件產品主要包括光存儲介質BD-R,以及用於裝載 BD-R的光存儲設備,更重要的是以光存儲設備為基礎,集成行業級應用軟件及硬件共同銷售給客戶的光存儲解決方案。

2016年,公司提出了沿著“介質-設備-解決方案”技術及產業化發展路徑,至2017年解決方案業務收入首次超越光存儲產品設備業務。

直至2019年,紫晶存儲光存儲解決方案業務收入提升至3.71億元,佔公司總營收比重超過70%。

同時,光存儲解決方案業務毛利率再升4.97個百分點。至此,公司產品結構得到顯著優化,進而帶動公司經營能力持續提升。

另一方面,以BD-R為基礎的光存儲產品設備業務在2019年也出現顯著放量,當期公司來自此項業務的收入同比增長80.17%至1.4億元。

而對於整體收入規模的增長,紫晶存儲將其歸結為“擴大銷售規模,大力開拓光存儲市場,佈局全國銷售網絡。”

上述行業背景下,紫晶存儲亦不斷通過研發來提升自身競爭力,而在2019年公司研發投入費用便增加到了4,898.99萬元,同比增長74.81%,佔營收比重再升增加2.51個百分點。

“針對不同行業的存儲痛點,定製化解決方案,豐富了用戶的應用場景,加強了與各行業的深度對話。”紫晶存儲亦指出。

2019年,公司新獲得專利1項,以及紫晶存儲對象存儲軟件、彗星(COMET)大數據光存儲國產化系統等軟件著作權24項,另有多個存儲介質及光存儲裝置系列提交專利申請並獲受理40個。

至此,紫晶存儲旗下的光存儲產品已經可以支持多種國產化平臺,在國內數據存儲產業轉型升級的變革中發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

光存儲解決方案收入超7成 紫晶存儲盡享數據中心建設紅利

賦能中國存儲

得益於從最底層光存儲介質的技術積累,以及紫晶存儲在綠色數據中心、政務、互聯網等領域的運用,公司已經牢牢佔據了國內光存儲行業的先發優勢。

而從本質上講,光存儲可理解為移動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基礎設施。

2015年以來,國家及地方政府相續發佈的本行業產業政策,促進光存儲行業迅速從導入期進入到發展期。

只是,國內企業掌握了包括自主的記錄材料配方及製備方法、底層編碼策略,初步具備了相對自主可控的能力,但在國際標準規格及其背後的技術專利方面仍缺乏話語權。

這一方面要求國內光存儲行業加快追趕步伐,另一方面也為紫晶存儲提供了一定的護城河。

如今,紫晶存儲已成為大陸地區唯一一家BD-R底層編碼策略通過國際藍光聯盟認證的大陸地區光存儲企業,併成為唯一入選工信部“2018 年工業強基工程存儲器一條龍”的光存儲上游材料、生產設備製造和光存儲製造企業。

未來隨著國內光儲備行業的快速發展,亦將為公司帶來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

紫晶存儲的優勢在於,公司底層光存儲核心技術的相對自主可控,可以為開拓政府等對自主可控需求較高終端應用領域的提供更多助力。

截至目前,紫晶存儲的產品已覆蓋到於綠色數據中心、政務、互聯網、醫療、金融、檔案、教育、能源等終端領域。

“公司目前下游最終用戶以政務為主,數據中心、醫療、互聯網等重點行業應用也在持續滲透,2019年上述行業收入金額為4.67億元,佔比超過90.53%。”東興證券指出,隨著綠色數據中心的不斷推廣和政務、金融、等領域對數據歸檔、災備等存儲需求增加,行業下游需求非常旺盛。

據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國內規劃在建的數據中心達320個,其中超大型、大型數據中心數量佔比達到36.1%。

“數據中心對於巨大規模冷數據的長期存儲需求,將為低能耗、低成本的光存儲的發展提供難得機遇。紫晶存儲轉型期間,在綠色數據中心的市場積累的豐富經驗,將使得其在未來的數據中心訂單競爭中具有優勢。”東興證券表示。

中長期來看,光存儲行業的市場規模更為可觀。

雖然2019年中國數據中心數量佔全球數據中心總量的23%,但是相較於海外發達國家仍然存在一定差距,這意味著國內光存儲行業仍然具備極強的增長空間。

另據IDC發佈的《數據時代2025》,2015年以來我國數據圈(以數據圈代表每年被創建、採集或是複製的數據集合)持續保持高速增長趨勢,到2018年我國數據圈7.6ZB,預計到2025年將增至48.6ZB,或成為全球最大的數據圈,2018年至2025年年均複合增長率將達到30.35%。

“在數據呈現爆發式增長背景下,光存儲企業級市場應用具有持續發展的源動力,自主可控的光存儲技術在實現國家信息安全自主可控領域也承擔起重要的發展使命。”紫晶存儲表示。

對於擁有自主可控技術的民族光存儲科技企業而言,無疑將同時分享行業發展和政策驅動帶來的雙重發展機遇和紅利。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