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的深情:眾裡尋他千百度

青玉案·元夕

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辛棄疾的深情:眾裡尋他千百度

辛棄疾,醉裡挑燈看劍


提起辛棄疾,人們想起的更多是“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這些代表著辛棄疾豪放的詞句。

閒時翻書,我也會喜歡吟誦“蘇辛”如“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這般豪放之句,其中自有一番波瀾壯闊在胸懷。但若論起辛稼軒個人所有的詞,我最喜歡的,或者說,讀來最有感覺的,便是這首《青玉案·元夕》。

從某種藝術和文化功能的角度來說,詩詞歌賦和繪畫雕塑、電影歌劇是具有某種共通性的。它們都在篇幅、空間、時間等的限制之下傳達某些概念、情感、思想。

但正因如此,花一下午的時間,讀一首詩,賞一幅畫,看一部電影才會變得格外有趣。就像是兒時玩捉迷藏,你藏起來,我去尋索,樂此不疲。在我看來,一首讓讀者讀來親切的詞,它創造出的意境在讀者的腦海中必定是一脈相承的,短短几十個字,儼然成了一本劇本,在腦海中揮之不去。


辛棄疾的深情:眾裡尋他千百度

辛棄疾


上闕極力渲染元佳節的熱鬧,火樹銀花,寶馬雕車,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人來人往,絡繹不絕。寥寥數筆,概括上元佳節的全貌,說所有的詞人都是優秀的導演大概不為過。這幾句,從遠寫到近,從花千樹、星如雨的燈光點點聚焦到車過留香,從視覺寫到嗅覺、聽覺。此為從大處著筆,繁華熱鬧,但還沒有填入故事。

不知為何,每次讀這幾句,我都會聯想到《紅樓夢》中兒時的香菱走失的情節,但是書中原是寥寥一筆帶過,並未詳細描寫,我總是在想,英蓮被拐走那年的上元節該也是這般熱鬧。


辛棄疾的深情:眾裡尋他千百度

幼時香菱(英蓮)


由此可見,極度繁華背後往往掩蓋著不為人知的落寞與失望,而強烈的光影變幻和人潮流動總是會給人以置身夢魘的錯覺。

在鏡頭的背後,其實是藏著一個人的,此處的景,既為作者所描繪,又為主人公所見。他此時正置身人潮中,尋尋覓覓,繁華鬧處走遍了,尚未看到要找的意中人。

接下來兩句“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便進一步聚焦。

在當代的農村,依舊留有這樣的傳統,每逢節慶,婦女總是要梳妝打扮得漂漂亮亮出門。這兩句,不僅是與“燈火闌珊處”的那人形成對比,起烘托作用;還在於銜接了後面“眾裡尋他千百度”句。我們可以想象一位青年焦急地奔走在人群中,尋尋覓覓,正因如此,他才注意得到來來往往女子頭上的蛾兒雪柳黃金縷,她們的笑聲有多喜悅,他的內心就有多失落。只有在這裡感受得到他的落寞,才能在接下來的詞句中同步感受到他的喜悅與慶幸。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辛棄疾的深情:眾裡尋他千百度


就在心煩意亂,極盡失落時,不經意回頭間,才注意到那人在燈火零落處,遺世而獨立。

談到該句,總是繞不過王國維《人間詞話》“古今成大事業、大學問者的三境界”,相比於將那位燈火零落處的女子解讀為政治失意、不慕榮華、清高孤獨的詞人形象,我更欣賞王國維的解讀。

或許這不僅是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的境界,也是一種處世哲學,可能很多時候,陰差陽錯要比順理成章有趣的多,驚喜往往可能來自於最失望的時刻最意想不到的方向,人世間多少故事也正來自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