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親子樂園玩的時候總有小朋友搶寶寶的珠子你們是怎麼處理的?

小魚兒吃葡萄


搶玩具、搶遊樂設施是孩子們經常發生的“戰爭”。如果自己孩子的東西被其他小朋友搶了,不妨參考下面幾個方法:


1、讓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父母過早介入,會讓孩子失去鍛鍊社交能力的機會。

當孩子的玩具被搶時,媽媽不要急著去幫孩子,不妨先在旁邊冷靜觀察,看他的情緒以及能否自己想辦法解決。孩子的世界並不是我們想的那樣脆弱,孩子自己會制定規則來解決問題。父母提前介入,就會剝奪孩子鍛鍊社交能力的機會。


2、尊重孩子的意願,讓孩子自己做決定,因為父母不能以自己的感受替代孩子的感受。

當孩子玩具被搶了以後,如果孩子在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媽媽自然應該感到高興。如果孩子沒有任何表現,媽媽就要尊重孩子的意願,用詢問的語氣問孩子願不願意讓對方玩,讓他自己做決定。


3、如果孩子覺得委屈,就鼓勵他勇敢要回自己的東西,還孩子一個公平,保護孩子的自我意識。

當寶寶的玩具被搶以後感到委屈難過時,媽媽既要鼓勵寶寶勇敢地表達自己的需求,又要給予他無聲的支持。比如把孩子帶到小朋友面前,讓自己孩子說出自己需求,幫助孩子維護自己的玩具,促進孩子自我意識發展。


希望以上內容能夠幫助你。

懇請大家關注,謝謝大家!


龍鳳胎爸爸聊育兒


答:1、先觀察寶寶是如何應對的,如果寶寶知道拿回來,或者不給其他向朋友拿走,在沒有肢體衝突的情況下他成功了,家長就可以現場不用幹預。

2、先觀察寶寶是如何應對的,如果寶寶搶不過那個小朋友,或者寶寶直接哭了,這時候,家長可以干預。走兩個孩子側邊,一隻手牽小朋友的手,一隻手牽寶寶的手,然後用寶寶的口氣對小朋友說:“你拿我的珠子,我不知道你要做什麼?這是我先玩的,我現在還沒有玩好。”

然後對寶寶說:“我知道小朋友直接拿你的珠子,你有些不知所措了是嗎?”

接下來如果那個小朋友願意溝通,可以協助寶寶和小朋友把各自想要表達的話都說清楚,一般2.5歲左右的孩子是可以做到引導以後表達的。根據孩子的年齡不同,表達的完整程度不同,家長朋友不要太糾結是否說完整了。需要注意引導拿珠子的小朋友需要跟寶寶道歉。

回到家以後,也需要通過遊戲的方式或者情境演練的方式,幫助孩子學習人際交往過程中注意保護自己的能力,也需要幫助孩子建立和維護他的物品歸屬的界限。具體的遊戲方法可以是:

回到家以後跟寶寶玩遊戲的時候,讓寶寶扮演搶東西的小朋友,自己扮演寶寶,用恰當的語言回應搶東西的小朋友,如:“這是我先玩的,等我玩好了再給你玩”“你是想要和我一起玩嗎?”等等,通過這種形式教會寶寶應對這樣的情況,當然演練一次寶寶不一定能學會。這個跟孩子年齡的大小也會有關係。這裡只是舉的我生活中的例子,僅供參考。

3、如果發生了肢體衝突,家長需要立刻抓住孩子們的手,輕輕的抓,不要弄疼小朋友,然後引導動手的小朋友道歉。



文嵐


在和別的孩子交往中,發生糾紛是經常的事情,這也是孩子學習人際交往的一個機會。

你可以走過去,蹲下來,一面用手安撫孩子,一面問孩子:“發生了什麼事情?”孩子能把發生的事情告訴你,就是孩子一個了不起的能力。然後再鼓勵他和搶他東西的孩子說一句:“我不喜歡你搶我的東西”。如果這時對方家長沒有積極的回應,那個小孩也毫無反應,你就到此為止,領著孩子走開。教會孩子遠離危險也是一種生活技能。

如果對方家長批評他的孩子,這時不妨和兩個孩子一起商量有沒有一起玩的可能。這樣可以幫助孩子遇到類似問題怎麼解決的方法。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當孩子發生衝突時,家長最好不要介入太多,引導孩子商討解決問題的方法,來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