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經常被忽視的傳統文化,該如何傳承?

雨沐青辰


來說說我的看法吧,就說最簡單的琴棋書畫中的“琴”。如今隨便找個孩子都能彈幾首鋼琴曲,可學民樂的真可謂鳳毛麟角。

古箏

其實要說起來,個人覺得古箏並不比鋼琴差,在古代甚至現如今,能彈好古箏的都是超凡如仙人一般的。古箏也是文人墨客的抒情寫詩的必備選項,比如:

白居易 的《夜箏》
紫袖紅弦明月中,自彈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聲停處,別有深情一萬重。

絃聲凝絕柔指輕頓,那片刻的寧靜又訴說出千萬重的深情。又比如:

蕭綱的《彈箏》
彈箏北窗下,夜響清音愁。
張高弦易斷,心傷曲不道。

寂靜的夜晚,一個人在窗下彈箏,古箏的聲音響徹長夜,更顯得寂寥愁悶,挑弦太長就容易折斷,心裡憂傷隨著自己的意願去彈奏曲調。讀著這些詩詞,是否感受到了古箏的魅力,流淌著五千年文明的結晶。


古琴

古琴和古箏是不同的,很多人都弄混了,古琴與古箏最明顯的區別就是弦數不同,古琴又稱“七絃琴”,而古箏往往都有13根以上。

古琴的音量較小,能使人靜心放鬆,是高雅的象徵。在孔子推崇的六藝“禮、樂、射、御、書、數”中,古琴就是樂中的必修課。可以說古琴是古代的雅樂,古箏是古代的俗樂,古琴也是詩詞中的常客,比古箏出現的次數要更多。

王維的《竹裡館》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獨自坐在這幽靜竹林中,彈著古琴唱著樂曲,密林之中何人知曉我在這裡?只有一輪明月來與我相伴。


現在許多家長為了都送孩子去學習黑管、薩克斯,學習簫的真的是寥寥無幾。

李嶠的《簫》
虞舜調清管,王褒賦雅音。
參差橫鳳翼,搜索動人心。

詩中寫的好,搜索動人心。簫歷史悠久,音色圓潤輕柔,幽靜典雅。不同於笛子,不宜演奏花舌,而適於吹奏悠長抒情的曲調。此外,琴簫合奏,相得益彰,委婉動聽,更能表達出樂曲深遠的意境。



還有許多古典樂器,一般來說中國古代十大樂器是指琵琶、二胡、編鐘、簫、笛、瑟、琴、壎、笙和鼓這十種民族樂器,看看吧,咱們傳承了多少呢?


觀察員小宸


我們的生活原本承載著許多傳統文化,在商品經濟大潮的衝擊下,一些傳統文化與我們的生活漸行漸遠,值得我們反思。

一 孝親文化

物質有餘,精神不足。孝順不到位,孝敬有缺失;顯親無所謂,聯親靠視頻;棄親時發生,啃老正當行;天倫歡樂少,空巢老人多;年節回家看,打卡般短暫;老人盼話說,子女低頭客。任爾俏容顏,終將生華髮。孝親趁親健,後悔親不在。

二 祭祀文化

我們豫東地區每逢春節、清明、十一(農曆)都到逝去親人墳上燒紙錢,過去都是很鄭重的,祭神如神在,祭人如人在。現在是有的經商或打工在外,墳上光光無紙錢,過去是很忌諱的,只有這個家庭沒人了才會出現。即便有人燒紙,形式化非常嚴重:不知墳裡死者是誰的有,燒紙放炮嘻嘻哈哈的有,紙沒燒完就走的有……不一而足。這不是簡單的迷信,是祭祀文化的缺失,沒有先人的過去,就沒有今人的現在。

三 娛樂文化

過去農村在農閒時節,總有一些娛樂活動,有成年人參與的,有未成年人參與的,也有混合參與的。這些活動通通都體現出合作、責任、奉獻、快樂等精神,有些活動還要一代一代培養接班人,不是隨便找個人就行,甚至有時要耽誤自家的勞動。現在大多都搞不起來了,怕耽誤掙錢。偶爾相聚 ,交流的還是錢或者和錢相關的東西。

四 春節文化

也就是年文化,過去農村過年拜年是一項重用活動,大家按年齡、輩分集體到村裡有老人的人家去拜年,真是家有一老,勝有一寶。有些鄰里矛盾在拜年時通過老人的協調就能化解。沒事與可以聽聽老人講講村裡的掌故甚至某個人已忘的出生日期。現在只剩下打麻將、看電視、玩手機了。


秀雲涵天


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淵源流長,必須系統化學習。建議小學課程中加入國學知識課程。古時文人的必修課,從《三字經》、《百家姓》、到《四書五經》,這些對現時代的教育並不適合,但從中可以提煉出精華,教育子子孫孫。教育是治國和強國之本,只有通過基礎教育,才能使傳統文化發揚光大。舉個小例子,吃飯時吧唧嘴,是很不好的習慣,在傳統文化的禮節中是絕對不被允許的。還有飯上不能豎著插筷子,只有祭祀時才會被這樣使用。這些是行為規範,往往被人忽視。這只是生活方面的點點滴滴。但由小見大,才能逐漸培養立人做事之本,慢慢成就“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三思而行、一日三省”等大的方面。

社會上的國學講座越來越多,這是件利國利民的好事情。重視傳統文化從兒童抓起,從教育帶動國家發展是百年大計、千年大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