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奶粉本地銷量大漲 未來或供貨趨緊?

近日,受國外疫情影響,國際乳製品市場出現了“奶荒”的現象。株洲一些媽媽擔心進口品牌奶粉出現漲價和斷供的可能,開啟了瘋狂囤貨模式。

進口奶粉本地銷量大漲 未來或供貨趨緊?

擔憂進口奶粉斷供,寶媽們瘋狂囤貨

家住蘆淞區經世皇城小區的居民文女士告訴記者,她的寶寶剛滿四個月,由於她沒有母乳,因此寶寶出生以來,一直食用進口品牌奶粉。

最近,文女士的朋友圈和“媽媽群”中,經常被進口奶粉漲價和斷供的相關訊息刷屏,這讓她有些慌了神。為了保障孩子的口糧,這幾天她從一名微商朋友手中海淘了16罐進口品牌奶粉以及奶瓶奶嘴等商品,總共花費了4000多元。

“寶寶食量較大,現在平均每週都要吃掉1罐奶粉,一個月下來就要4罐。隨著孩子年齡逐步增長,到寶寶6個月大的時候,需要消耗的奶粉肯定還會更多,估計一個月就會要消耗掉6罐。”文女士說,她現在囤積的這16罐進口品牌奶粉估計也只能堅持3個多月。

同樣擔憂進口品牌奶粉斷供的還有泰山公館小區的王先生,他的寶寶上週剛滿百天。雖然是母乳餵養,但由於媽媽奶量比較少,寶寶需要補充奶粉才能滿足食量。之前,寶寶的奶粉一直是由在英國唸書的小姨幫忙代購。不過受英國疫情影響,目前小姨已經回國了,所以寶寶的奶粉也因此斷供。

目前,王先生家還剩3罐英國品牌的奶粉。“我不知道是繼續購買這款英國品牌的奶粉,還是以後給寶寶吃國產品牌的奶粉,非常糾結。”王先生說。

目前價格穩定,銷量上漲

進口品牌奶粉是否真的已經出現漲價甚至是斷供的情況呢?

針對這一問題,記者聯繫了株百食品採購科的相關負責人,並走訪了市內幾家母嬰專賣店。

株百食品採購科副經理王湘告訴記者,株百各個門店銷售的所有進口奶粉,目前都沒有接到漲價的通知,有幾個品牌的進口奶粉還有打折優惠活動。不過根據門店銷售人員反饋的信息,近段時間顧客搶購進口品牌奶粉的情況確有出現。從3月中旬到現在,進口品牌奶粉的銷售量環比上漲超過200%。

另外,記者走訪多家母嬰店也發現,進口品牌的奶粉基本都未漲價。

進口奶粉或將供貨趨緊

雖然市面上銷售的進口奶粉的價格暫時都趨於穩定,但某全國連鎖的母嬰產品企業株洲店的負責人也向記者坦言,當前總部的國外進口渠道和乳製品國際物流行業,的確受到了一定的影響,現在他們在售的進口品牌奶粉基本都是在消耗庫存。未來國際物流如果持續受影響的話,進口品牌奶粉供貨趨緊,價格可能會有所上浮。

此外,一位常年代購進口品牌奶粉的微商也向記者透露,少數進口品牌奶粉的價格目前確實已經略有上漲。以某品牌奶粉為例,之前直郵國內的話是235元一罐,現在每罐要漲5元航空運輸費。

【延伸閱讀】

寶媽選擇奶粉需理性

切勿迷信“進口”二字

進口奶粉是否真的為最優選擇?寶媽們究竟該如何為寶寶選擇奶粉?記者向株洲市中心醫院兒童保健科主任文湘蘭進行了諮詢。

文湘蘭告訴記者,其實相對進口奶粉而言,國產奶粉更適合中國寶寶的體質。在國際上,所有的嬰幼兒奶粉都是以儘可能接近母乳為標準,而中國人和外國人在飲食習慣上有差異,因此中國媽媽和外國媽媽的母乳也是存在一定差異的。中國媽媽直接採購國外內銷奶粉,其實並不利於中國寶寶的營養攝入,因為國外內銷的奶粉配方更多是針對本國寶寶設計,並沒有考慮中國寶寶的營養需求。文湘蘭建議,寶媽們在為孩子選購奶粉的時候,可儘量選擇專為中國寶寶設計的國產配方奶粉,如果要選擇進口品牌的奶粉,也儘量購買針對中國出口的配方奶粉。

另外,文湘蘭還想通過晚報向寶媽們傳授一些“轉奶”的小訣竅。如果寶寶每次攝入的奶量為150毫升,那麼剛開始轉奶時,可以先加入120毫升原品牌奶,再加入30毫升新品牌奶,即4:1。兩天後寶寶身體無異常情況,再將原品牌和新品牌的比例調整為3:2,以此類推就可以安全地完成轉奶。不過,文湘蘭提醒,如果寶寶有腹瀉或腸道功能發育不好的情況,不適用這種轉奶方式。

進口奶粉本地銷量大漲 未來或供貨趨緊?

來源/株洲晚報 見習記者/廖智勇

編輯/黃盼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新聞熱線:18173385049(李記者)、15907333036(舒記者)

聲明:分享要尊重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株洲發佈”刪除。

進口奶粉本地銷量大漲 未來或供貨趨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