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胡同》裡的美食是用腳踩出來的?您瞧好了!

這劇也太下飯了!

光看圖片就餓了

半夜放毒!

《芝麻胡同》裡這麼多好吃的,可饞壞了網友!劇中人吃的窩窩頭、驢打滾、滷煮火燒讓網友們口水直流……但最讓人垂涎三尺的,還得是那口最下飯的沁芳居醬菜!網友表示,這劇看完讓人餓得受不了!

《芝麻胡同》裡的美食是用腳踩出來的?您瞧好了!

可是你知道嗎?在以前這些爽口下飯的美食,可都是醬把式們一腳一腳踩出來的!話不多說,咱們今天就來看一看,這些美味是怎麼“踩”出來的!


醬菜行裡的儀式感


醬菜做得好,靠的就是這醬。

老輩子的醬園行,生產力低、機械不發達,只能依賴人力去踩。

雖說是腳踩出來的,可都是乾乾淨淨的老北京“手“藝。洗的白白淨淨的腳丫子,還得再泡黃酒消毒,倆字兒,講究!

《芝麻胡同》裡的美食是用腳踩出來的?您瞧好了!

用腳“踩“出來的醬菜,在不破壞食物原有結構的前提下,水分被充分擠壓了出去,還能讓調料快速融入到蔬菜裡,最關鍵是工人省勁兒!

別小看了這古法醬菜,這些工藝嚴謹、程序複雜的功夫,可是從明代就傳承下來的近500年曆史的手藝,到現在已經成為了我國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芝麻胡同》裡的美食是用腳踩出來的?您瞧好了!

瞧這滾圓金黃的豐潤“黃子”,上了屜,香味能飄出二里地!

每年的二月初二,是踩黃子的大日子。一整年的醬菜成不成,就看這踩出來的黃豆合不合格!

《芝麻胡同》裡的美食是用腳踩出來的?您瞧好了!

黃豆起出來,裝進特製的木匣。洗乾淨“丫子”的夥計們,還得再用黃酒沖泡一遍。隨後每人負責一隻匣子,以腳踩製作醬坯。

《芝麻胡同》裡的美食是用腳踩出來的?您瞧好了!

一邊踩,還要一邊唱踩醬歌。“豐潤的豆子黃,黃子浸透了芳,四九城那個幹炸醬,漢子們的火一腔!”

這踩醬的老工藝,愣是踩出了儀式感!


小醬菜的大講究


踩黃豆,只是制醬的第一道工序。

踩好的醬坯在經過一段時間發酵之後,已經有了醬的香氣。每年農曆四月,洗淨的醬坯便會以特定的比例注入海鹽、淨水,沉掉雜質,封好醬缸。

《芝麻胡同》裡的美食是用腳踩出來的?您瞧好了!

不同的醬菜園子由於其工藝、口味不同,比例不一樣,作出來的醬菜也是風味各異!

入了伏,醬缸便到了打耙的時節,沁芳居的夥計們也到了最忙的時候。幾十口大醬缸上,夥計們上下翻飛,用工具奮力攪動已經變得暗紅的醬。

《芝麻胡同》裡的美食是用腳踩出來的?您瞧好了!

每個醬缸早晚各打一次,每次都要打數百下。從入伏一直幹到處暑。只有這樣,醬裡的泡沫和雜質才能被充分打出來,醬的味道才能更加醇厚!

作為沁芳居的少東家,嚴振聲這活從小也沒少幹。“要是連打耙都不會,這生意也不能傳給我!”

《芝麻胡同》裡的美食是用腳踩出來的?您瞧好了!

沁芳居的老祖宗們根據節氣、食物的特點,在生活中摸索出了一套獨一無二的制醬法門。這裡面的學問,細說起來可大了去了!

雖然,現代人已經用機械代替了腳踩缸醃的老手藝,但人們仍然懷念往日那口歲月沉甸的味道。

《芝麻胡同》裡的美食是用腳踩出來的?您瞧好了!

《芝麻胡同》裡的美食是用腳踩出來的?您瞧好了!

《芝麻胡同》裡的美食是用腳踩出來的?您瞧好了!

在那個食物匱乏的年代,有滋有味的醬菜是老北京人生活中難得的點綴。而正是靠著這踩黃制醬的老手藝、作風嚴謹的人生信條,“嚴振聲們”才趟過了生活的溝溝坎坎,一步一步走出來個“花好月圓”!

《芝麻胡同》裡的美食是用腳踩出來的?您瞧好了!

看到這兒,是不是已經被老北京醬菜給迷住啦?還不趕緊買上二兩小菜、配點小酒,繼續鎖定CCTV-8經典劇場,品嚐美味的同時與《芝麻胡同》一起咂摸生活的味道!


鎖定CCTV-8經典劇場

《芝麻胡同》正在熱播

關注“CCTV電視劇”

央視頻、微博、抖音、頭條官方賬號

解鎖更多臺前幕後精彩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