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的本质》:我们与成为穷人的距离有多远?

一部香港纪录片叫《穷富翁大作战》,每一集邀请一位名流人士去体验社会基层人士的贫穷生活,其中有一集邀请到服装品牌G2000的创始人田北辰,去体验环卫工人的生活,时薪只有25元港币。一开始他信心满满。

经历了两天的繁重的体力活,住在只能容纳一张床的“棺材房”,连吃一顿像样午餐的饭钱的饭钱都拿不出来。

《贫穷的本质》:我们与成为穷人的距离有多远?

上节目之前的豪言壮语再也说不出来了,他在节目中说道:“我已经完全没有心情去考虑其它,我努力工作,只是希望吃一顿好的。”

贫穷的困境,难道真的是难以克服的吗?造成贫困的原因是什么?有没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摆脱穷困的现象呢?

对于这一些疑问,《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这一书中,能够给我们不小的启发。本书是印度的阿比吉特•班纳吉与法国的埃斯特•迪弗洛这两位作者合著的。两位作者是夫妻,而且都是麻省理工的经济学教授,在2003年,他们联合创建贫困行动实验室(J-PAL),致力于确保扶贫政策的制定基于科学依据,从而减少贫困人口,其研究成果已赢得国际认可,获西班牙毕尔巴鄂比斯开银行年度“知识前沿”奖。

《贫穷的本质》:我们与成为穷人的距离有多远?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以上两位作者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埃丝特·迪弗洛获奖的时候只有47岁,更是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同时也是史上第二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女性得主。

作为一个小老百姓,不指望自己能为减少世界贫困人口做太大贡献,只希望自己能够为自己的未来早些做好准备,不会让自己落得一个流落街头的下场。

《贫穷的本质》:我们与成为穷人的距离有多远?

夫妻档作者

正如书中所说:

贫穷就像一道陷阱,让深陷其中的人无法逃离。尽管有逃出陷阱的梯子存在,但梯子并不总是放在正确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很多人并不知道怎么踏上梯子。

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看看我们普通人能够做到的一些避免踏入陷阱的方法吧!


01 预防胜于治疗

在极度贫困的地区,一顶经过消毒的蚊帐,就能够让儿童感染疟疾的概率减少30%,而日后带来的经济效益是相当的可观,是一笔相当划算的买卖,当地人却往往难以认识到预防的重要性,而往往把精力放到了事后的补救当中。若是一场大病的到来,往往会让他们的家庭雪上加霜,陷入更加难以摆脱的贫困陷阱中。

《贫穷的本质》:我们与成为穷人的距离有多远?

回到我们的日常生活,换了一个场景其实我们与他们之间的差别并不大。大家想一想,在朋友圈中看到的“xx筹”的信息还少吗?一个个身患重病重病的人,将生命的寄托放到了素不相识的陌生人身上。虽然人间充满爱,但因为如今平台审核不严以及越来越多的滥用,会让人们献爱心的行动大打折扣。

前两年有一篇文章《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作者的岳父因流感而去世,即使在北京属于中产的他们,一场大病下来,资产严重缩水。如果是贫困的家庭,那经济的压力就更巨大了。

面对疾病,我们很多时候都难以预计,但是有很多方法可以让我们降低因病致贫。

(1)定期体检。尤其是40岁以后,如果是小病及时干预。但这一点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因为如果出现明显的病症再去检查,往往后果比较严重。

(2)打预防针。像小孩的预防针必须保质保量地打好,成年人每年注射流感疫苗,女性朋友注射HPV疫苗等等。

(3)最低保障,医保一定要买,再穷不能缺医保。

(4)有条件的购买医疗险、重疾险。最起码不会让自己以及家人的生活受到太多影响。

其实比起生大病所需要的治疗费用以及误工费,这些预防措施所需要的钱,可以说是微不足道。有时可能也是一个意识的问题。


02 警惕消费主义的陷阱

电影《寄生虫》中有一幕,主角一家都顺利进入到富人家中工作,他们拿到工资后,第一时间的是想着要去吃顿好的,而不是利用这笔钱存起来以应对日后的突发状况,去改善自己的生活居住环境或者是提升自己。

《贫穷的本质》:我们与成为穷人的距离有多远?

满足短期的欲望,会比实现长远的收益更具有诱惑力。长期处于贫穷状态下的人,往往会认为未来遥不可及,这往往是因为:

“穷人还生活在巨大的压力之下,而由压力产生的皮质醇会使我们做出更冲动的决定。”

同样,这样的一种“穷人思维”,其实在我们身边也并不少见。

因为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秉持着“不能亏待自己的信念”,“剁手”、”买买买“是多少年轻人的日常。

《贫穷的本质》:我们与成为穷人的距离有多远?

对一部分人来说,能做“月光族”也已经是一种奢侈的愿望,因为有很多的人入不敷出,甚至靠刷信用卡、借网贷度日,现金流约等于0,活生生地把自己作成一个真正的穷人。

像是疫情下的今天,多少人的生计受到了影响,现金流不足的微小企业倒闭了不少,现金流不足的个人,生活更是艰辛。这样的时刻,我们更应该抵制住消费陷阱。

“剁手“的时候考虑的是自己的需要与否,而不是商品降价的幅度,若不需要,打骨折也不要买。买之前可以给自己一两天的冷静期,看看过一段时间再去打开,还有没有想购买的欲望。

这两个方法,我经常使用,有效避免了自己冲动消费。


03 切勿忽视教育

有报道当今学生们最喜欢的职业是网红,有部分学生会认为即使不读书,只要成为网红就能够得到大量的曝光,钱也来得很快。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缺乏教育缺乏文化的背景的网红们,有多少匆匆走到台前,又匆匆被拉下神坛,只是昙花一现。

《贫穷的本质》:我们与成为穷人的距离有多远?

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人才的投资,但是这种投资周期较长,穷人往往无法承受这一个漫长的收获期,他们更愿意更快捷的回报。

例如,让孩子早早地辍学,回家务农或者是外出打工,对穷人们的经济压力立即减缓不少,一来可以不用交学杂费,而又能为家庭贡献一份收入,而这对他们来说已经很满足了。

但这样但投资更像是竭泽而渔,将个人的潜力过早地耗尽了。教育虽然不能保证一个人的成功,但教育起码能够给以人更广阔的视野,给人更多获得资讯的途径以及更多的选择空间。

越是有钱的人,越是重视教育,这里的教育不单单只课堂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对各种能力的培养。

而对于已经读完书的人来说,毕业不是意味着学习的终结,而是另一段学习旅程的开始,更注重知识的实践性与应用。时代在进步,不学习可能我们就会是下一个被ETC淘汰的高速路收费员。

《贫穷的本质》:我们与成为穷人的距离有多远?

04 结语

电影《小丑》中,男主亚瑟·弗莱克说过一句话:“贫穷才是真正的病。”

因长时间处在贫穷的状态之下,如果没有外力的帮助,往往是难以摆脱贫穷,陷入贫穷的恶性循环。

如今通过政府与各个组织的帮助下,即使是最贫困的人,生活的质量也比以前有所提升。但对我们普通人来说,让我们通往贫穷的陷阱并不少见。也许是一场大病,也许是一次次的不合理的消费,有也许是贪图了安逸而忽视了学习的重要性。

《贫穷的本质》这一本书,粗读之下,可能会稍显枯燥,但是细细品读之下,会发现造成贫穷的原因多样,而解决贫穷的“梯子”如今也越来越多。

而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要牢牢地抓稳这些摆脱贫穷的“梯子”,努力不给从事贫困工作的人们再添麻烦~

《贫穷的本质》:我们与成为穷人的距离有多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