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是不是吸血鬼?

美团是不是吸血鬼?


无论你站在哪边,这场风暴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参与者。

这是我对近日美团垄断和高佣金风波这一事件的基础立场。

事件回顾

先梳理一下事件。4月10号,上周五,广东省餐服务行业饮协会发了一封联名交涉函,指出美团在该地区市占率已经达到垄断标准,并针对部分商家面对的高佣金(最高26%)强势要求美团对地区商家降拥5%或以上。

13号美团发公告回应,表示“2019Q4每单只赚了不到2毛钱”,以及2019年超80%以上商家佣金在10%-20%。

今天,协会再向美团发出质疑,指出美团公布的数据存在问题,首先是佣金比例,协会以海丰县餐饮协会提供的数据为例,发现约120家商家的佣金,无一低于20%;其次是支付骑手的比例,其实不到八成,只有74%左右。

目前美团还未给出回应,但是预计本周会有进一步回应。

数据解剖

首先,美团和协会的数据都没有错,都是真实的,但是为什么会不一样。很简单,大家的计算维度,或者说方法有区别。

首先是佣金,美团提到的是2019年超八成商户佣金比例在10%-20%,换言之,2019年有两成以下的商户佣金区间在0-10%(不包含10%)和20%以上(不包含20%)。协会说海丰县100多家商户高于20%,与美团的说法不冲突。

其次是骑手成本占比。美团的八成,是用“骑手成本/佣金收入”,协会的七成,是用“骑手成本/外卖收入”。两者的计算方法是不同的,或者说分母是不同的,协会的“外卖收入”是包含“佣金收入”的。除了佣金收入,外卖收入还包括在线营销等收入。根据财报,2019年,美团餐饮外卖收入为548亿,佣金收入为496亿。

谁的错?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觉得得先明白一件事:商家难做,不完全是由美团造成的,或者说,美团并不是让商家活不下去的罪魁祸首。

消费不振导致收入急剧下滑,才是外卖商家活不下去的最大原因。商家为什么会活不下去,是因为没有现金流,或者现金流太紧了。协会在交涉函和回应中特别提到,美团的返佣无法提现,商家现金流得不到补充。

这的确是美团的一个槽点,显得不够有诚意,而且美团的现金流应该不至于到吃紧的程度。根据财报,截止2019年底,美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34亿元,以及短期投资494亿元。

反过来思考,既然美团佣金高导致商家活不下去,那就不做外卖好了,没有美团的高佣金,不是会活的更好?不过在我看来,以现在这种经济形势,不做外卖的商家,绝大部分可能会死的更快,而不是活的更好。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相信市场经济会给这些商家指明最终的方向。


注:归一短评系列今后将会选择每日或每周热点事件进行短评,欢迎看客们发表看法,共同“嘴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