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4月29日報道 英媒稱,根據一項新的研究結果,新冠病毒可以在擁擠空間或衛生間等處的空氣中存留達數小時之久,開展這項研究的科學家建議民眾在公共場合佩戴口罩。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4月27日報道,目前已知的一點是,新冠病毒可以通過人與人之間的直接接觸或咳嗽、打噴嚏形成的飛沫來傳播。不過相比之下,對它有可能通過空氣傳播這一點所知甚少。
不過,根據刊登在英國《自然》週刊上的一項研究顯示,新冠病毒在通風不好的地方有可能在空氣中存活一段時間。
研究人員在包括醫院內及城市的一些公共場所等30處地點提取了樣本。結果發現,在大多數公共場所,空氣中的病毒顆粒含量低於能被檢測到的程度,只有兩處容易出現人員聚集的場所例外,其中一處是一家商場的入口處。
研究報告說,在居民樓和超市等醫院以外的開放公共空間,新冠病毒“氣溶膠”的濃度總體來說很低。
與此同時,在醫院裡,隔離病房和通風良好的普通病房內的病毒顆粒數量也都很低,不過在患者使用的衛生間,由於通風不好,病毒顆粒的數量上升。
報告說:“空氣中的新冠病毒可能要麼來自患者的呼吸,要麼來自患者使用衛生間時產生的糞便或尿液所形成的含有大量病毒的氣溶膠。”
報道稱,人們在呼吸、咳嗽或講話時產生兩種飛沫:大的飛沫在蒸發之前落到地面,造成汙染的大多是落到一些物體上的飛沫;小的飛沫則形成氣溶膠,可在空中停留數小時之久。
報道還稱,在醫護人員去除防護裝備的通風不佳的房間內,病毒顆粒的濃度也呈現較高水平。這或許表明,當醫護人員取下口罩、手套和防護服時,汙染了這些裝備的病毒顆粒會再次進入空氣。
報道指出,如果病毒通過氣溶膠傳播,那麼有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即病毒顆粒在封閉空間內越積越多,或被遠距離傳播。
進行這項研究的科學家說,該項目並未尋求證實空氣中病毒顆粒的感染性。
不過項目負責人藍柯教授表示,這項研究證明,病毒攜帶者在呼吸或講話時,有可能出現新冠病毒氣溶膠傳播的情況並影響到靠近及遠離傳播源的人。
他在論文中寫道,為了預防感染,公眾應該避免聚集,並應佩戴口罩以降低與空氣中的病毒接觸的風險。
他說,這一發現凸顯了通風及給有可能成為病毒傳播源的物體表面消毒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