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琦父親被爆在工地開車:多少孩子一邊嫌棄父母,一邊依賴父母

來源丨教育

ID丨edu618

近兩年,李佳琦可謂是紅的發紫!

直播界當之無愧的一哥;能去他直播間的,不是央視名嘴就是當紅明星;一個月6位數的收入,讓大部分人望塵莫及。

李佳琦父親被爆在工地開車:多少孩子一邊嫌棄父母,一邊依賴父母

然而這樣一位網絡上的風雲人物,他的爸爸居然是工地上開車的。

李佳琦父親被爆在工地開車:多少孩子一邊嫌棄父母,一邊依賴父母

從爆料的內容可以看出,李爸爸在工地開車一年也能賺一二十萬,根本不用兒子養。

李佳琦父親被爆在工地開車:多少孩子一邊嫌棄父母,一邊依賴父母

碰到投緣的人,李爸爸會主動聊兒子李佳琦的事,為兒子感到自豪。

雖然李佳琦現在成了名人,但對於父親不是很光鮮亮麗的工作,他卻並不在乎。

依舊尊重父親的意願,讓他做著自己喜歡做的工作。

父子倆積極的生活態度,超正的心態,贏得了網友的一致稱讚。

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像李佳琦一樣,可以正確的看待父母的職業。

有些人還因為父母的工作不夠體面,而對父母有諸多抱怨,甚至看不起自己的父母。

這些人一邊對父母的職業嫌棄和不滿,一邊卻又不得不依靠父母賺來的錢生活著。

1多少父母的職業,成了孩子難以啟齒的尷尬

電視劇《少年派》裡,林妙妙在父母的呵護下長大。

父愛如山,父親在經濟上從來都不曾虧待過女兒,不讓她吃一點苦。

後來父親失業了,為了養家餬口,做起了殯儀館司儀。

這事被女兒知道後,她指著父親破口大罵:

“他現在乾的活有多瘮人,他掙死人的錢!”

李佳琦父親被爆在工地開車:多少孩子一邊嫌棄父母,一邊依賴父母

甚至直呼父親名字,命令他“立即給我辭職”。

父親為平息女兒的憤怒,讓女兒先吃飯,林妙妙卻拍開父親的手,大喊:“不許吃!別碰!你今天碰死人了沒有?!”

李佳琦父親被爆在工地開車:多少孩子一邊嫌棄父母,一邊依賴父母

看到女兒如此蠻橫,母親的怒火也被挑起來了:

“你爸不偷不搶,憑本事吃飯,丟你什麼人了,你憑什麼說他!”

“你暑假的補課費,誰給你出的?兩輛自行車誰給你買的?你的零花錢不夠了,衝誰要啊?”

李佳琦父親被爆在工地開車:多少孩子一邊嫌棄父母,一邊依賴父母

最後,這場“戰爭”在母親狠狠的一巴掌中結束。

電視來源於生活,現實生活中,確實有很多人,對父母的職業耿耿於懷。

知乎上,因父母不體面的職業而受困擾的人數不勝數。

李佳琦父親被爆在工地開車:多少孩子一邊嫌棄父母,一邊依賴父母

很多人雖然心裡明白,正是靠著父母的工作,自己才能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但依舊無法克服自卑的心理,對父母的職業心懷芥蒂。

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遭遇各種各樣的攀比,當父母不光鮮的工作成為孩子自卑的源泉,孩子對父母的嫌棄也在日積月累中越積越厚。

2職業有高低之分,愛卻沒有

綜藝節目《老師請回答》裡,有一位單親父親,為了兒子真的付出了所有。

在兒子還沒斷奶的時候,夫妻感情破裂離婚。父親為了爭取兒子的撫養權,淨身出戶。

為了撫養兒子,父親沒日沒夜地開車跑長途,拼命賺錢。

一次,父親牙壞了需要拔掉,他捨不得付500多元的醫藥費。自己對著後視鏡,用改錐把牙給拔了。

就著兩瓶礦泉水漱漱口,就算是消毒、止痛了。

鑽心地劇痛,在這位父親眼裡,卻是如此輕描淡寫。

李佳琦父親被爆在工地開車:多少孩子一邊嫌棄父母,一邊依賴父母

兒子嫌父親在金錢上對自己管控太嚴,卻從不知自己花的每一分錢,都是父親的血汗換來的。

也許父母的工作不夠體面,賺錢不是很多,但他們卻把自己拼盡全力賺得的所有,都捧給了孩子,為的就是讓孩子過上更體面的生活。

泰國2015年的選美冠軍Mint出生於貧民窟,母親沒有文化,只能靠撿垃圾、打零工維持生計,供她和弟弟讀書。

Mint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大學,卻負擔不起高昂的學費,最終只能放棄了讀大學的機會。

李佳琦父親被爆在工地開車:多少孩子一邊嫌棄父母,一邊依賴父母

後來,Mint被朋友推薦去參加了選美大賽,並一舉奪冠。

獲得殊榮後,Mint連衣服都沒來得及換,就匆匆趕回家,要和媽媽分享自己的成功。

看到依然在撿垃圾的母親,Mint再也忍不住,跪在了母親跟前,華麗的衣著與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

李佳琦父親被爆在工地開車:多少孩子一邊嫌棄父母,一邊依賴父母

當記者問她,會不會為自己的出身感到丟臉時。

Mint答道:“不會,我有今天,就是因為媽媽有這份工作,從事正當職業賺到的錢是清白乾淨的,怎麼會覺得媽媽丟臉?我只會為媽媽感到心疼。”

李佳琦父親被爆在工地開車:多少孩子一邊嫌棄父母,一邊依賴父母

《詩經》說:“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意思是:可憐我的父母,撫養我長大太辛勞。

古往今來,父母對孩子的愛都是一樣的,不求回報的付出,傾盡自己所有,給孩子提供他們能力範圍內最好的生活條件。

父母一次次彎下的腰,成就了我們昂首挺胸的未來。

也許有些父母的工作並不那麼體面,但他們對子女的愛卻不比任何一個父母少。

3讓孩子多瞭解父母的世界作家尹建莉說:“父母之愛都深如大海,但有質量差別。決定質量高低的,不是父母的學歷,收入地位等,而是對細節的處理水平。”

父母辛苦半輩子都是為了孩子,但孩子為什麼不能體諒父母呢?

其實很多孩子,並不瞭解自己的父母。

有些父母覺得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便把孩子隔絕在自己的世界之外,孩子不瞭解父母的生活,又怎麼去體恤父母?

父母不妨創造機會,讓彼此的世界多一些交集:

1、和孩子分享工作中的苦和樂

網上有位做保潔工的媽媽,怕自己的工作給上三四年級的女兒帶來困擾,經常和女兒交心。

媽媽把做鐘點工的原因告訴女兒,女兒也會把她的擔心告訴媽媽;

女兒怕媽媽的工作被人看不起,媽媽就耐心地和女兒溝通,打消她的顧慮;

媽媽在工作中做錯了事,或者被客戶認可,都會告訴女兒。

李佳琦父親被爆在工地開車:多少孩子一邊嫌棄父母,一邊依賴父母

在母女倆一次次的溝通中,女兒對媽媽做保潔員不再排斥,最終認可了媽媽的工作。

當你把工作中的瑣碎和孩子分享時,你會發現,其實孩子比你想象中更願意理解你。2、讓孩子瞭解父母的工作世界

佟麗婭在參加《嚮往的生活》時,曾說過自己拍戲都會帶著兒子,她覺得這樣對孩子是一種鍛鍊。

李佳琦父親被爆在工地開車:多少孩子一邊嫌棄父母,一邊依賴父母

兒子在劇組生活,見到了世面,語言、社交能力提高的同時,對媽媽的工作也有了全面的瞭解。

佟麗婭說,兒子受到劇組氛圍的薰陶,立志長大後要當導演。

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帶孩子參觀父母的工作環境,讓孩子瞭解父母工作的一面。

理解是建立在瞭解的基礎上的,孩子對父母也不例外。

4

不管父母從事哪方面的工作,只要是靠自己的能力賺錢的正當行業,就不丟人。

李玫瑾說:孩子的問題往往是成年人造成的。孩子的每種行為和心理,一定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係。孩子的看法取決於父母的教育。

《少年說》裡,高二女生許洛向爸爸的一番表白,感動了無數人。

許洛是單親家庭,從小到大和做保安的爸爸相依為命。爸爸從來沒有因為自己的職業,讓她缺少過什麼。

爸爸的“苦”她都看在眼裡,爸爸的“難”她也能感同身受。

最後,許洛衝著臺下的爸爸喊道:

你不用把所有的心酸難受都往肚子裡咽,你也不用再為自己的職業感到難堪了。

以後你來接我,可以自信地穿上全套工作服站在校門口,你就是我心目中最帥的樣子”

李佳琦父親被爆在工地開車:多少孩子一邊嫌棄父母,一邊依賴父母

爸爸聽到女兒的深情表白,感動地直抹眼淚。

平凡的工作,不起眼的保安,卻是孩子心目中最帥的爸爸。

聽過這樣一句話:最好的教育,是孩子能在父母的生活中,汲取精神的力量。

世上從來就沒有丟人的職業,那個為了孩子每天奔波勞累的背影,是孩子心中最偉大的形象。

願每一個孩子都能正確看待父母的職業,

願每一個父母都能給予孩子瞭解自己的機會。

*作者:一點塵:喜歡書和美食,嚮往詩和遠方,於浮躁中活出一抹清歡。教育致力於為1~12歲兒童打造前沿、權威的家庭親子教育平臺,通過解讀國內外先進教育理念、跟進教育部政策,為家長提供有指導價值和意義的內容。本文由教育編輯部原創,轉載請聯繫微信號(ID:judushu)授權。

*注:本文部分圖片來自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