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荒”來了?囤嗎?

“糧荒”來了?囤嗎?

囤積糧食,有必要嗎?


文/貌貌狼(微信公眾號:財經郎眼Daily

3月,全球最大的小麥出口國之一哈薩克斯坦禁止出口小麥、土豆等 11 種農產品,隨後越南、俄羅斯、泰國、塞爾維亞、印度等國也在禁止或減緩糧食出口。4月1日,俄羅斯農業部宣佈,俄羅斯可能從 5 月中旬至 6 月 30 日暫停向“歐亞經濟聯盟”以外的國家和地區出口糧食。

與此同時,聯合國發佈報告稱,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導致勞動力短缺、供應鏈中斷,可能影響一些國家和地區糧食安全,儘管近日越南、哈薩克斯坦等國相繼解禁,但整體來看中國的糧食供應夠不夠吃,老百姓該不該囤糧,國際糧價上漲會對我們的生活產生怎樣的影響?

本期《財經郎眼》現場迎來五位嘉賓,華南農業大學教授、水稻研究室主任唐湘如,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副教授周如南,廣東省社會科學綜合研究開發中心主任黎友煥,南方日報經濟新聞部記者黃進,廣東廣播電視臺主持人郭蕾,以及一位遠程連線嘉賓,經濟趨勢觀察家時寒冰,他們將從不同角度,深度探討當下的糧食安全現狀。

節選至《財經郎眼》節目“囤積糧食,有必要嗎?”

“糧荒”來了?囤嗎?

唐湘如:全世界很多國家疫情比我國厲害,特別是非洲國家,還有一些第三世界國家,它們的農業生產技術水平沒有我們國家高,也沒有西方國家高,它們大部分的糧食生產以人力為主,鑑於新冠肺炎爆發之後,人力資源減少了,這樣就影響到它們本身的糧食生產。我國不存在這個問題,我們的科學水平技術高,請不到人的時候,可以利用無人機播種。

黎友煥:我來補充一下,第一,這次疫情已經不同程度地影響到農業的生產,第二,供應鏈的中斷已經影響到糧食的正常貿易運輸,第三,整個世界的糧食整體上是緊缺的,目前為止還有一部分人生活在缺糧食的狀態。

“糧荒”來了?囤嗎?

王牧笛:第三世界國家可能因為技術水平,導致疫情嚴重,出現缺糧的情況。但是為什麼俄羅斯、埃及、泰國、塞爾維亞也宣佈禁止糧食出口?

唐湘如:2003年我曾在澳大利亞訪問,當時我們國家糧食減產,當時澳大利亞在討論什麼,他們的糧食不賣了,等到中國需要買的時候漲價,再賣給我們。那現在新冠疫情爆發,很多國家考慮到缺糧問題,也不賣了,等漲了以後再賣。

郭蕾:它們就等著奇貨可居的那一天,是嗎?

唐湘如:對,就是這樣的。

黎友煥:這些國家禁止出口,還有整個疫情對未來的不可預期,包括對經濟格局產生的衝擊,比如大家預期未來可能會通貨膨脹,物價上漲,它們就會把糧食作為一種商品進行出口交易,賣更高的價格。最近十幾個國家一宣佈禁止糧食出口,國際糧價猛地一下就漲上來了。還有一個跡象,國際糧價上漲的背後,也許還有國際投機資金和不良糧商的推波助瀾。

王牧笛:一方面是國家的避險行為,另一方面是資本的貪婪和黑手,構成當前的國際圖景。其他國家有其他國家的處境,我們有我們的故事,那麼中國缺糧嗎?

“糧荒”來了?囤嗎?

周如南:專家告訴我們,中國糧食儲備其實是足夠的。我們日常的食品消費,2%依靠出口,更大一部分我們都是自給自足的,家中有糧,心中不慌,但是從主觀上來看,有一種冷叫作你媽媽覺得你冷,可以這樣理解某些囤糧行為。

僅從文化角度來分析,我們的民族文化基因當中,有一種叫做貧困的記憶,我們這一代可能沒有貧困記憶,因為小時候沒有捱過餓。貧困的記憶會內化為我們的一種文化基因和價值判斷,一旦社會出現不穩定,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去囤點東西,大家還記得2003年我們囤的鹽,今年吃完了嗎?

所以,無論從客觀事實層面還是從公眾的認知層面,我想告訴大家,不用太擔心。另外,我們國家應急非常快,在新冠肺炎爆發後,馬上就啟動了春耕生產,我們國家還有擴大雙季水稻的政策,也就是一年種兩季,其中一個措施是雙季早稻和雙季晚稻擴大400萬畝,400萬畝是個什麼概念,2018年的糧食就是160萬噸,再加晚季,光一季就增加160萬噸,共計320萬噸,我們進口稻米還沒這麼多,而且今年7月初廣東就要出新糧了,你還需要囤糧嗎?

“糧荒”來了?囤嗎?

黎友煥:而且很多人根本無法存糧,糧食存儲有一定條件,別看一年期的真空包裝,實際上存不了一年期。我曾請教過中糧庫的工作人員,非特定環境下,真空包裝一年期的保質時間最多隻有半年。

黃進:如果是在4月以前,我會認為應該存一點。但是4月以來,我們做了廣東糧食消費調查,包括糧食生產全鏈條,從生產、儲存到加工、批發、進口,我發現真的沒必要囤糧。第一,從生產來說,正常情況下,6月中旬新的早稻就出來了。第二,從儲存角度來說,我們是首家去廣東省糧食儲備庫進行調查的,那裡的糧食太多了,光它那個糧庫,就是順德直屬庫,夠整個佛山市人民吃半年。剛剛黎教授說得很有道理,存糧食需要專業的技術。第三,從批發加工來說,我們走訪了好幾家加工的市場,他們自己都有很大的糧庫,已經存了很多。

黎友煥:不僅我們個人無法存量,就算那十幾個國家暫時不出口,它們也頂不了半年,因為儲存成本太高了。

“糧荒”來了?囤嗎?
“糧荒”來了?囤嗎?

城鎮居民戶均總資產超300萬,你拖後腿了嗎?

他們,“借勢”疫情,瘋狂吸金

2020金融圈恐怖故事:投資6000,負債百萬

直播這趟末班車,還能上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