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荒”来了?囤吗?

“粮荒”来了?囤吗?

囤积粮食,有必要吗?


文/貌貌狼(微信公众号:财经郎眼Daily

3月,全球最大的小麦出口国之一哈萨克斯坦禁止出口小麦、土豆等 11 种农产品,随后越南、俄罗斯、泰国、塞尔维亚、印度等国也在禁止或减缓粮食出口。4月1日,俄罗斯农业部宣布,俄罗斯可能从 5 月中旬至 6 月 30 日暂停向“欧亚经济联盟”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出口粮食。

与此同时,联合国发布报告称,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导致劳动力短缺、供应链中断,可能影响一些国家和地区粮食安全,尽管近日越南、哈萨克斯坦等国相继解禁,但整体来看中国的粮食供应够不够吃,老百姓该不该囤粮,国际粮价上涨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

本期《财经郎眼》现场迎来五位嘉宾,华南农业大学教授、水稻研究室主任唐湘如,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周如南,广东省社会科学综合研究开发中心主任黎友焕,南方日报经济新闻部记者黄进,广东广播电视台主持人郭蕾,以及一位远程连线嘉宾,经济趋势观察家时寒冰,他们将从不同角度,深度探讨当下的粮食安全现状。

节选至《财经郎眼》节目“囤积粮食,有必要吗?”

“粮荒”来了?囤吗?

唐湘如:全世界很多国家疫情比我国厉害,特别是非洲国家,还有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它们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没有我们国家高,也没有西方国家高,它们大部分的粮食生产以人力为主,鉴于新冠肺炎爆发之后,人力资源减少了,这样就影响到它们本身的粮食生产。我国不存在这个问题,我们的科学水平技术高,请不到人的时候,可以利用无人机播种。

黎友焕:我来补充一下,第一,这次疫情已经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农业的生产,第二,供应链的中断已经影响到粮食的正常贸易运输,第三,整个世界的粮食整体上是紧缺的,目前为止还有一部分人生活在缺粮食的状态。

“粮荒”来了?囤吗?

王牧笛:第三世界国家可能因为技术水平,导致疫情严重,出现缺粮的情况。但是为什么俄罗斯、埃及、泰国、塞尔维亚也宣布禁止粮食出口?

唐湘如:2003年我曾在澳大利亚访问,当时我们国家粮食减产,当时澳大利亚在讨论什么,他们的粮食不卖了,等到中国需要买的时候涨价,再卖给我们。那现在新冠疫情爆发,很多国家考虑到缺粮问题,也不卖了,等涨了以后再卖。

郭蕾:它们就等着奇货可居的那一天,是吗?

唐湘如:对,就是这样的。

黎友焕:这些国家禁止出口,还有整个疫情对未来的不可预期,包括对经济格局产生的冲击,比如大家预期未来可能会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它们就会把粮食作为一种商品进行出口交易,卖更高的价格。最近十几个国家一宣布禁止粮食出口,国际粮价猛地一下就涨上来了。还有一个迹象,国际粮价上涨的背后,也许还有国际投机资金和不良粮商的推波助澜。

王牧笛:一方面是国家的避险行为,另一方面是资本的贪婪和黑手,构成当前的国际图景。其他国家有其他国家的处境,我们有我们的故事,那么中国缺粮吗?

“粮荒”来了?囤吗?

周如南:专家告诉我们,中国粮食储备其实是足够的。我们日常的食品消费,2%依靠出口,更大一部分我们都是自给自足的,家中有粮,心中不慌,但是从主观上来看,有一种冷叫作你妈妈觉得你冷,可以这样理解某些囤粮行为。

仅从文化角度来分析,我们的民族文化基因当中,有一种叫做贫困的记忆,我们这一代可能没有贫困记忆,因为小时候没有挨过饿。贫困的记忆会内化为我们的一种文化基因和价值判断,一旦社会出现不稳定,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去囤点东西,大家还记得2003年我们囤的盐,今年吃完了吗?

所以,无论从客观事实层面还是从公众的认知层面,我想告诉大家,不用太担心。另外,我们国家应急非常快,在新冠肺炎爆发后,马上就启动了春耕生产,我们国家还有扩大双季水稻的政策,也就是一年种两季,其中一个措施是双季早稻和双季晚稻扩大400万亩,400万亩是个什么概念,2018年的粮食就是160万吨,再加晚季,光一季就增加160万吨,共计320万吨,我们进口稻米还没这么多,而且今年7月初广东就要出新粮了,你还需要囤粮吗?

“粮荒”来了?囤吗?

黎友焕:而且很多人根本无法存粮,粮食存储有一定条件,别看一年期的真空包装,实际上存不了一年期。我曾请教过中粮库的工作人员,非特定环境下,真空包装一年期的保质时间最多只有半年。

黄进:如果是在4月以前,我会认为应该存一点。但是4月以来,我们做了广东粮食消费调查,包括粮食生产全链条,从生产、储存到加工、批发、进口,我发现真的没必要囤粮。第一,从生产来说,正常情况下,6月中旬新的早稻就出来了。第二,从储存角度来说,我们是首家去广东省粮食储备库进行调查的,那里的粮食太多了,光它那个粮库,就是顺德直属库,够整个佛山市人民吃半年。刚刚黎教授说得很有道理,存粮食需要专业的技术。第三,从批发加工来说,我们走访了好几家加工的市场,他们自己都有很大的粮库,已经存了很多。

黎友焕:不仅我们个人无法存量,就算那十几个国家暂时不出口,它们也顶不了半年,因为储存成本太高了。

“粮荒”来了?囤吗?
“粮荒”来了?囤吗?

城镇居民户均总资产超300万,你拖后腿了吗?

他们,“借势”疫情,疯狂吸金

2020金融圈恐怖故事:投资6000,负债百万

直播这趟末班车,还能上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