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耳聽力解答,疫情期間不便出門,這些(大問題)怎麼辦(一)

“不出門、少出門”“出門戴口罩”的行動相信現在的大家都不陌生。

隨著大家的自覺、自律與國家應對疫情進行的一系列政策,“戴口罩”和“少出門”等帶來的影響也讓聽障患者們發現,以前的“不是問題”現在似乎成了“大問題”。

惠耳聽力解答,疫情期間不便出門,這些(大問題)怎麼辦(一)


問題一

疫情期間,為了自己與他人的安全,人們紛紛自覺戴上口罩,這給很多依賴唇讀進行交流的聽障患者帶來許多心理上和交流上的負擔:沒有唇讀,我根本聽不清啊?怎麼辦?

我們的建議:

唇讀要求聆聽者必須看到說話人的唇部變化以此判斷他說的是什麼。事實上,唇讀在平時也同樣會遇到非常多的困難,比如當說話的人在側面或者背面說話時、當交流環境較為昏暗無法看清唇部變化時等等情況時,也是無法依賴唇讀的。

對於已經通過助聽器、人工耳蝸等助聽設備進行干預的聽障患者,聽力師更希望您可以通過聽到的聲音分辨聆聽的內容,而非依靠唇讀。對此,給您的建議有:

1、遠程麥克風的使用

在您助聽設備調試科學的基礎上,如果您的助聽器擁有MFI功能,可以與蘋果手機、ipad設備直連,或使用助聽器廠家配套的遠程麥克風配件,通過遠程麥克風功能增加聲音信號的信噪比,這可以讓您的聆聽變得更加輕鬆、清晰,也可以減少您對唇讀的依賴。

惠耳聽力解答,疫情期間不便出門,這些(大問題)怎麼辦(一)


2、不妨化“被動機會”為“主動學習”

不論是孩子還是成年人,選配助聽設備後進行語訓可以很好的幫助佩戴者提高助聽設備的使用效果。但是,當您習慣依賴唇讀”聆聽“聲音的時候,不看唇部聽在實際交流中會變得較為困難。

此時,把握大家都戴口罩無法進行唇讀的情況帶來的“被動”時機,進行“主動”的助聽後語言強化訓練——在僅能依靠聽到的聲音來分辨聆聽內容的情況下,對聽到的每一個字詞進行強化的訓練,也是一個不錯的嘗試。

惠耳聽力解答,疫情期間不便出門,這些(大問題)怎麼辦(一)


問題二

上課需要老師的教導,而對於聽障孩子們學習、練習發音,更需要語訓老師的從旁指導。但是現在為了控制疫情,學校延遲了開學,沒有人指導孩子語訓,怎麼辦呀?

我們的建議:

現在特殊時期,延遲開學雖然影響了孩子的學習,但孩子的安全更為重要。此時在家的父母可以做以下幾點,幫助孩子在家學習。

1、增加語言輸入量

孩子的語言學習需要語言環境,這就像由狼群帶大的狼孩不會說話只會狼嚎一樣。而對於聽力存在損失的孩子,其語言的輸入量需要正常聽力孩子的三倍甚至更多,才能促使他們的語言發育水平跟的上正常的孩子。因此,在這段時間,父母可以在家多與孩子溝通,多和孩子說說話,創造語言環境,增加語言的輸入量。

2、如果可以的話,可以進行一些字、詞、句的學習

每個孩子的牙牙學語都經歷過,從“G ”到“哥哥”、“果”到“蘋果”、“要”到“寶寶要吃”,從不標準到標準,從字到詞、到句這樣的發展過程。對於聽障的孩子來說,學習語言的過程也是一樣的。因此,做為孩子的父母,您可能做不到語訓老師那樣科學的糾正孩子的發音錯誤,但是您一遍又一遍的說話,就是孩子最好的學習目標,最好的老師,同樣也可以讓孩子學習到這個字、詞是如何發音的。所以,請耐心、反覆的說一些字、詞、句子給孩子聽。

惠耳聽力解答,疫情期間不便出門,這些(大問題)怎麼辦(一)


3、聯繫老師,在線指導

雖然學校無法開學,但是在網絡發達的現在,網絡教學、視頻教學對大家來說,並不陌生。目前,各個學校都在提倡疫情期間網絡視頻教學——“停課不停學”,大家可以關注孩子所在學校的官方信息通知。

另外,在家教孩子說話的過程中,出現什麼問題,聯繫語訓老師,相信他們肯定會給您進行解答。在線及時糾正孩子的發音錯誤,同時家長也可以瞭解一些訓練方法、學習一些發音知識。

惠耳聽力解答,疫情期間不便出門,這些(大問題)怎麼辦(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