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難的辭職:這位宰相寫了120封辭職信,最後只能逃跑

在中國古代,朝廷的官員們都不想退休,就算年紀大了也會硬撐著,所有人都挖空心思想要在自己的位子上多待幾年,直到撐不下去了才告老還鄉。比如北宋的宰相張士遜,77歲了還賴在宰相的位置上不願意退休,留下的名聲可不算好。

有人不想退休,但有人想退休都不讓。在明朝萬曆年間,有一位朝廷大員非常想退休,他一連給皇帝寫了120封辭職信,前後拖了4年多,最後只能拖家帶口逃出京城,萬曆沒有辦法才勉強同意。此人就是萬曆年間內閣重臣李廷機。

史上最難的辭職:這位宰相寫了120封辭職信,最後只能逃跑

提到辭職的原因,李廷機也實在是沒辦法了。

萬曆皇帝在明朝皇帝中,被稱為最懶的一個。萬曆在即位前幾年表現不錯,老師是張居正,對萬曆的培養也很到位,所以一開始萬曆的表現很不錯,甚至出現了未來賢明君主的影子。但張居正去世後,失去監督的萬曆迅速厭倦了朝政,於是出現了二十多年不上朝的尷尬局面,在中國曆代帝王當中也算奇葩的存在了。後來的考古發現證明了萬曆皇帝的身體狀況的確不佳,但還沒有到上不了朝的地步。

史上最難的辭職:這位宰相寫了120封辭職信,最後只能逃跑

在皇帝不處理政務的情況下,朝政的負擔就都壓在了內閣的身上,但問題的關鍵在於,萬曆並沒有將任務分派,而是將內閣的奏章統統扣押,連官員的升遷、錄用和辭職都沒人管。由於沒有皇帝的任命,萬曆年間的朝廷官員出現了嚴重的人手不足的局面,甚至很多關鍵部門連個負責人都找不到。

據歷史記載,萬曆13年的時候,北京和南京的六部一共有3個尚書缺口,還少了10個侍郎,在地方官員中,巡撫缺兩個,布政使、按察使66個,知府25個等。偏巧萬曆皇帝還挺能活,這麼一直到了萬曆23年的時候,朝廷六部尚書和侍郎加起來就只剩下4個人了。

史上最難的辭職:這位宰相寫了120封辭職信,最後只能逃跑

這讓很多朝廷官員不得不一個人身兼數職,哪裡都要操心。內閣首輔葉向高在內閣無人的情況下,一個人幹了七八年。在葉向高連續四次上書的情況下,萬曆皇帝終於醒了一次,任命方從哲和吳道南兩人進入內閣。葉向高趁機提出辭職,一溜小跑回家養老去了。吳道南只任職了兩年就辭職離去,這下輪到方從哲當牛做馬了。

方從哲很快也熬不住了,也想辭職,但萬曆皇帝就是不同意,偏偏方從哲老家就在北京,想找理由都找不到,於是方從哲一個人幹了十幾年,勉強維持著大明王朝的運轉。

萬曆34年,我們故事的主角李廷機出場了。

史上最難的辭職:這位宰相寫了120封辭職信,最後只能逃跑

李廷機進入內閣不到一年就頂不住了,再加上黨爭激烈,李廷機動不動還要捱罵,任勞任怨還要被罵,這誰頂得住?李廷機迅速收拾好行李準備辭職,可是一封辭職信下去,萬曆那裡一點反應都沒有。從萬曆36年開始,李廷機的辭職信幾乎不斷,一直寫到了萬曆40年,寫了120多封辭職信!最後李廷機決定自己解僱自己,帶著全家老少逃離了京城。

面對既成事實,萬曆皇帝只好同意了李廷機的辭職,準他告老還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