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为什么留不住“人”?

山西留得住人,但留不住人才,尤其来山西读书的,十有八九毕业都要离开山西。

首先是产业太陈旧,主要还是第一二产业吧,文化行业在山西发展的太差了,互联网产业就别说了更没有,高新产业,跟能源的有一丢丢,其他也没啥。就连旅游业,作为全中国地面上旅游资源最多的城市,旅游业居然在全国排中等水平。其次是生活方式老旧,基本上晚上10点出门没啥吃饭玩的地方,对比一下成都,重庆不夜城。可能就是夜生活不怎么丰富。

看了不少对此问题的看法,大多数人的回答其实提到的问题其他很多地方都存在,比如走关系啊,比如什么其他问题,有些地方可能更严重。另外,很多人用山西和北上广这些一线城市相比。这个确实比不了,中西部以及东北和广深这些都是没法比的。所以,这些应该都不是山西“留不住人”的原因。还看到很多人的看法,就提到对山西人的印象是恋家,毕业之后想回家和回到家的人很多。但好像是不是和这个问题有些许矛盾?

山西为什么留不住“人”?

由上图可以看出,其实山西人口流出状况也不是那么严重吧?经济欠发达省份和增速较慢的省份基本都在流出。这个很好理解,经济发达的地区,产业结构较完整,企业较多,工资待遇也较高,高校毕业生愿意在当地就业而打工的人也更有可能找到待遇较好的工作。所以这可以解释普遍的人口流出流入状况。山西也不例外。

针对山西特殊情况,以下几点是我认为可能是人口流出的主要原因。首先,山西的地理位置在古代适合作为军事缓冲带,防止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劫掠。近代以来,尤其是铁路开始修建以来,山西逐渐开始边缘化。现有的纵横铁路动脉都避开了山西,一方面是因为山西多山地形的限制;另一方面是山西距离北京不远不近比较尴尬。近一点可以有干线途径,远一点可以有干线连接。交通限制了人物货的流通,进而限制了经济发展。

其次,山西因煤而生也因煤而受限。一方面晋人自身太过依赖煤炭及相关行业,但又受到内外因因素影响导致行业延伸不够不强。

另一方面晋人因煤也导致经济不是那么差,所以国家的重视程度也没有那么强,故而政策照顾也没那么强。几方面因素汇集的结果是经济发展缓慢,增长动力不强。再次,由于山西经济发展偏科,导致很多当年高高兴兴去上学的青年才俊们发现回省貌似很不好找工作,而且待遇也不是那么理想。所以很多人会留在更理想的地方。

最后,其实这个问题确实是存在,但好像也还没有那么严重吧?毕竟我还在其他的地方看到有人会困惑为什么山西人那么恋家,毕业之后纷纷选择回家。所以,这两种现象都存在,而且也不是一方完全压倒另外一方。关注这个问题,注意收集这方面的信息就多了,然后就会以为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其实,不过是现阶段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一个普遍产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