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这5类人无法考公务员,被列入“黑名单”,考第一也没用

公务员历来是应届毕业生找工作的重要选择项,每年铁饭碗工作的热门程度,相信大家都有目共睹。近期,网上还曝出了一组调研数字,2020年约4成应届毕业生倾向于选择公务员,在疫情的特殊时期,毕业生的职业选择更加理性化,而公务员考试也更加热门。

虽然公务员非常难考,但至少也是就业机会的一种选择。由于自身违法违纪行为所带来的后果,现实中有一些人已无法参加公务员考试,彻底与公务员无缘。哪怕在公务员考试笔试、面试第一的情况下,学历再高、能力再强,最后一道“政审关”就将你阻隔在公务员体制内之外,实在有些唏嘘。

2020年这5类人无法考公务员,被列入“黑名单”,考第一也没用

但是,从另外一种角度来看,这同时意味着公务员考试制度的准入和禁止规则越来越健全,制度越来越成熟,公务员考试越来越公平,实属庆幸的事情。下面,小编就盘点一下不能参加公务员考试的5类人员,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和启发。

第一类人:涉及刑事犯罪的人

报考人本身从事刑事犯罪的。刑事犯罪意味着情节恶劣、社会危害程度较高。录用有犯罪记录的人员,这既不符合公务员“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要求,也不利于公务员队伍的稳定和长远发展。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明确规定,一旦犯罪受过刑事处罚,就不得录用为公务员。

2020年这5类人无法考公务员,被列入“黑名单”,考第一也没用

直系亲属从事刑事犯罪的。公务员是行使国家公权力的职业,这就要求公务员本身必须身正刚劲、遵规守纪,确保国家公权力的公平公正实行。而直系亲属有犯罪行为并正在服役的,由于与直系亲属的特殊关系,容易出现以权谋私的情况。对于直系亲属有犯罪记录且已经服役结束的,可以报考除公检法以外的单位部门。

第二类人:被列入失信名单的人

自从最高人民法院等44家单位《关于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正式下发后,信用监管也正式拉开序幕。随着近几年信用监管体系的不断健全,各大部门详细出台了失信惩戒的细则和举措,信用监管已经成为制约失信人员的有效举措。

2020年这5类人无法考公务员,被列入“黑名单”,考第一也没用

2019年10月,《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0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正式发布,“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人员不得报考”首次在公务员考试公告中出现,随后各大考试公告相继跟进,失信人员彻底与公务员考试无缘。甚至失信人员的失信行为,也将影响子孙后代的公务员报考。

第三类人:被辞退未满5年的公务员或者参公人员

公务员或者参公人员被辞退本身就是一种情节比较恶劣的行为,像是连续两年考核不称职、不服从组织安排、擅自离岗离职等,这说明了本身不具备公务员或者参公岗位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相关规定设置了5年的门槛期限,要求被辞退人员必须要在5年后才能继续报考公务员。

2020年这5类人无法考公务员,被列入“黑名单”,考第一也没用

关于公务员或者参公被辞退,还有一种特殊情况。那就是公务员或者参公人员在5年服务期内,未经组织同意提出辞职的,不能走辞职途径,只能被辞退。所以要特别注意辞职和辞退的区别。辞职是主动性、自愿性的,其主体是个人;而辞退是被动的、非自愿的,其主体是单位。

第四类人:考试舞弊等违法考试纪律的人

考试舞弊等违规违纪行为,不仅严重违背了考试的公平性,而且也很难选拔出优秀的人才。2015年11月,《刑法修正案(九)》正式通过,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亮点就是:考试舞弊情节恶劣的,将承担刑事责任,这有力维护了各类选拔性考试的公平公正。

2020年这5类人无法考公务员,被列入“黑名单”,考第一也没用

同时,对于考试过程中情节轻微的违规违纪行为,《公务员考试录用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提出:“公务员主管部门记入公务员考试录用诚信档案库,记录期限为五年。”

第五类人:开除党籍或者开除公职的人

开除党籍或者开除公职是党纪处分和政务处分中的最高等级,也意味着当事人的行为情节非常严重、性质特别恶劣。从开除党籍方面来看,作为一名党员因为违规违纪被开除党籍,本身与公务员录用标准相违背。从政务处分角度来看,作为体制内工作人员被开除公职,无疑跟被辞退结果上是一样的,只不过比被辞退的情节更加恶劣,前者是终身禁考,后者是5年禁考。

2020年这5类人无法考公务员,被列入“黑名单”,考第一也没用

随着公务员考试制度的不断健全,公务员考试报名条件将会越来越规范,考试制度也越来越健全。这无疑是一件好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那些德才兼备、专业素养的人进入到体制内,承担起管理国家的重任。

如果大家喜欢小编的视频和文章,请帮忙点一下关注“苍客公考”。您的关注就是小编继续创作的动力,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