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新冠,治癒還是自愈?

中醫治療新冠,治癒還是自愈?

看著這些花草,就會對自然產生敬意!

中醫藥在這次抗擊新冠病毒中節節勝利、高奏凱歌,各種各樣證實中醫有效,中醫療效超過西醫的數據、報道層出不窮。但每當這個時刻,總有一些奇談怪論會冒出來。大致有以下三類:

1. 如果有人想喝中藥,那就會遭到威脅和恐嚇:中藥傷肝、中藥換腎、中藥噁心。

2. 如果有人喝後發現肝腎功能沒事。那就是中藥無效論:中藥是安慰劑、治病靠吸氧、用了CT就不是中醫等等。

3. 如果有人喝藥後病治好了。那這個就有點麻煩,只能用什麼"不科學的東西未必無效""沒有證據的東西不能弘揚""有效成分不清""兩口子好了不要分功勞是誰""自然動植物運用於人體,倫理問題還沒解決"等等。甚至還有直接開罵的:"無論中藥西藥,現在說能治癒新冠,都是臭不要臉"。

當然我是一名懂西醫、又懂中醫的醫務工作者,不是罵街潑婦。中醫中藥治療新冠到底有沒有真實效果?如何評判是"自愈還是治癒"?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答案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用自己的大腦掌握方法,有了方法自然就能自己得出結論,而無需受別人左右。


首先藥物治療效果的評判,有三個概念是要明確的:自愈率、安慰劑、統計學意義。

自愈率:一個疾病不用吃藥就會好,這叫自愈。吃藥後好了,就是治癒率。在治療有效的情況下:治癒率大於自愈率。那這裡第一個問題就是:新冠的自愈率數字(80%)從哪裡來?是猜測估計,還是來源於臨床真實統計?顯然是前者,因為得了新冠不給治,去統計"自愈率"這完全違反醫學倫理,不可能有這樣的真實數據。但頂級西醫專家經驗豐富,可以根據一些數據模型測算,那這80%的自愈率應該是有依據的。自愈率越高說明西藥的使用越錯誤,"群體免疫"越正確;自愈率越低,反而說明"中國模式"越成功,"中醫治療有效性"證據越確鑿。高了低了都打臉,所以這個"80%"應該是經過"精確評估"後的數字,你懂的!

安慰劑。只要找一個懂點製藥的稍微問一下,只要網上搜點圖片看看標準的安慰劑長什麼樣,就知道說"中藥是安慰劑"的觀點是徹頭徹尾的謊言!什麼是安慰劑?標準的安慰劑是麵粉糊精和糖水。你們不是說喝中藥又傷肝又壞腎嗎?一個又傷肝又壞腎的毒藥,能做安慰劑?老鼠藥、除草劑、農藥,能做安慰劑?製藥廠雙盲對照研究療效,安慰劑對照組能用老鼠藥做?難怪西藥效果這麼好,原來安慰劑對照組是老鼠藥!以後你自己得病了,弄點老鼠藥來"自慰"一下,評判一下"自愈率"好嗎!

統計學意義。統計學是評判治療效果非常科學、嚴謹的一套流程,旨在儘可能排除偶然因素,干擾因素,被用來廣泛研究藥物和療效之間的因果關係。裡面最重要的一個原則是:樣本越大越有說服力。按照通用規則,超過30例稱為小樣本就有"統計學意義",最好10萬+的那種樣本數據,說服力就是槓槓的。但做這種大樣本科研就需要經費了,比如有製藥企業贊助,懂了嗎!

我這次治療2例新冠,全部治癒,能說有效率100%嗎?不能,但也不能抹殺我治療2例就是胡說,用醫學的行話來否定就是"療效沒有統計學意義"。所以這次瑞德西韋在美國治癒1例新冠,就屬於"沒有統計學意義",而李躍華治療7例100%治癒,這統計學意義就要大很多。但這兩者在國內體制內醫學界,受到的待遇完全不一樣,裡面的原因只要一個數字就能完全說明問題:瑞德西韋的零售價是每片1000美金!

真的很感慨,有些醫生是冒著坐牢的風險,在治你的病;而有些醫生是打著治病的旗號,在割你的肉!


下面進入正文:如何評判中藥治療新冠的有效性?作為學者研究這個話題,當然和當街對罵的潑婦是不一樣的。在飯裡面找屎,實在找不到就把飯吃下去,等屎出來了就說"這本來就是屎",這種事情我是不做的。

我認為評判療效,要有一個雙方都認可的參照體系,根據體系評判那就有點"公平合理",要是認為我的這個體系"不公平",那請對方拿個體系出來,我可以再寫文章討論。

我認為大家都認可的體系應該是"循證醫學"。這個體系的公正性就不說了,幾乎我接觸的所有西醫和中醫,都一致認為"二十一世紀是循證醫學的世紀"。當然中醫自古看病從來就是講證據的,只是沒有這個名詞而已,但既然中西醫都認可"循證醫學",那我們就拿這個來說說中醫治療新冠的"循證思路"。


循證醫學(英語:Evidence-based medicine,縮寫為EBM),不好意思,我還是懂點英語的,把這個詞翻譯為"遵循證據的醫學"是錯誤的!Evidence-based,直接的翻譯應該是:

基於證據!(從臨床角度看,無論中醫還是西醫,都存在沒有任何證據被逼無奈用藥的情況,看看這次新冠就知道了,整個西醫體系慌亂用藥、盲目用藥、關係用藥比比皆是。這就是真實臨床用藥情況,哪裡有"證"可"循"!)

循證醫學創始人之一David Sackett(薩科特教授)在2000年新版"怎樣實踐和講授循證醫學"中,再次定義循證醫學為:慎重、準確和明智地應用當前所能獲得的最好的研究依據,同時結合醫生的個人專業技能和多年臨床經驗,考慮病人的價值和願望,將三者完美地結合制定出病人的治療措施。

這句話堪稱對"循證醫學"經典而完美的闡述:1.最好研究依據。2.最好技能經驗。3.尊重患者人性(個人價值和主觀願望)。這裡值得注意的是:1.未提"雙盲對照"的核心地位。2.重視醫生技能和經驗。3.重視患者的"人性"。但後來的"循證醫學五步驟"卻不能完整體現上述"循證醫學定義的三點內容":

一級:按照特定病種的特定療法收集所有質量可靠的隨機對照試驗後所作的系統評價或Meta分析。

二級:單個的樣本量足夠的隨機對照試驗結果。

三級:設有對照組但未用隨機方法分組的研究。

四級:無對照的系列病例觀察,其可靠性較上述兩種降低。

五級:專家意見。

這"五步驟"的來源我沒有查到,但我們可以明顯看到:1.重視臨床大樣本隨機對照。2.將醫生技能和經驗換成"專家意見"。3.泯滅患者"人的地位"。

這裡稍作點評:科學的價值在於破除迷信,科學的定義是"用事實說話"而不是"讓專家說話"或者是"聽專家的話"。"迷信科學家言論"這本身就不是科學。所以我認為第五條是"反科學"。至於"患者的主觀感受"不是證據,這更有把人當成小白鼠的嫌疑。所以,用"五步驟"來闡述"循證醫學"的版本,似乎有點"藥企版註解"的味道。

基於我的上述觀點,我用"循證醫學"來研究中藥治療新冠的有效性,還是遵循薩科特教授本人的定義:1.最好研究依據。2.最好技能經驗。3.尊重患者人性。

1. 最好研究依據。

這裡的"最好研究依據"在討論中藥治療有效性時,當然是指中醫臨床治療的論文。學醫搞科研的都知道怎麼查文獻,不知道怎麼樣查文獻,那也沒必要和我討論這些問題,你不配!所以但凡聽到一個醫務工作者,或者一個科學工作者,在叫囂"請拿出證據證明中醫治療有效",那就沒必要和他浪費時間,那隻能證明:他要的不是證據,而是在證據面前耍無賴!

要數據不要問我要,張伯禮、仝小林、劉清泉、扈曉宇、史鎖芳、黃璐琦、劉學政……,這些中醫專家都在做數據,病例樣本數成百上千。但有些"西醫團隊"做出來的中醫數據,我不是很認可,比如鍾南山院士團隊的"連花清瘟"等等,因為這次中藥抗疫明星應該是"清肺排毒湯"。

說到中藥臨床數據,請不要拿"雙盲對照"說事,製藥和治病是兩回事,西醫中醫都一樣。氯喹、達菲、莫西沙星、阿奇黴素,從來沒做過新冠的雙盲,怎麼都在用?

這些數據出來後,判斷中藥治療新冠是自愈還是治癒就很方便、很直觀:高於80%就是治癒,80%左右就是自愈,低於80%就是不合理用藥!不過對比療效最好還要加上一條"

傷殘率",03年因為大劑量激素使用,造成很多患者治癒後股骨頭壞死。這次運用激素股骨頭壞死的數據暫時還無法統計,但對生殖系統損傷的報道我已經看到了:很多男性的器官將除了小便外幹不了任何事。我希望中醫能為這個事擦屁股。

當然有了數據也可以懷疑這些數據的真實性,並指出"事實並非真相",學術爭論很正常的,大家都是醫生是內行,在內行人面前"玩數據"是很危險的。比如我這裡介紹一個玩數據高手的案例:

2019年上海某三甲醫院的一篇"國際頂級"論文在社會廣為流傳:《中國大陸藥物性肝損傷發生率及病因學》刊登在國外消化疾病領域頂級期刊《胃腸病學》(Gastroenterology)。其號稱是國內迄今發表的最大規模的藥物性肝損傷流行病學研究。研究者收集了從2012-2014年在308家大陸醫院確診的25927例藥物性肝損傷病例,並分析了這些病例的人口特徵和臨床治療經歷。

論文的結果是:1.我國大陸地區普通人群中每年藥物肝損發生率至少為23.80/10萬人,高於西方國家。2.各類保健品和傳統中藥導致了26.81%的藥物性肝損傷。抗結核藥(佔21.99%)、抗腫瘤藥或免疫調整劑(佔8.34%)。

於是,這篇論文被各大科普媒體廣為傳頌,其招人眼球的標題是:最新研究首度揭示:國人超1/4藥物性肝損因使用中草藥和保健品

作為內行我非常清楚地知道國內肝損一定超過國外,為什麼?過度治療!罪魁禍首是濫用西藥!但這篇論文完全顛倒黑白,往中醫身上潑髒水!

1. 請問把保健品和中藥混為一談是什麼意思?比如:深海魚油、蜂膠、各種維生素微量元素的合劑、硫痠軟骨素。如果購買了假冒的上述產品,吃出肝損,數據算中藥還是西藥?

2. 就算是中藥保健品,難道吃出肝損都是中藥問題?比如各種藥酒,喝出肝損是酒精問題還是中藥問題,算在酒精頭上還是中藥頭上?

3. 中藥的不按規則胡亂使用,尤其是西醫亂用中藥,比如胰腺炎、便秘、減肥亂用大黃,造成的肝損數據算中醫還是西醫?

4. 中西藥同時使用,比如化療或者其他抗腫瘤藥物使用同時用中藥,發生的肝損是算中醫還是西醫?

這個課題,

故意把中藥和保健品混為一談,方便做高數據;而把西藥進行細分,做低數據,這些都是逃不過行內人的眼睛!如果把西藥也加在一起的話,那麼顯然數據就是:中藥和保健品肝損率為26.81%,而西藥肝損率為73.19%!!!中藥西藥,哪個更傷肝!

通過玩數據來潑髒水,此例堪稱典範!


2. 最好技能經驗。

說到技能和經驗,西醫最核心的治療新冠手段是支持,撐到體內對病毒產生抗體了就治癒,撐不到就死亡。一旦進入危重,要插管上呼吸機、ECMO了,其實也就是九死一生。

而中醫的有效性就體現在嫻熟掌握和處理身體對病毒的反應,如何清熱、如何祛溼、如何扶陽、如何通腑。

上述中西醫技能和經驗的有效性,最終還是體現在治癒率、有效率、死亡率、傷殘率的孰優孰劣。要比較純西醫、純中醫和中西醫合作治療的數據也是有的,國外就是純西醫,國內就有後兩種情況,明眼人可以自己去參考。


3. 尊重患者人性。

中醫和西醫,哪個更尊重患者人性,哪個更"考慮病人的價值和願望"?這是一個一目瞭然的答案,完全可以做大樣本的患者隨訪。這裡引用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感染科扈曉宇主任的一段"帶數據"的原話:

"我們有兩層樓,有一層樓有中醫,一層樓沒有中醫,有中醫的那層樓患者的情況就非常好。作為一個有經驗的醫生,進去之後覺得氣氛都不一樣,到了另一個由純西醫組成的那層樓一看,患者一個個都蔫蔫的,就是呼吸困難一天天加重,這中間也有患者偷偷的吃了中藥。

10天為一個療程,一個療程結束後,評估胸部CT的改善,這個改善率達到了79.6%,對於危重患者轉為輕症,轉換率是80%,核酸的陰轉率是50%,對發熱、咳嗽、消化道症狀的緩解率分別高達96.7%、93.8%、和95.6%。"


所以,上面用"循證醫學"的國際通用定義來研究"中醫治療新冠到底是不是自愈"後,我相信大家都會有自己的判斷。判斷出來後,很多歪理邪說就不攻自破。但有兩個觀點欺騙性比較大,還是需要用點專業知識來批駁一下:

1. 中醫裝備了呼吸機、CT等設備,用了西醫支持療法,到底是中醫還是西醫?那中國人穿了西裝,吃了洋麵包,還在說英語,是不是中國人?中醫沒有先進武器,說中醫落後,有了先進武器就說不是中醫,這是什麼強盜邏輯!要滅中醫的時候,把中醫西醫分得清清楚楚,中醫真正取得了舉世公認的療效時,就要想方設法抹殺功勞。CT、呼吸機、輸液、三素一湯能治新冠?問個簡單的數學問題:多少個0能加出一個1?所以如果中醫和西醫同時用,治癒了新冠怎麼算還不清楚嗎?至於用了這些是不是中醫,可以參考國家發放"執業醫師證"的有關類別規定,就象是不是中國人是看護照和身份證的,這是常識。

2. "兩口子過好了,有必要分是誰的功勞嗎?"對不起,如果此話出自一個菜場勸架的老太太之口,我覺得這是"德才兼備"。但如果出自一個頂級西醫科學家及其團隊之口,我認為這不符合"科學探究精神"。整個西醫不是以解剖為基礎,以分析為手段嗎?到了這個時候怎麼就不讓分析分析了?不是指責中醫的時候說"中醫眼裡最小的單位是器官"嘛?那讓我們看看有效的最小單位啊。中藥要在你們面前證明有效果,不是還要我們精確到有效成分分子式嗎?怎麼到了要分析一下到底是中醫有效還是西醫有效的時候,開始躲躲閃閃了?這次抗擊新冠的舞臺,在國內其實就是中醫和西醫PK的舞臺。如果是勝利抗疫,必須要分析清楚功勞屬於誰,佔多少百分比。作為中醫人需要搞清楚這些,不是為了邀功領賞,而是為了弘揚科學的探究精神,為了讓這種"有效"以後可以擴散到全世界!


在中國做箇中醫人是很累的,要鑽研古今中外的各種處方,要研究西醫西藥的各種分類、療效和毒副反應進展,要關心國內外醫學各種進展,要搞課題、寫論文、升職稱,面對病人用藥要殫精竭慮、小心翼翼,我們同樣也有家庭、父母、子女和房貸。當他們把這一切做得很好的時候,覺得為社會提供了正能量而欣喜的時候,突然有人衝過來吹著"裁判哨"說:你做的都不算,還違規、違法!此情何堪!

這就是我們中醫人的現狀,體制內如此,體制外更慘!

本文獻給每一個在新冠中操勞終日的中醫同行,獻給關心、愛護中醫的每一個朋友,我們自愛、自尊、自強。沒有人握我們的手,就用自己的左手握住自己的右手,報團取暖,奮發圖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