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小區換新裝,老住戶喜開顏!四平市老舊小區改造漸次鋪開

今年71歲的左寬大爺最近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心裡高興,看誰都樂呵呵的。要問為什麼?走進他家就知道了。

他家住四平市鐵東區東星社區東興小區4號樓1單元,是四平市老舊小區改造工程中的樣板單元,最近剛剛完成施工。

舊小區換新裝,老住戶喜開顏!四平市老舊小區改造漸次鋪開


舊小區換新裝,老住戶喜開顏!四平市老舊小區改造漸次鋪開

“我在這住了21年了,我老了,房子也老了。可從沒想著房子還能‘返老還童’!你看這樓裡都是重新鋪的地面,又幹淨又結實。你再看這樓梯扶手,比以前寬多了,扶著也得勁。以前散亂的那些網線、電線、水管啥的,現在都被規矩起來了。樓道敞亮了,我這生活都跟著敞亮了!”

同樣在該小區住著的譚淑麗隨即附和:“是呀,以前這樓道里牆面、地面都發黴了,到處都髒兮兮的,走進來就能聞見一股臭味,不注意就容易被地上的電線絆一跤,現在這樣的事再也不能發生了!”

舊小區換新裝,老住戶喜開顏!四平市老舊小區改造漸次鋪開


舊小區換新裝,老住戶喜開顏!四平市老舊小區改造漸次鋪開

舊小區換新顏,老住戶喜開顏。而像這樣的場景,將在四平市更多的老舊小區“漸次遞開”。

四平市鐵東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城管科科長程博介紹,鐵東區已將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納入到2020年的民生實事。今年,鐵東區納入改造老舊小區任務為15個,涉及住宅樓114棟、居民7870戶、面積約58萬平方米,計劃投入專項改造資金1.1億元。

為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儘快落實,一段時間以來,四平市相關部門便聯合作業、通力配合,多次針對小區樓體、樓道內目前基礎設施破損、管線雜亂等情況進行實地踏查。明確了先完成改造房屋、基礎設施等基本保障型“裡子”工程,再完成優化服務、居住環境等功能提升型“面子”工程。

小區怎麼改,群眾說了算。針對建築類本體、市政配套、環境及設施配套、公共服務、黨建引領、引進物業服務等多個方面內容,四平市逐戶入戶調查,建立詳實臺賬,並根據居民反饋的內容,多次組織街道、社區、居民代表與設計人員共同對每個小區急需改造、應改造的內容提出設計方案,制定、完善“一小區、一方案”的改造內容和規模,確保精準定位、精準改造、節省資金、健全機制。

在南河社區水利小區作為四平市鐵西區的試點小區,先期改造效果同樣顯著。

“原來打開家門就埋拉巴汰的,都不想出屋,心情咋能好?現在亮亮堂堂的,沒事都在樓道里轉兩圈。看看這,摸摸那,咱心情好了,願意笑了,心情也美麗了……”提起自家小區的變化,家住四平市鐵西區水利小區的趙友臉上樂開了花。

舊小區換新裝,老住戶喜開顏!四平市老舊小區改造漸次鋪開

四平市鐵西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王旭廣介紹,地直街道南河社區水利小區作為試點小區,先期進行了改造。除了這一小區,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加上2019年涉改的44個小區,318棟樓,今年鐵西區還將計劃改造20個小區,涉及91棟樓,共將惠及老舊小區居民23743戶。

而在老舊小區改造後,四平市還將進一步創新社會管理,一方面,選擇“性價高、信譽好、實力強”的物業企業,嚴格落實“完工一個老舊小區、進駐一個物業企業”的工作流程;另一方面,將結合“兼合式黨支部”“紅色物業”等成熟經驗,創新居民自治管理模式,引導老舊小區建立自治組織,通過加強社區自治、社會管理,鞏固改造提升成果,推進小區後續管理的專業化、常態化。

吉林日報社出品

策劃:姜忠孝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崔維利 劉豔 實習生 楊率鑫

編輯:劉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