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平“古戲臺講堂”:別開生面的“廉政課堂”

“有些領導幹部在群眾中口碑不好,這是為什麼?關鍵是不能潔身自好,管不住家屬、身邊人。領導幹部要注重家風建設,首先要管好家裡人、身邊人。”這是樂平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吳順斌在湧山鎮車溪村敦本堂古戲臺舉辦的“古戲臺講堂”活動中,立足全面從嚴治黨新要求,結合群眾關注關心的問題,開展的一堂風趣生動的宣講。

敦本堂是樂平古戲臺明末清初濫觴時期的代表,也是該市現存年代最久的古戲臺。樂平是“贛劇之鄉”,類似敦本堂的古戲臺還有400餘座,可謂是村村建有戲臺,樂平也因此被稱為“中國古戲臺之鄉”。該市藉助“古戲臺講堂”這一極具地方特色的宣講平臺,邀請不同層次的鄉賢、廉政戲劇主創人員、教師以及優秀領導幹部等作為嘉賓,採用宣講或者戲劇表演的形式,講述廉潔家風故事,對廣大幹部群眾進行面對面的清廉家風教育。群眾接受程度快,參與熱情高,開講之處人山人海,收到了良好的宣講效果。

樂平“古戲臺講堂”:別開生面的“廉政課堂”

“崇德向善,見賢思齊,弘揚真善美,傳播正能量。”不久前,接渡鎮中心小學校長葉維偉受邀參加在該鎮楊子安村古戲臺舉辦的“古戲臺講堂”活動,給在場的幹部群眾帶來了《揚家風、傳家訓、立家規》的宣講。葉維偉的宣講加深了大家對“樹新風、正民風、傳家風”的理解,新考入接渡鎮政府的年輕公務員張也表示,“家風影響著人的心靈,感召著人的作為,對我們年輕幹部來說,好的家風引導出更好的作風。”

鎮橋鎮滸崦村古戲臺始建於清同治十一年,以“建築奇巧複雜,裝飾豪華豔麗”著稱,其設計之巧妙、結構之別緻、雕塑之精工、佈局之繁華,在江南地區堪稱一絕,於2013年3月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日前,由本土知名戲曲編劇蔣良善創作的江西第一部原創廉政贛劇現代戲《雪花不是花》,就在這座古戲臺演出。“此次演出主題突出、內涵深刻、發人深省,弘揚新風正氣、崇尚清廉之風,是一場精美的廉政文化大餐。”鎮橋鎮紀委副書記程翔平在觀看錶演後表示。

“氣節文章越千年長傳樂邑,饒音贛曲周百里共話鄉風”。這是懸掛在鎮橋鎮橋頭黃家村古戲臺上的一幅楹聯,它向世人傳遞的是一種精神,更是一種力量。傳承優良家風,弘揚廉潔新風,對黨員領導幹部尤為重要。樂平市紀委監委持續加大對黨員幹部的家風家訓教育,先後組織攝製了原創“傳統家規家訓”微電影《泥印》,原創紀檢家風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微電影《百年一當》,不僅在江西省、景德鎮市微電影大賽上獲獎,也正日漸成為該市黨風廉政宣傳陣地又一新生力量。

本版編輯:江超

來源:景德鎮日報

作者:□ 朱德文 邵麗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