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解封,熱乾麵裡的“煙火氣”在慢慢回來

如果問武漢人,城市解封之後最想幹什麼。“吃一碗熱乾麵”可能是最多的答案。武漢的“煙火氣”就藏在這一碗碗的熱乾麵裡。

說話間,4月8日就到了,武漢的“煙火氣”也慢慢回來了。這一天不僅讓武漢人民翹首盼望,也讓全國人民感到欣慰。


武漢解封,熱乾麵裡的“煙火氣”在慢慢回來


因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需要,武漢被封閉了兩個半月。在兩個半月的日子裡,武漢人民作出了巨大的犧牲。特別是經濟運行按下“暫停鍵”,對武漢的經濟發展和民眾的經濟收入都產生了不利影響。解封有利於武漢儘早擺脫疫情的影響,有利於武漢的經濟重新活起來。

目前疫情防控仍然吃緊。新冠病毒國內傳染源已基本被阻斷,武漢連續多日未有新增病例和新增疑似病例,抗疫鬥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疫情在國外的迅速擴散超出了幾乎所有人的預料,在世界範圍內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和財產損失,我國的輸入性病例在不斷增加,並且已經在國內產生了傳染病例。因此,兩個半月來一直緊繃的“防控之弦”,仍然不能鬆下來。在這種情況下,武漢解封也面臨著新的考驗。


武漢解封,熱乾麵裡的“煙火氣”在慢慢回來


一方面,解封是武漢抗疫取得階段性成果後的必然選擇,也是武漢人民的殷切期盼,另一方面,疫情所面臨的各種不確定因素又決定了武漢解封不等於“解放”,至少在可預期的一段日子裡,武漢難以回到兩個半月前封城之前的狀態,武漢仍然需要懷有高度的警惕性和防範心,對疫情佈下“天羅地網”,堅決扼制住死灰復燃的一切可能性。

但這並不等於武漢要繼續緊閉“城門”,而是需要將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協調起來,尤其是要讓武漢的城市經濟慢慢活起來。如果武漢經濟運行長期處於停擺狀態,戰勝疫情的意義就打了折扣。

武漢解封后面臨一個嚴峻任務,在繼續加強疫情防控的情況下有序推進復工復產。作為一個大城市,武漢的解封不同於一個小區或者一個村莊的解封,會產生大量的人員流動和聚集。武漢素有“九省通衢”的美譽,解封后會出現大量市外、省外甚至國外人員進入。對此,武漢市應該有嚴格部署並且要做好預案,一方面鼓勵商家和消費者更多利用網上交易,推動“雲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應該勸導市民減少沒有必要的外出。對於復工行業,也應該有個輕重緩急的安排,一些與國計民生關係不大的行業,仍然可以往後推一推,以減少人員流動。


武漢解封,熱乾麵裡的“煙火氣”在慢慢回來


在兩個多月的封城期間,武漢在防控疫情上有過失誤,也積累了較成熟的經驗,因此在未來繼續加強防控方面可以相信不會再出現大的問題。倒是在繼續加強防控的同時復工復產,恢復經濟,對武漢是個嚴峻考驗。兩個來月的時間裡,武漢遭遇了沉重一擊,即使解封后,武漢市民仍然心有餘悸,這種心態客觀上會影響到消費,影響到企業生產。特別是目前又遭遇疫情在國際上擴散,使大量外向型中小微企業出現了訂單中斷,無法復工的困難。武漢怎樣來戰勝這方面的困難,是我們接下來需要關心的新問題。

針對疫情給經濟帶來的不利影響,中央已經通過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雙策”推行,扶助中小微企業挺過難關。武漢由於身處疫情中心,經濟上受到的挫折遠遠超過其他地區,因此,僅僅依靠中央出臺的政策來幫助本地企業,可能還不夠。武漢市政府需要根據本地情況出臺更有力度、更能收到效果的政策。在這方面,政府和政府主導的國有資本向市場讓利,顯得特別重要。比如,一些經營場所屬於國有資產,國家平時通過收取房租來獲益,在現在困難時期,政府可以規定一個較長的時間段減免房租,這對經營商家的支持十分貼切,也十分重要。


武漢解封,熱乾麵裡的“煙火氣”在慢慢回來


武漢解封后復工復產,是武漢人的大事,也是全國民眾的大事。武漢在疫情高發期間關閉“城門”,經濟利益受到很大損失,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的安全正是武漢民眾的辛苦承擔換來的。如今,在渡過難關以後,武漢要恢復經濟,也需要得到更多的幫助和支援。前不久,很多地方鼓勵消費者購買湖北的地方產品,收到了一定的積極效果。在武漢解封以後,這項活動應該繼續下去,讓打開“城門”的武漢民眾體會到來自全國的溫暖。

目前正是春光明媚,風和日麗之時。盼望解封后的武漢逐漸恢復它儀態萬千的氣象,一方面通過常態化的防控成為一座潔淨、安全、宜居的城市,一方面通過穩步推進的復工復產為武漢市民創造豐富的就業機會,重造欣欣向榮的大武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