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解丨商业主旋律电影进化史

数解丨商业主旋律电影进化史

主旋律电影的前世今生

史上最火的国庆档“三强争霸”是否刷爆了你的朋友圈?期间票房的“战火”硝烟弥漫,最终三部国产主旋律大片狂揽近50亿票房携手成为历年国庆档票房之最。那么到底何为主旋律电影呢?其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道路呢?

所谓主旋律电影是指能充分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的革命历史重大题材影片和与普通观众生活相贴近的现实主义题材、弘扬主流价值观、讴歌人性人生的影片。从早期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革命历史题材(《地道战》、《地雷战》),再到经典人物(《孔繁森》,《焦裕禄》)、传统文化(《孔子》、《赵氏孤儿》)、现实主义题材(《唐山大地震》 ),主旋律电影所表现的内容不断丰富。其后,又兴起一批由全明星阵容领衔的主旋律影片(《十月围城》《建国大业》《建党伟业》),较为细致的编排加上一众国内顶级流量的加持,主旋律电影出现了与商业化结合的首次尝试。

而在电影市场化影响下,近5年来主旋律电影在商业化的道路上更是迸发出了勃勃生机,一部部爆款影片横空出世(《湄公河行动》《战狼Ⅱ》《红海行动》)。相较于之前较为脸谱化和固定的模式套路,近年来的商业主旋律影片显得更加生动鲜活,真正完整的讲述故事本身,摆脱传统的大事件平铺叙事。在弘扬正能量的内核以外,带给观众更多的视听享受及打动人心的故事情节。本期我们就主要来探讨近5年来,此类商业主旋律电影的进化史。

数解丨商业主旋律电影进化史

数解丨商业主旋律电影进化史

数解丨商业主旋律电影进化史

数据分析

面对当下大红大紫的此类商业主旋律影片,本期我们从2015年的《战狼》和2016年的《湄公河行动》开始分析。这其中当然也离不开两部作品的灵魂人物吴京和林超贤。前者塑造出了“好莱坞式”的首个中国个人英雄主义角色“冷锋”,后者以之前擅长的港式动作片的功力,打磨出了两部毫不违和的爆款主旋律佳作。对商业主旋律影片的奠基二人功不可没。但在我们的研究中也发现,商业主旋律电影的发展也并非是一帆风顺。

对此,西视数据采用数据分析手段,重点截取了从2015年的《战狼》开始,以后近5年主要同类型影片的相关数据。以时间顺序大致将目前该类型片的进化史分为三个阶段。旨在带来近5年来该类型影片的发展演化及各项数据表现,接下来我们将从收集到的数据资料对其展开逐一分析。

数解丨商业主旋律电影进化史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中国影视票房榜Top10中该类型片的表现。截至目前,Top10里有三部该类型影片,分别为排名第一的《战狼Ⅱ》(56.83亿),第四的《红海行动》(36.5亿),第十的《我和我的祖国》(23.43亿)。其中《我和我的祖国》以及未上榜的《中国机长》(22.14亿)还在持续热映,后者冲进榜单似乎也只是时间的问题。如此一来,前十名里占到四席,商业主旋律电影的票房成绩已超越众多标准的商业大片。这其中除了影片本身素质过硬以外,影片的情怀加持,民族自豪感的驱使,档期的政策保护等等可能都会对其票房产生不小的影响。相对于传统商业大片,这些都是商业主旋律电影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就单从票房来看,此类加成的票房转换率极高,观众也愿意为其买单。

数解丨商业主旋律电影进化史

上表为近5年我国主要商业主旋律电影汇总。可见从2015到2019年每年都会有多部该类型影片与观众见面。整体票房市场表现良好,但也有票房扑街之作出现。其中不乏票房体量高达几十亿的超级爆款出现。口碑方面,有个别影片有失水准,收获低分。其余基本都还是维持在7分的一个较好水平。

数解丨商业主旋律电影进化史

而从更为直观的变化趋势图我们可以看出,商业主旋律电影的票房在经历了2015年到2017年的稳固攀升之后,2017年到2018年出现了下滑,2018年到2019年又重新上升达到历史新高。数量方面前两年为每年1部,随后两年每年各有4部,今年目前有3部。口碑上在2017年和2018年表现最差,今年有所回升,特别是今年国庆档三部作品部均评分高达7.2,观众较为认可。在头两年的摸索成功后,2017年和2018年商业主旋律电影大行其道,但数量并不代表质量,口碑上的下滑,票房上的下跌(2017年有《战狼Ⅱ》的庞大票房支撑,否则部均票房会下降很多)都反映出这两年此类影片中存在急功近利的情况。

以下我们分三个阶段,选取5部当年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以豆瓣词云图的形式来看看网友对影片的直观评论。

第一阶段 初期探索,小有所成

在经历了全明星阵容的主旋律大片洗礼之后,人们对于主旋律影片的固有观点似乎已经有所改观,期待值提高。此时,两部一别以往的佳片出现,似乎打开了一条全新的主旋律电影道路。

2015年中国首部当代战争实战大片《战狼》与观众见面,上映3天破亿,收获一众明星在微博上力挺。吴京自述其几乎投入了其全部的积蓄和心血,影片经历了7年的筹备拍摄,以不到1亿的制作成本,拿下5.45亿的票房。影片得到了南京军区的极大支持,采用3万余发子弹,动用国内现役所有种类直升机进行实战拍摄,力求营造出最真实的战争场面。

2016年《湄公河行动》该部电影得到公安部的支持,拿到了“境外持枪”许可,因此很多演员和工作人员在拍摄现场甚至要穿着真正的防弹衣进行拍摄。上映反响热烈,后决定将全国范围内的密钥延期一个月,最终拿下了11.86亿的票房成绩,位列年度国产片票房排行第四。

2015年《战狼》

数解丨商业主旋律电影进化史

吴京以铁血硬汉的个人形象初登主旋律影片大舞台。这样一个“热血军人”角色打上了吴京个人鲜明的烙印。首次尝试收获成功,该片意义绝对非同一般。

2016年《湄公河行动》

数解丨商业主旋律电影进化史

2016年《湄公河行动》改编自真实缉毒案件。紧张刺激的故事加上出色发挥的演员,豆瓣评分8.0,基本清一色的好评。林超贤导演更是凭借该片成为了当下商业主旋律电影的杰出开拓者之一,被网友热议。

第二阶段 良莠不齐,爆款与烂片混杂

2017年和2018年此类型片绝对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影片数量获得了提升,但反观影片质量却出现了较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也非常直观的体现在了数据之上。似乎是受头两年市场看好的影响,很多创作者没有严把质量关,交出了差强人意的作品。但是,这两年也有真正意义上的超级爆款出现,带给了市场足够的震撼力,热潮席卷全国。

2017年《战狼Ⅱ》横空出世,上映期间引发全民观影热潮。后更是获得两次档期延长,最终以2亿的制作成本,收获累计票房56.83亿,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票房冠军,至今仍未被超越。吴京凭借该片火遍大江南北,系列作品续集超越前作实现了向大IP的飞跃。

2018年《红海行动》剧本根据2015年3月29日发生的"也门撤侨"事件改编,同样来自林超贤导演的又一部力作。以36.5亿的成绩拿下2018年度票房冠军。该片体现出了中国军人的英雄气概与大国崛起的精神气度,把中国军事题材影片推向新的高度。成为2018年的年度爆款。大国尊严、大国责任、大国气魄贯穿该片始终。

可谈及到2017年的《血战湘江》、《空天猎》、2018年的《中国蓝盔》等作品,给观众留下的印象并不出彩。其中《空天猎》以空战题材,坐拥顶级流量明星,但因其剧情部分的薄弱,众多不符合现实的粗糙战斗场面,加上演员频频令人跳戏的演出,仅收获3.19亿票房,口碑更是在豆瓣上仅有5分。另外两部影片也都是票房口碑双双扑街。

2017年《战狼Ⅱ》

数解丨商业主旋律电影进化史

作品豆瓣评分7.1分,除了一贯的热血动作元素,其中的高能道具如护照、国旗等都被豆瓣网友热议,充分体现了观众对影片的热烈讨论度。

2018年《红海行动》

数解丨商业主旋律电影进化史

目前该片豆瓣评分8.3,林超贤用接连的佳作成为当下商业主旋律电影的领军人物,再次受到豆瓣网友的热议。

2017年《空天猎》

数解丨商业主旋律电影进化史

《空天猎》目前豆瓣仅收获5分,在众多的评论中“出戏”、“尴尬”、“烂片”等负面评论不在少数。这些基本已经表明了观众的态度,影片质量显然不能被大家所接受。

第三阶段 严把品控,献礼70周年

今年喜迎我国70周年华诞,主旋律影片更是影视市场的“一盘大菜”。三部佳片集中于国庆档上映,极大地带动了观众的观影热情,选在这个时间段上映无疑对影片是最有力的宣传。此外,影片所表达的民族荣誉感和爱国情怀也迎合了广大观众时下的真情实感。

2019年《我和我的祖国》于国庆档上映,收获国庆档票房冠军。目前票房已超23亿,位于年度国产片第三。全明星阵容的再次发力,此番甚至一变七,连名导都直接请来七位,更不用说一众顶级演员阵容。但此“全明星”又非以往,七个小故事全部以小人物的视角去反映大事件,巧妙的化解了平铺直叙的尴尬。片中不乏幽默的桥段、唯美的画面、紧张的节奏,避免了过于空洞的形式,质量颇高。

2019年《我和我的祖国》

数解丨商业主旋律电影进化史

影片分为7个故事,讲述新中国阶段性大事件下小人物发生的故事。观众普遍反映“好看”、“整体不错”、“各有千秋”,评论普遍较好。

数解丨商业主旋律电影进化史

通过调取百度搜索指数,在这几部代表性的主旋律电影中,整体而言热度都不低,其中《战狼Ⅱ》的热度位居第一,至今未被超越。上映期间,超高的人气话题度与影片的高票房其是呈正相关的。两者有相互带动作用,不断攀升的票房和居高不下的讨论度,造就了这样一部中国影史上的“票房神话”。

数解丨商业主旋律电影进化史

由几部电影的百度搜索人群画像可知,男性对于此类影片的关注度还是基本要高于女性的。特别是《战狼》系列讲述军旅故事,塑造个人英雄主义,颇具硬汉风范的影片更对男性胃口。两部《行动》男性受众稍多,因为其中不乏紧张刺激的剧情和动作戏,也兼有人气型男赚取更多女粉丝的眼球。而其中唯有《我和我的祖国》女性受众多于男性,反映出女性对于时下热点,明星效应带动和较为温情的影片更加钟意。

数解丨商业主旋律电影进化史

从年龄分布上来看,影片主要还是集中于20至40的中青年观众身上,该年龄段与当下的主力观影人群相符。以往谈及主旋律电影总感觉离年轻人较远,格外受到年轻人的排斥。可事实证明,只要电影本身具备高水准,无论主旋律与否都会受到大多数观众的认可。而其中《战狼2》和《我和我的祖国》则在年龄分布上显得更加“主旋律”。其都在向中高龄攀升,这与影片对于特殊年龄段的情怀加成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影片的中高龄受众明显较多。

前途无量,砥砺前行

通过本次调查研究,总的来说商业主旋律电影拥有以下三个得天独厚的优势:

1、从制作上,影片会获得国家有关部门甚至海陆空三军的鼎力相助,从拍摄手段、取景场地、乃至服化道上都具有常规商业片所不及的真实性。

2、从政策上,国家电影局一直秉持对主旋律影片的高度重视(《关于加快电影院建设促进电影市场繁荣发展的意见》)。影片的档期排片都相对更好,宣传力度大,后期明星的推荐效应,再加上延长档期的操作都对影片的票房提供了有力支持。

3、从情感上,此类影片往往能刺激到观众的民族荣誉感,激发出人们的爱国情怀。特别是受到外部环境影响或者在某些特定的时日里,这种情感更容易被激发出来。

此外,另一个关键点值得我们深思。近年来愈加成熟的商业主旋律电影,高票房往往伴随着好口碑。初期探索取得成功之后,市场经历了质量平平的影片混入,量的提升并没有带来质的飞跃。造成了类型片水平的下滑。当然,严把质量关后,今年的作品依然带给我们不小的惊喜。说明影片自身的精良程度是直接反映到各自影片的数据之上。观众和市场保持着理性,这点同样适用于商业主旋律电影,这对于创作者而言无疑是最好的监督。

随着电影市场化的发展,主旋律电影在完成意识形态功能的同时,也进一步融入了观众喜爱的观赏性和娱乐性元素。大量主旋律电影无论从内容定位、演员阵容、宣发手段等方面都采取了更加商业化的方式。而回到作品本身,无论是年度爆款《战狼Ⅱ》,还是今年火热的国庆档三部大作,都可以算是是近年来该类影片大放异彩的最佳佐证。更加适应新时代广大人民群众观影口味的主旋律佳片接二连三带给我们惊喜。当然,这也反映出了人民物质精神水平的全面提高,我们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相信伴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影视行业定能不断推陈出新,秉持着弘扬正能量的思想,加入更多丰富的元素,为观众带来一部又一部的主旋律佳片!

数解丨商业主旋律电影进化史

感谢观看!

喜欢我们别忘了关注和分享,

您有任何想与我们交流的欢迎在下方评论!

数解丨商业主旋律电影进化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