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為老舊小區改造定技術標準

遼寧為老舊小區改造定技術標準,改造時要同步建設垃圾分類投放點,並尊重、保護老舊小區的歷史文化價值、建築特色。

日前,遼寧省住房城鄉建設廳下發《遼寧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技術導則》,用以指導全省城鎮範圍內老舊小區改造規劃、建設與驗收。簡單來說,該導則規定了老舊小區改造什麼、怎麼改造。內容涉及房屋綜合改造、基礎設施改造、公共設施改造、無障礙及適老化改造等,確保老舊小區居民告別破敗髒亂、基礎設施老化的居住環境,樂享生態綠色、設施完備、安全舒適的美好家園。

今年,遼寧省要對2000年前建成的894個老舊小區進行全方位改造,共涉及6708棟樓、面積達2619萬平方米,惠及35.8萬戶居民。老舊小區的改造仍將以房屋綜合改造和基礎設施改造為主,前者包括結構加固、屋面修繕、立面改造、樓道整修、管線改造等內容;後者則包括小區道路改造、綜合管線改造、環衛設施更新等。

在環衛設施更新方面,即在老舊小區改造的同時將生活垃圾分類設施設備納入統一規劃,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投入使用。其中,要建設垃圾分類投放點,在便於投放和清運的位置,設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分類收集容器,並設有明顯分類標識。

為解決老舊小區停車難,還應該在改造的過程中,結合小區道路交通條件及居民意見,合理設置機動車、非機動車停車位,最大限度滿足居民停車需求。對用地緊張的小區可考慮建設立體停車場。

針對老舊小區里老齡人口較多的實際,在無障礙及適老化改造方面,宜通過設置無障礙入口,增設無障礙電梯,公共建築走道、住宅走廊增設扶手,配設無障礙設施和康復訓練設施等進行適老化改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