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为老旧小区改造定技术标准

辽宁为老旧小区改造定技术标准,改造时要同步建设垃圾分类投放点,并尊重、保护老旧小区的历史文化价值、建筑特色。

日前,辽宁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下发《辽宁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技术导则》,用以指导全省城镇范围内老旧小区改造规划、建设与验收。简单来说,该导则规定了老旧小区改造什么、怎么改造。内容涉及房屋综合改造、基础设施改造、公共设施改造、无障碍及适老化改造等,确保老旧小区居民告别破败脏乱、基础设施老化的居住环境,乐享生态绿色、设施完备、安全舒适的美好家园。

今年,辽宁省要对2000年前建成的894个老旧小区进行全方位改造,共涉及6708栋楼、面积达2619万平方米,惠及35.8万户居民。老旧小区的改造仍将以房屋综合改造和基础设施改造为主,前者包括结构加固、屋面修缮、立面改造、楼道整修、管线改造等内容;后者则包括小区道路改造、综合管线改造、环卫设施更新等。

在环卫设施更新方面,即在老旧小区改造的同时将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纳入统一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其中,要建设垃圾分类投放点,在便于投放和清运的位置,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并设有明显分类标识。

为解决老旧小区停车难,还应该在改造的过程中,结合小区道路交通条件及居民意见,合理设置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位,最大限度满足居民停车需求。对用地紧张的小区可考虑建设立体停车场。

针对老旧小区里老龄人口较多的实际,在无障碍及适老化改造方面,宜通过设置无障碍入口,增设无障碍电梯,公共建筑走道、住宅走廊增设扶手,配设无障碍设施和康复训练设施等进行适老化改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